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年闰年 公元后,能被4整除年为闰年,不能被4整除年为平年;但1582年后,在能被4整除年中,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年为平年,能被400整除年仍为闰年,故有四年一闰,百年停闰,四百年再润之说。 (2) 干支代数 干支代数除以10的余数为干的代数,干支代数除以12的余数为支的代数。 干支代数﹦干的代数×6—支的代数×5+60N。﹙N=0,1,2.﹚ (3) 干支纪年 公元前年干支代数=(58—Y)/60余数﹢60N。﹙N=0,1,Y为年数,下同﹚ 公元后年干支代数=(Y+57)/60余数。 (4) 干支纪月 月干支代数=年干支代数×12+农历月数—10—60N﹙N=0,1,2.﹚ (5) 公历干支纪日 日干支代数= [8+5Y+(Y—1)/4整数+当年累计天数] /60余数.(1≦Y≦1582) 日干支代数= [10+5Y+(Y—1)/4整数—(Y—1)/100整数+(Y—1)/400整数—(Y—1)/4000整数+当年累计天数] /60余数。(Y≧1582) 日干支代数=【5(y – 2001)+ (y - 2001) /4整数+当年累计天数】/60余数。 (2001≦Y≦2100) 当年累计天数为1时,以上为元旦干支代数求法。 日干支代数= [元旦干支代数+当年累计天数—1] /60余数 当年累计天数不必细算,可用双月天数和减60,取简化天数,如元、2月为-1或0(闰年),3、4月为1,5、6月为0,7、8月为2,9、10月为1。 (6)农历干支纪日 日干支代数= [正月初一干支代数+当年农历累计天数—1] /60余数 当年农历累计天数不必细算,可用双月天数和减60,取简化天数。 日干支代数=日基数+正月初一干支代数—已过小月数﹢60N。﹙N=-1,0,1),闰月已过再+30。其中单月(闰双月)日基数为日期数减1,,双月(闰单月)日基数为日期数加 29。 (7)干支纪时 当地时间=北京时间+(当地经度—120)×4分钟。 时支代数=当地时间/2 + 1—12N。﹙N=0,1)四舍五入取整数。 时干代数=(日干代数—1)×12+时支代数—10N。﹙N=0,1,2...) 时干代数=(日干代数—1)×12+时支代数—60N。﹙N=0,1) (癸巳年周伟撰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