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才是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关键。中央大学阅读研究室研究员、专研儿童发展的博士周育如指出,孩子行为不当,家长先不要问「怎么办」,而是先问「为什么」。
例如,发现孩子说谎,父母应先仔细观察,了解孩子为什么说谎。年幼的孩子说谎,可能是因为他还不懂得真实和想象的界限,或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别人看见的」;大一点的孩子说谎,可能是想获得关爱、害怕遭受处罚,或是怕父母失望等等。
不同的动机和原因,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如果父母一味制止孩子表面的行为,而不探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就像是吃止痛药一样,只是暂时压制住表面的疼痛,下次孩子仍旧会重复同样的行为,或是不断的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周育如建议父母花更多时间了解、观察自己的孩子,才能针对行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
综观专家建议的行为改变技巧,大致不脱几大原则:一、明确说出你的期望,让孩子清楚知道界限在哪里。二、不当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但必须透过父母的示范,才能引发替代行为。三、孩子表现出正面行为时,要立即奖赏强化,这样一来,孩子更容易在类似情境下做出相对应的行为。具体的称赞,是最有效的强化物。
最重要的是,管教原则要前后一致。只有父母态度一致,并且彻底执行,才能让孩子学会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而学习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