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发展简史--上

 天宇娇子 2013-02-14

 

 

中国书法发展简史--上

 

 

博客素材:多彩艺术花边集锦 - 山间溪流 -   山间溪流的休闲屋
 
 
一、爲中國書法奠定基礎的先秦書法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雖然書法藝術的自覺化至東漢末才發生,但書法藝術當于漢字的萌生同時。漢字的形成經曆了很長的曆史時期。目前發現的于原始漢字有關的資料,主要是原始社會在陶器上遺留下來的刻畫符号但許多文字學家認爲,它們還不是文字,隻是對原始文字的産生起了引發的作用。大多數文字學家認爲“漢字的形成時代大概不會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際(約在公元前 17 世紀)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裘錫圭《文字學概要》)。
  爲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約前14至前11世紀) 的甲骨文和金文。從書法的角度審察,這些最早的漢字已經具有了書法形式美的衆多因素,如線條美,單字造型的對稱美,變化美以及章法美,風格美等。從商代後期到秦統一中國(前221 年),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這種演變具體反映在字體和字形的嬗變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趨向線條化,戰國時代民間草篆向古隸的發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随着書體的嬗變而愈加豐富起來。
主要作品介紹:
殷 甲骨文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獵塗朱牛骨刻辭)
甲骨文發現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蔔,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史加工過的古漢字。嚴格地講,隻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是書法。因爲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号并不全有這三種要素。圖爲《祭祀狩獵塗朱牛骨刻辭》,商代武丁時期的作品,風格豪放,字形大小錯落,生動有緻,各盡其态,富有變化而又自然潇灑。不愧爲甲骨文書法中的傑作。
西周 大盂鼎銘文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時期的著名青銅器,内壁有銘文,長達291 字,爲西周青銅器中所少有。其内容爲:周王告誡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一定要盡力地輔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布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西周 毛公鼎銘文
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内壁鑄有多達 498 字的長篇銘文。其内容是周王爲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并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爲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構勻稱準确,線條遒勁穩健,布局妥貼,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展到極其成熟的境地。
西周 散氏盤
爲西周後期厲王時代的青銅器,其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煉,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現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并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東周 石鼓文
爲戰國時代秦國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狀,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詩一首,共十首,其内容爲記述秦王遊獵之事,故石鼓又稱爲獵碣。字迹磨損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啓後的重要地位。它的字體是典型的秦國書風,并對後來秦朝小篆的出現産生了很大影響。同時其本身的藝術成就也很高,它的結體方正勻整,舒展大方,線條飽滿圓潤,筆意濃厚,在《石鼓文》字裏行間已經找不出象形圖畫的痕迹,完全是由線條組成的符号結構。
 
二、開創先河的秦代書法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使之整齊化一,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
  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爲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删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的代表作爲秦泰山刻石,曆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書,八曰隸書。” 基本概括了此時字體的面貌。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爲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秦代除以上書法傑作外,尚有诏版、權量、瓦當、貨币等文字,風格各異。秦代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與雄偉的萬裏長城和壯觀的兵馬俑一樣,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是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結晶。


主要作品: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稱得上是我國書法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書法家。《泰山刻石》的書體是秦統一後的标準字體,小篆。其結構特點,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并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停,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唐張懷瑾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雲夢睡虎秦簡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簡》,震驚了考古學界和書法界。它的出土,使現代書法家們眼界大開,亦爲書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隸的資料。秦隸在結體上有自己特殊的時代特征,既有後世隸書的特征,又包含了篆書的特點。古人說:“篆之捷隸也”,這是很有道理的。從“快”這一意義上說,秦簡爲毛筆墨書,隻有毛筆的運用,篆書的快寫,才真正把中國書法向隸書的方向推進。
 
三、隸書大盛的漢代書法
  漢代從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關鍵性的一代。漢代分爲西漢和東漢,兩漢三百餘年間,書法由籀篆變隸分,由隸分變爲章草、真書、行書,至漢末,我國漢字書體已基本齊備。因此,兩漢是書法史上繼往開來,由不斷變革而趨于定型的關鍵時期。隸書是漢代普遍使用的書體。漢代隸書又稱分書或八分,筆法不但日臻純熟,而且書體風格多樣。劉勰《文心雕龍?碑》說:“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因此,東漢隸書進入了型體娴熟,流派紛呈的階段,目前所留下的百餘種漢碑中,表現出琳琅滿目,輝煌競秀的風貌。在隸書成熟的同時,又出現了破體的隸變,發展而成爲章草,行書,真書也已萌芽。書法藝術的不斷變化發展,爲以後晉代流暢的行草及筆勢飛動的狂草開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爲實用面越來越小而漸趨衰微,但在兩漢玺印、瓦當和嘉量上還使用,并使篆書别開生面。康有爲曾說:“秦漢瓦當文,皆廉勁方折,體亦稍扁,學者得其筆意,亦足成家。”

主要作品介紹:
馬王堆帛書

秦代末期和西漢初期的墨書手迹。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号漢墓出土。包括《戰國策縱橫家書》、《老子》甲本(左圖)和乙本(右圖)等,它是研究西漢書法的第一手資料,使前人争論不休的西漢有無隸書的問題迎刃而解,所謂西漢無隸書,西漢無分書等說法不攻自破。 《馬王堆帛書》用筆沉着、遒健,給人以含蘊、圓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獨具特色,既不同于簡書,也不同于石刻,縱有行、橫無格,長度非常自由。有強烈的跳躍節奏感。總體反映了由篆至隸的隸變階段的文字特征。

西狹頌

漢代隸書。全稱爲《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篆額有“惠安西表” 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建甯四年 (公元171年)六月刻,在甘肅成縣天井山摩崖。此石結字高古,莊嚴雄偉,用筆樸厚,方圓兼備,筆力遒勁。楊守敬評論說:“方整雄偉,首尾無一缺失,尤可寶重。”碑文末刻有書寫者“仇靖”二字,開創書家落款之例。

埔閣頌

漢代隸書摩崖。全稱《武都太守李翕析裏橋埔閣頌》,與《西狹頌》爲姊妹篇,建甯五年(公元 172年)二月刻,在陝西略陽縣白崖。此石字體多含篆書意味,筆畫圓潤,波磔不大明顯,但字形結體多取橫勢,方折突出,章法茂密,風格古樸中含沉郁,所以清代萬經曾說字樣險怪,下筆粗鈍 ,而康有爲評雲:“吾嘗愛《埔閣頌》,體法茂密,漢末已渺,後世無知之者。惟平原(顔真卿)章法結體,獨有遺意。” (《廣藝舟雙楫?本漢》,可見此石對後代書壇的影響。

張遷碑

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東漢碑刻。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 立,在今山東東平縣。字體嚴密方整而多變化,于樸厚中見勁媚。用筆以方筆爲主,方勁沉着、力氣雄健 。碑陰的題名,書法更是流暢自然,爲書家所稱道。

鮮于璜碑

漢代隸書。全稱爲《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延熹八年(公元165 年)刻,此碑結字寬扁豐厚,整齊劃一,用筆瘦硬有力,骨肉雄渾,棱角之處方筆森挺,可謂斬釘截鐵,已開北魏切筆之先河,但不失秀俊。整幅氣勢渾穆剛勁,有茂密豐偉之感,近《張遷碑》,是漢隸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禮器碑

漢代隸書。全稱爲《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故又名《韓敕碑》,永壽二年 (公元 156年)刻,在曲阜孔廟,此碑字體工整方縱,大小勻稱,左規右矩,法度森嚴。用筆瘦勁剛健,輕重富于變化,捺腳特别粗壯,尖挑出鋒十分清晰,是漢隸中典型的厚重,燕尾極爲精彩。書勢氣韻沉靜肅穆,典雅秀麗。翁方綱誇爲漢隸中第一。此碑對以後唐代楷法的形成影響很大。

曹全碑

漢代隸書。全稱《漢合陽令曹全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 年藏入陝西博物館碑林。在漢隸中此碑獨樹一幟,娟秀清麗,結體扁平勻稱,舒展超逸,風緻翩翩 ,筆畫正行,長短兼備,與《乙瑛》、《禮器》同屬秀逸類, 但神采華麗秀美飛動,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實爲漢隸中的奇葩。

華山碑

漢代隸書。全稱《西嶽華山廟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 四月刻,此碑與《禮器碑》一樣被譽爲漢隸中典範,結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齊整,波磔秀美。清代朱彜尊評此碑說:“漢隸凡三種,一種方整,一種流麗,一種奇古。惟延熹《華嶽碑》正變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長,當爲漢隸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劉熙載也說:“漢碑蕭散如韓敕、孔宙,嚴密如衡方、張遷,皆隸之盛也,若華山廟碑,磅礴郁積,流漓頓挫,意味尤不可窮極。”(《藝概》)

史晨碑

東漢隸書。碑體兩面刻字,又名《史晨前後碑》,前碑全稱《魯相史晨祀孔子奏銘》,後碑全稱《史晨飨孔廟碑》。靈帝二年(公元169年)立,今在山東曲阜孔廟。書法工整,造型豐美多姿,波挑神采飛逸,章法疏密勻适,結構謹嚴而氣韻靈動,蘊藉跌宕,筆法筆意二者俱全。清代萬經 在《分隸偶存》中評論說:“修饬緊密,矩度森嚴,如程不識之師,步伍整齊,凜不可犯。其品格在卒吏 (乙瑛碑) 、韓敕 (禮器碑)之右。”楊守敬《平碑記》也說:“昔人謂漢隸不皆佳,而一種古厚之氣自不可及,此種是也。”

乙瑛碑

漢代隸書。全稱爲《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吏碑》,刻于永興元年(公元153年) 六月,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東庑。此碑工整勻适,組織嚴密,筆法極有法度,粗細統一,間架結構皆十分注意,全幅秀逸清麗,尤其燕尾的姿态非常優美,是漢隸趨于規範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翁方綱稱其:“骨肉勻适,情交流暢。”何紹基以爲:“橫翔捷出,開後來隽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石門頌

漢代大型隸書摩崖石刻。全稱爲《故司隸校尉犍爲楊君頌》,漢桓帝建和二年 (公元148年)刻。結體大小不一,筆法瘦勁恣肆,雄健舒暢,頗饒趣味,今人祝嘉論此石刻曾說:“石門巧多于拙,瘦處多,肥處少,且喜用長勢,多用圓筆。布置巧妙,錯綜變化。”

衡方碑

漢代隸書。 全稱《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建甯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原在山東汶上縣,清雍正八年(公元 1730年)汶水泛決,碑陷,後邑人重立,今在山東泰安岱廟。此碑字體方拙樸實 ,以拙取勝,間架穩實厚重,如虎卧阕下。筆畫端正粗壯。筆筆如磐石,折角棱條分明, 有嚴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滿,于平正之中存欹斜之變。翁方綱說:“是碑書體寬綽而闊,密處不甚留隙地, 似開後來顔魯公正書之漸。”(《兩漢金石記》)楊守敬《平碑記》也說:“此碑古健豐腴,北齊人書多從此出,當不在《華山碑》之下。”清代著名書法家伊秉绶隸書即源于此。
 
四)完成書體演變的魏晉書法
  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啓下的重要曆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鹹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爲止的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态。隸書産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着真書(楷書),而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産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
  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啓後,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的一頁。樹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範,此後曆朝曆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鍾王”。盛稱 “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甚至尊王羲之爲“書聖”。又有王洵(羲之侄) 善行書,有《伯遠帖》傳世。


★著名代表書家及作品介紹
鍾繇(151-230)
  字元常,三國魏颍川(今河南許昌)人。因爲做過太傅,世稱“鍾太傅”。他的書法,以曹喜、蔡邕、劉德升爲師,博采衆長,兼善各體,尤精小楷。結構樸實嚴謹,筆勢自然,開創了由隸書到楷書的新貌。和晉代王羲之并稱“鍾王”。他的書法曆代爲人所重視。鍾的真迹,早已失傳,宋代以來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薦季直表》等都是晉唐人臨摹本。

其主要作品有:


宣示表:小楷,梁武帝蕭衍譽道“勢巧形密,勝于自運”。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

薦季直表:小楷,寫于黃初二年(二二一)。其布局空靈,結體疏朗、寬博,體勢橫扁,尚有隸意。雖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結體法度均不如晉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琅邪臨沂人(今屬山東)。晉懷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晉哀帝興甯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軍将軍,會稽内史,故後世稱爲“王右軍” 。他出身于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後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采衆長,觀摩學習“兼撮衆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正體世稱“書之聖”。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還是表現在行書和草書上。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爲“草之聖 ”。他把散見于前代、當代的書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筆、結字優點,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書法作品中。

其主要作品有:


樂毅論 :王羲之書,小揩字體。筆勢流麗,神采煥發,肥瘦相稱,極合楷書的法則。隋智永稱它爲“正書第一”,唐代褚遂良也極爲稱贊。

黃庭經:小楷,關于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爲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爲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于南朝《論書表》,文中叙說王羲之所書爲《道》、《德》之經,後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了。因此,《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現在留傳的隻是後世的摹刻本了。

蘭亭序 :這篇文字,是王羲之于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舉行“修契”宴會上,爲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爲師法”。因此,曆代書家都推《蘭亭》爲“行書第一”。

快雪時晴帖:王羲之書。行書四行,字體流利秀美。元趙孟俯曾稱此帖爲 “天下第 一法書”。《石渠寶笈》收晉人三帖,号稱“三希”,此帖列于首位。其爲人所重視,由此可見。

孔侍中帖:《孔侍中帖》和《頻有哀禍》,王羲之行書,二帖連爲一紙。紙本現藏日本前田育德會,與《喪亂?二謝?得示帖》同爲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頻有哀禍?孔侍中帖》在活潑的行書筆意中帶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結體上又顯示出欹側取妍的藝術效果。

喪亂帖:《喪亂?二謝?得示帖》均爲唐摹王羲之尺牍,行書。紙本。現藏日本帝室。帖上還引有朱文“延曆敕定”三印,延曆相當于我國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順宗永貞元年,可見此帖是唐代傳入日本的。《喪亂?二謝?得示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潇灑之緻,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内容是他所寫的尺牍。因卷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迹已佚,僅有摹刻本傳世。《十七帖》草書,前人評爲“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也有人認爲帖中字帶有波挑的筆勢,字字獨立不相連屬。這正表明他善于“兼撮衆法,備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獨具風範的草書體勢。
  

王獻之(344-386)
  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幼時從他父親學書,後來取法張芝,别創新法,自成一家,與父齊名,人稱“二王”。南朝宋,齊,梁,陳之間,人多崇尚他的字。他的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爲代表,用筆外拓,結體勻稱嚴整,如大家閨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草書名作《中秋帖》,列爲清内府 “三希”之二,筆劃連續不斷,世稱“一筆書”。

其主要作品有:


洛神賦十三行:洛神賦(十三行)
  《洛神賦》是王獻之的小楷作品,據說王獻之好寫洛神賦,寫過不隻一本。共計十三行,真迹已不複存在。今隻傳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現藏首都博物館。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緻灑脫,清楊賓《鐵函齋書号》認爲“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爲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鴨頭丸帖
  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劄。真迹現存于上海博物館。全帖用墨枯潤有緻。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幹,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中秋帖
  《中秋帖》傳爲王獻之所書,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合稱“三希”,現藏故宮博物院。《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中秋帖》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

  

王洵(350 - 401)
  字元琳,小字法護。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官至尚書令。他是“書聖”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個精于書法,幾代不衰的名門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導均善書,所以史稱“三代以能書稱,家範世學,洵之草聖,亦有傳焉”。其草書《伯遠帖》,一直被後代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爲瑰寶,是因爲它是十分難得的東晉名人書法真迹。

其主要作品有:


伯遠帖
  東晉王洵真迹。曆來爲後世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爲瑰寶。

  《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爲“三希”之三。它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别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