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小龙 答案推理过程展示,得分经验,失分教训分享【1】

 雄Frank 2013-02-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a89ba701012nbe.html

答案推理过程展示,得分经验,失分教训分享【1】——2012年广东乡镇申论考试

一、真题

问题:总结成田镇和北岭镇“生态村”建设的主要方法。(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篇幅不超过200字。

材料:

成田镇

成田镇是粤兴县北部的山区镇,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农民依山而栖,居住分散,经济发展落后。

镇委、镇政府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对镇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成田镇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出路和希望也在山水。他们从山区实际出发,从总结典型经验入手,找到了一条颇具山区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建设生态村。

为逐步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镇政府紧紧抓住水利这个农业命脉和交通这个经济动脉,下大力气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在水利、交通方面,对当地的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疏浚治理了河道,兴建了农田水利项目,扩大了灌溉面积;改造了农村公路,修建了桥梁。另外是美化村庄,以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实施了农村新居建设工程,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农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移风易俗相结合,引导农民对旧村进行了重点改造。通过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生态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地积极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定期组织林果、花卉、黄烟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能手进行传经授艺,并带头以社会化合作的形式推动生态村的建设。三联村,总面积为7900亩,山地丘陵面积约占89%。该村立足山区优势,发展贡柑、板栗等绿色无公害果品,户均7亩果园,形成了“山间果树缠绕,山峦梯次起伏,水面波光粼粼,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全村果园达到3800多亩,贡柑打进了高端销售市场。去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68万元,仅果品一项农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多元。

近些年来,一些村还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设以旅游为产业特色的“乡村游”、“农家乐”品牌生态村。桃花村,总面积7400多亩,果园面积3500多亩,其中桃园1500多亩。该村以桃为载体,大作桃文章,通过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扶持村民兴办了桃花山庄等20多处农家乐旅游点,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现在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

北岭镇

北岭镇的生态农业可以说发端于沼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岭镇开始推广沼气,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沼气化需要人畜粪便,促进了当地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和厕所的改造。当全国大兴农村改水改厕时,北岭镇农民早就用上了“城里的厕所”。由于沼液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当地便于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果种植。正是按照生态链条的关联性,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该镇的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沼气的蓝色之光点燃了新农村的希望,成为连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金纽带”。每办一个沼气池要配套养5头猪,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大量的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品质优良,而且无污染、无公害。粮食产值连续10年增长,水果每年以40%、养殖业以50%的速度增长。

这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了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烧柴”变为“烧气”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77%.而且人畜粪生活污水都进入沼气池发酵,使村庄环境大大改善。如今北岭镇的各个村庄果园遍布,山岭葱郁,清泉流淌,一派美好和谐的景象。

 

二、详解

问题二:总结成田镇和北岭镇“生态村”建设的主要方法。(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篇幅不超过200字。

【题干分析】

“总结……方法”,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概括“生态村”建设的方法,即概括对策措施。根据相关材料作答即可。阅读时,把关于怎样建设生态村的内容都勾画出来,整合后,写在答题纸上即可。

【从材料推出答案】

成田镇

成田镇是粤兴县北部的山区镇,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农民依山而栖,居住分散,经济发展落后。——这一段纯粹是背景介绍,没有措施。

镇委、镇政府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对镇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成田镇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出路和希望也在山水。他们从山区实际出发,从总结典型经验入手,找到了一条颇具山区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建设生态村——这一段指出措施: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为逐步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镇政府紧紧抓住水利这个农业命脉和交通这个经济动脉,下大力气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在水利、交通方面,对当地的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疏浚治理了河道,兴建了农田水利项目,扩大了灌溉面积;改造了农村公路,修建了桥梁。另外是美化村庄,以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实施了农村新居建设工程,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农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移风易俗相结合,引导农民对旧村进行了重点改造。通过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生态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措施有: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水利方面(修水库、河道等农田水利项目)、交通方面(修公路、桥梁)、美化村庄(新居建设工程,旧村改造,危房改造结合农业发展、村貌政治和移风易俗)、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当地积极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定期组织林果、花卉、黄烟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能手进行传经授艺,并带头以社会化合作的形式推动生态村的建设。三联村,总面积为7900亩,山地丘陵面积约占89%。该村立足山区优势,发展贡柑、板栗等绿色无公害果品,户均7亩果园,形成了“山间果树缠绕,山峦梯次起伏,水面波光粼粼,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全村果园达到3800多亩,贡柑打进了高端销售市场。去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68万元,仅果品一项农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多元。——措施有: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近些年来,一些村还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设以旅游产业特色的“乡村游”、“农家乐”品牌生态村。桃花村,总面积7400多亩,果园面积3500多亩,其中桃园1500多亩。该村以桃为载体,大作桃文章,通过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扶持村民兴办了桃花山庄等20多处农家乐旅游点,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现在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措施有: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树立品牌;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北岭镇

北岭镇的生态农业可以说发端于沼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岭镇开始推广沼气,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沼气化需要人畜粪便,促进了当地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和厕所的改造。当全国大兴农村改水改厕时,北岭镇农民早就用上了“城里的厕所”。由于沼液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当地便于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果种植。正是按照生态链条的关联性,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该镇的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措施有: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厕所的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沼气的蓝色之光点燃了新农村的希望,成为连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金纽带”。每办一个沼气池要配套养5头猪,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大量的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品质优良,而且无污染、无公害。粮食产值连续10年增长,水果每年以40%、养殖业以50%的速度增长。——这段介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具体内容,没有具体措施。

这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了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烧柴”变为“烧气”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77%.而且人畜粪生活污水都进入沼气池发酵,使村庄环境大大改善。如今北岭镇的各个村庄果园遍布,山岭葱郁,清泉流淌,一派美好和谐的景象。——这段介绍生态村建设的效果,没有具体措施。

【整理答题要点】

第一步:从材料中推出的答题要点有:

——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水利方面(修水库、河道等农田水利项目)、交通方面(修公路、桥梁)、美化村庄(新居建设工程,旧村改造,危房改造结合农业发展、村貌政治和移风易俗)、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树立品牌;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厕所的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步:鉴于只有200字的篇幅限制,括号内的黑色细节就省略,得出答案:

1、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2、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完善水利交通设施。

3、美化村庄,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4、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5、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树立品牌;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6、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步:去除重复信息,整理出答案,30分一般分5-6条:

1、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2、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完善水利交通设施,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3、美化村庄,新居建设、旧村改造。

4、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发展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5、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引进投资,树立品牌,发展旅游产业。

6、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三、阅卷规则(通过阅卷人买到的)

   1、调查研究,科学论证(6分);

   2、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6分);

   3、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6分);

   4、发展生态旅游业(6分);

   5、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6分)。

 

四、评分:26

   1、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预计5分)

2、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完善水利交通设施,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预计6分)

3、美化村庄,新居建设、旧村改造。

4、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发展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预计3分)

5、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引进投资,树立品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预计6分)

6、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预计6分)

 

 

五、得分经验

   这是一个难度系数非常低的概括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确定这是一道概括措施的题目;然后阅读仔细,在试卷上勾画出措施,不要漏掉答题信息点;整理信息点,根据题目字数要求进行取舍,对于特别细化的内容,如修公路建桥梁——都是完善基础设施;分条作答,得出答案。

 

六、失分教训

   失分主要在第四条:“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发展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首先,作答“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建设生态村,当然包括绿色经济,所以我们无需非要自己抠掉这几个字,只是阅卷规则要求不高,未作要求而已。这多写的字无需强记教训。(常态:阅卷标准答案字数必定低于题目字数要求)

   其次,“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对于200个字来概括1270多字,需要一定的概括性,这句可以提高高度,概括为“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更好,将“种植能手”提高为“乡土人才”。解决任何问题都少不了人的作用,因此“发挥……人才作用”能成为答对策题的一个常考答题要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