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a89ba701012nbe.html 答案推理过程展示,得分经验,失分教训分享【1】——2012年广东乡镇申论考试 一、真题 问题:总结成田镇和北岭镇“生态村”建设的主要方法。(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篇幅不超过200字。 材料: 成田镇 成田镇是粤兴县北部的山区镇,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农民依山而栖,居住分散,经济发展落后。 镇委、镇政府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对镇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成田镇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出路和希望也在山水。他们从山区实际出发,从总结典型经验入手,找到了一条颇具山区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建设生态村。 为逐步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镇政府紧紧抓住水利这个农业命脉和交通这个经济动脉,下大力气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在水利、交通方面,对当地的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疏浚治理了河道,兴建了农田水利项目,扩大了灌溉面积;改造了农村公路,修建了桥梁。另外是美化村庄,以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实施了农村新居建设工程,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农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移风易俗相结合,引导农民对旧村进行了重点改造。通过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生态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地积极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定期组织林果、花卉、黄烟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能手进行传经授艺,并带头以社会化合作的形式推动生态村的建设。三联村,总面积为7900亩,山地丘陵面积约占89%。该村立足山区优势,发展贡柑、板栗等绿色无公害果品,户均7亩果园,形成了“山间果树缠绕,山峦梯次起伏,水面波光粼粼,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全村果园达到3800多亩,贡柑打进了高端销售市场。去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68万元,仅果品一项农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多元。 近些年来,一些村还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设以旅游为产业特色的“乡村游”、“农家乐”品牌生态村。桃花村,总面积7400多亩,果园面积3500多亩,其中桃园1500多亩。该村以桃为载体,大作桃文章,通过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扶持村民兴办了桃花山庄等20多处农家乐旅游点,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现在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 北岭镇 北岭镇的生态农业可以说发端于沼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岭镇开始推广沼气,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沼气化需要人畜粪便,促进了当地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和厕所的改造。当全国大兴农村改水改厕时,北岭镇农民早就用上了“城里的厕所”。由于沼液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当地便于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果种植。正是按照生态链条的关联性,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该镇的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沼气的蓝色之光点燃了新农村的希望,成为连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金纽带”。每办一个沼气池要配套养5头猪,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大量的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品质优良,而且无污染、无公害。粮食产值连续10年增长,水果每年以40%、养殖业以50%的速度增长。 这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了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烧柴”变为“烧气”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77%.而且人畜粪生活污水都进入沼气池发酵,使村庄环境大大改善。如今北岭镇的各个村庄果园遍布,山岭葱郁,清泉流淌,一派美好和谐的景象。 二、详解 问题二:总结成田镇和北岭镇“生态村”建设的主要方法。(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篇幅不超过200字。 【题干分析】 “总结……方法”,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概括“生态村”建设的方法,即概括对策措施。根据相关材料作答即可。阅读时,把关于怎样建设生态村的内容都勾画出来,整合后,写在答题纸上即可。 【从材料推出答案】 成田镇 成田镇是粤兴县北部的山区镇,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农民依山而栖,居住分散,经济发展落后。——这一段纯粹是背景介绍,没有措施。 镇委、镇政府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对镇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成田镇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出路和希望也在山水。他们从山区实际出发,从总结典型经验入手,找到了一条颇具山区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建设生态村。——这一段指出措施: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为逐步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镇政府紧紧抓住水利这个农业命脉和交通这个经济动脉,下大力气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在水利、交通方面,对当地的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疏浚治理了河道,兴建了农田水利项目,扩大了灌溉面积;改造了农村公路,修建了桥梁。另外是美化村庄,以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实施了农村新居建设工程,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农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移风易俗相结合,引导农民对旧村进行了重点改造。通过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生态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措施有: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水利方面(修水库、河道等农田水利项目)、交通方面(修公路、桥梁)、美化村庄(新居建设工程,旧村改造,危房改造结合农业发展、村貌政治和移风易俗)、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当地积极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定期组织林果、花卉、黄烟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能手进行传经授艺,并带头以社会化合作的形式推动生态村的建设。三联村,总面积为7900亩,山地丘陵面积约占89%。该村立足山区优势,发展贡柑、板栗等绿色无公害果品,户均7亩果园,形成了“山间果树缠绕,山峦梯次起伏,水面波光粼粼,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全村果园达到3800多亩,贡柑打进了高端销售市场。去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68万元,仅果品一项农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多元。——措施有: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近些年来,一些村还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设以旅游为产业特色的“乡村游”、“农家乐”品牌生态村。桃花村,总面积7400多亩,果园面积3500多亩,其中桃园1500多亩。该村以桃为载体,大作桃文章,通过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扶持村民兴办了桃花山庄等20多处农家乐旅游点,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现在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措施有: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树立品牌;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北岭镇 北岭镇的生态农业可以说发端于沼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岭镇开始推广沼气,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沼气化需要人畜粪便,促进了当地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和厕所的改造。当全国大兴农村改水改厕时,北岭镇农民早就用上了“城里的厕所”。由于沼液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当地便于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果种植。正是按照生态链条的关联性,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该镇的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措施有: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厕所的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沼气的蓝色之光点燃了新农村的希望,成为连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金纽带”。每办一个沼气池要配套养5头猪,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大量的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品质优良,而且无污染、无公害。粮食产值连续10年增长,水果每年以40%、养殖业以50%的速度增长。——这段介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具体内容,没有具体措施。 这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了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烧柴”变为“烧气”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77%.而且人畜粪生活污水都进入沼气池发酵,使村庄环境大大改善。如今北岭镇的各个村庄果园遍布,山岭葱郁,清泉流淌,一派美好和谐的景象。——这段介绍生态村建设的效果,没有具体措施。 【整理答题要点】 第一步:从材料中推出的答题要点有: ——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水利方面(修水库、河道等农田水利项目)、交通方面(修公路、桥梁)、美化村庄(新居建设工程,旧村改造,危房改造结合农业发展、村貌政治和移风易俗)、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树立品牌;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厕所的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步:鉴于只有200字的篇幅限制,括号内的黑色细节就省略,得出答案: 1、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2、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完善水利交通设施。 3、美化村庄,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4、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5、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树立品牌;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6、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步:去除重复信息,整理出答案,30分一般分5-6条: 1、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把握镇情,借鉴经验,科学规划。 2、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完善水利交通设施,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 3、美化村庄,新居建设、旧村改造。 4、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发展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 5、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引进投资,树立品牌,发展旅游产业。 6、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三、阅卷规则(通过阅卷人买到的) 四、评分:26分 2、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完善水利交通设施,完善环境和基础设施。(预计6分) 3、美化村庄,新居建设、旧村改造。 4、发动种植能手传经授艺,发展社会化合作形式,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打造高端销售市场。(预计3分) 5、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引进投资,树立品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预计6分) 6、完善生态链条,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预计6分) 五、得分经验 六、失分教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