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老師是國內的小學語文名師和吟誦名家,本博也有幸因爲國學教育與她結緣,雖未置妫丫谕缃涣鬟^程中深感投契。 她的學生經過六年語文學習,可以背誦十萬字中文經典和各類詩詞,語文水平遠遠高于國內學生的平均水平。 這裏轉發陳琴老師一份課件的部分內容,其中可以感受到她对教育的思考,对学生的关爱。相信这份课件中的内容對體製內學生的語文學習,乃至對海外華裔學生的中文學習,都會有啓發。例如陈琴老师的六年素讀课程安排,就非常值得参考。当然,如果是海外华裔学生,最好把小学一二年级开蒙的课程提前到4-6岁或者5-7岁间完成,原因本博已经多次解释过,因为海外有上小學後西文阅读超越中文阅读的压力,最好在西文阅读开始前完成中文开蒙,并且开始中文阅读。 陳琴老師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nanguojue部分陈琴老师文章和相关报道转帖 陳琴:以儿童喜爱的方式诵读——“素读”方式例谈
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七田真 “素读”法跟我们今天的母语习得法到底有何不一样呢? 其一、旧时的素读,追求以记诵为目的。 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 其二、 (经典)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 二、“素读”有量日日清:每日100字左右 经典“素读”的基本方法是:大经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各年段的“素读”课程安排 培养素读的恒力和耐力
教给学生基本的吟诵规则: 本音决定基础调,依字行腔很重要: 先找那些比较严格的格律诗词,容易按照依字行腔、平长仄短区分出来的练习—— 多一些儿童乐于接受的内容,先培养吟诵的感情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风一更
把自己诵读的声音录下来,反复听。坚持每天跟读20分钟,每次是100字左右,整本《老子》一个多月就背完了,一本《论语》半年就可背得滚瓜烂熟了。 念!!听!!反复,是最好的记忆。 仅仅有伟大的目标是不能持久地保持行动力的,还必须有快乐。 “素读”与“海量阅读”双轨并行 教师参与指导的课外阅读效果会更好。 经典“素读”与课外的海量阅读齐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