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庙会越来越空虚了

 指间飞歌 2013-02-13
北京庙会越来越空虚了

2013-02-12 08:23:06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6872 次 | 评论 9 条

北京庙会越来越空虚了

大民

曾经连续多年“跟首都人民一起过年”,逛过厂甸、地坛、龙潭、朝阳公园等地大大小小的庙会,慢慢的就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1990年代的北京庙会,热闹而充实,几乎是百分百纯正的农业文化的天地。那时候感觉就是京郊农民,接着春节的机会,杀进北京城,把自己那些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真真假假的民俗文化,展示给城里人看,赚取一点点零花钱。当然,这背后的主谋,应该是旅游局和文化局,那些个在皇家园林、寺庙和古老街道举办的庙会上摆摊设点的文化摊贩,都交纳了数额不菲的摊位费。十来天的几平米的摊位,曾经竞标到了几十万。

2000年代的北京庙会,开始出现了洋庙会。西洋的玩意儿那些个什么嘉年华,开始大举入侵北京城春节庙会。当然,头几年的惊艳感,让传统的中国人很开眼,很兴奋。慢慢的就出现了井水河水、各站一方的格局。洋庙会主要在朝阳公园和石景山游乐场,慢慢的就形成了品牌效应。

2010年代的庙会,传统的东西显然出现了衰颓的迹象。老家来的人逛庙会,看见的除了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灰尘满脸满身,就是味道古怪的小吃了。真正在电视上看见的传统文化表演,祭天祭地之类的,只在特定时间上演,匆匆来去的游客,能够赶上的很少很少。他们普遍的感受就是,这里有的,老家都有。那些个空洞的虚张声势的锣鼓喧天,和大红的绣球、横幅、充气卡通造型,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老家来的客人,就要求看看只有北京有的东西。我说,那就只能是天安门了。可是必须提醒你们,实景天安门,跟电视上看见的,完全不一样,也许某个乡镇政府的门楼子,或者某个暴富人家的庄园,会比天安门更威武、辉煌。

终于出现了中西不分、新旧不分、城乡不分的“三不分”时代。这个时候逛北京的庙会,感觉只剩下混乱和迷茫了。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庙会,是扁平的、杂乱的、混搭的。对于步履匆匆的游客,除了喧嚣和浮躁还有灰尘,就是吃一点变味的假冒小吃。回家落座,赶紧找一片痢特灵服下。

农民文化大进城的时代结束了,西洋文化挖墙角的时代也结束了,现在也许就是新、旧、中、西大融合的时代。是喜是忧?不知道。

201302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