配色: 字号:
广东四大名寺
2013-02-13 | 阅:  转:  |  分享 
  
广东四大名寺1、肇庆鼎湖山庆云寺2、韶关南华寺3、广州光孝寺4、梅州灵光寺1、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始建于明崇帧九年(1636年
。寺四周峰峦环抱,如莲花瓣,因此庆云寺又称莲花庵。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敕赐“万寿庆云寺”匾和“龙藏
经”,并对寺进行修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肇庆第一大寺寺内还珍藏着佛家珍宝--舍利子。2、韶关南华寺(惠能)是中国佛
教著名的寺院之一是禅宗(南宗)的主要道场向有“岭南禅林之冠”和“岭南第一山”之称寺内木雕五百罗汉造像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
五百罗汉群像。千佛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据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此袈裟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慧能法师的。六祖真身像,是南华寺
最珍贵的文物,被称作镇山之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宋开宝三年(970)赐额南华禅寺。六祖慧能(补充)祝发道
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韶关南华寺六祖惠能的旧居和园寂之所:云浮市新兴县国恩寺光孝寺、南华寺、国恩寺并称六祖三大祖庭
3、广州光孝寺是岭南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刹历史最悠久,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说。惠能在湖北东山寺接受五祖的衣钵
后,逃到广东光孝寺,在菩提树下剃度削发。光孝寺始建年代距今1700年,俗话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南越王
赵佗的玄孙赵建德在此处建宅。三国时,吴国贵族虞翻流放南海,居此讲学,人称“虞苑”;因苑中有不少诃子树,又名诃林。虞翻死后,家人捐宅
为寺,名“制止寺”。到了东晋,印度名僧昙摩耶舍来穗传播佛教,在此修建大雄宝殿,改寺名“王苑朝廷寺”,又叫“王园寺”。初唐时改名
为“法性寺”。南宋初年又改名“报恩广孝寺”,随后又将“广”字改为“光”,遂定名为“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光孝寺”,寺名一直沿用至
今。?光孝寺的匾额“光孝禅寺”系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宪宗朱见深所赐。4、梅州灵光寺灵光寺本名圣寿寺。在梅州市
东南40公里的阴那山麓。相传唐咸通年间(860—873)高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寮,他死后人们在此建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
扩建后改今名。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罗殿),重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7间,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俗
称波罗顶,结构巧妙。寺内香火盛时,寺外仍看不到一丝烟缕;殿后古木参天,殿顶亦不留一片落叶,可能与波罗顶有关,是建筑科学艺术
上一项创造。寺前有古柏2株,一荣一枯。传说有3株是开山祖师潘了拳所植。寺宇周围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称五指峰。登高远眺,尽处可
见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水汇流,左右有香炉、白虎二峰,山影潭光,上下辉映,引人入胜。梅州灵光寺三绝1、梅州灵光寺前的两棵
柏树——被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一生一死2、梅州灵光寺主殿大雄宝殿的菠萝顶。菠萝顶是指大殿殿顶使用1000多块长方木构成的螺
旋形藻井。梅州灵光寺菠萝顶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将殿内的香烟快速吸附到殿顶并排到外面,使殿内保持清洁的空气。3、是虽然梅州灵光寺大
雄宝殿后的山上绿树繁多,但是落叶从不落在殿顶。这个现象的起因至今是个谜。广东宝树“生死柏”梅州灵光寺菠萝顶国恩寺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