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趣篇![]() 闲者,忙相对也。常有闲暇、闲居、空闲、闲人、安闲、闲逸、等闲之说。
趣者,志趣也、乐趣也、情趣也、趣味也。亦或妙趣、雅趣、相映成趣。 闲趣也者,闲中有趣,闲而趣之。 拈花有意闲中趣,流水无情世外幽。闲中自有闲中趣,扑克乌兔自来去。 竹院深深深几许,深处谁识闲中趣。渔人不识闲中趣,辍网咨嗟望使旗。 消磨永日闲中趣,又见池塘皱碧罗。甘甜苦涩壶中煮,湖光山色闲中趣。 得闲趣,通闲趣,乐闲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没有忧伤,没有哀苦,没有孤独,没有凄婉,只有率性的趣耍,还有任意的驰骋。 古代哲人智者隐士,都有一种悠然闲静的胸怀,与天地一体,和自然一心。不在乎是否有山的执著,在该放弃的时候便欣然舍弃,不再有一丝的留恋;不在乎是否有云的漂泊,在现实的土地上心生几许遥远记忆的嗟叹,仅此而已。 趣闲也者,趣中有闲,趣而闲之。 古人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者有闲,闲中有境,意趣不一。于是,孟浩然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不能出仕的幽恨中,只觉“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可谓不得不隐,闲则闲矣非真趣;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昨日种种皆为非,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解脱尘网,隐者心与形相得;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在乎山水之中,便拥有了那一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自然体道的灵觉!李太白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心与神通,入境忘情,闲中真意,就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了。 曹雪芹诗曰: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可见其悠闲至骨骼,放浪于形骸,全无名利之忧,更无俗事之扰。如此恬然心境,着实令人心神往之。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悲喜交错写尽人生。 阅览芸芸众生,有闲而不白闲。明月清风,春风秋雨,暮鼓晨钟,并非自寻艰苦。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 笑看风花雪月,能闲而不让闲。高山流水,夏云冬雾,闲情逸致,而求精神充实。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闲有高味,趣有雅致。闲多反觉白云忙…… 闲看浮云渡野鹤,嬉笑怒骂情趣多; 邀友小酌煮青梅,误踏汉界与楚河。 闲趣,去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