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凡人,非凡事

 昵称8229611 2013-02-15
  

     德国心脏中心是欧洲最大的心脏中心之一,其心脏机械辅助、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等技术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在这里已经工作、学习了近一年时间。如果说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世界,那么这样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病例,也折射出医疗保障体系完备及医学知识普及的非凡意义。

                                平凡人,非凡事


      凌晨3点,手机响起,等我到达ICU(重症监护室)时,那里的抢救已经开始了。这是一位40岁的女性,在心脏瓣膜病的基础上,突发心脏骤停,经救护车紧急由外院转来。


这位病人从心脏停跳到现在已经持续心肺复苏(心外按摩)4个多小时,远远超过了我们普遍认可的、并可以接受的临床死亡抢救时间。而且,第一值班医生(我是第三电话值班医生)正在床旁给病人安装昂贵的体外膜肺装置(ECMO)。对一位普通病人,心肺复苏长达4个小时,而且在长时间没有复苏成功的情况下给病人安装ECMO!在我国,ECMO至今仍普及受限的主要问题就是因为高昂的费用。要知道,安装ECMO的“起步价”在国内最低也要5万多人民币,动辄10万,甚至更多,是真正的“花钱买时间”。然而,在这样一个似乎没有多大抢救价值的病人身上使用如此昂贵的ECMO,于我,不得不感慨德国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与社会福利制度,老百姓看病“不差钱”,医生治病“不心疼钱”。在这种医疗环境下,医生可以更加专注于疾病治疗本身,而不用太多顾及其他社会问题。


   更让我感慨的是:当这位病人在出租车上出现心跳骤停的时候,第一个给她进行心肺复苏的人竟然是她的丈夫!


要知道,对一个心脏猝死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般而言,如果心跳骤停者能在4分钟内接受正确的心肺复苏,其生存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若46分钟内施救,则仅部分患者能够存活;而若超过10分钟后再进行抢救,则患者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终,这位病人的ECMO运转起来,体内内环境逐渐改善,复苏成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正是这位病人的丈夫拥有心肺复苏技能,并首先不间断地施救,才使后面的抢救成为可能。

     

当您的亲人突发心跳骤停,倒在您面前,您是否是除了流泪之外只能无助地等待?您是否只能束手无策地眼巴巴地盼着医护人员的到来?也许,就在这短而又漫长的等待中,您挚爱的人的生命正一点点从您自己的手中流逝……。据法国2009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即使在法国的城市,从接到电话求助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一般也需要1351秒的时间(90%病例)。13分钟,在我看来,这已经是相当惊人的速度,是多年完备的急救体系建设的结果,而坦率地讲,对一位心跳骤停的病人来说,13分钟却又太长……。

    

    在欧洲很多国家,包括心肺复苏在内的现场急救技术在全民中相当普及,在挪威,有95%的国民接受过相关培训;在德国、奥地利,有80%的民众拥有急救证书;即使在冰岛这样的小国家,其国民中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率也高达75%。现场的第一时间救助,可以争分夺秒地进行院前急救,大大提高心跳骤停猝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在欧洲一些国家,拥有现场急救技术是求学、求职、领取驾照的必备条件,有超过一半的国家要求其国民申请驾照时必须接受强制性的现场急救培训。


而在我国,心肺复苏的知识普及还远远不够,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像机场、火车站、汽车站、主要旅游景区这样的人流密集区域,其工作人员中接受急救培训的比例也并不高。


生命掌握在你我手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并不困难的心肺复苏培训,将让您身边的亲人、朋友、陌生人受益。普通人的点滴努力,使事情的结局大大不同,平凡人,非凡事,利国、利己!



刊于《大众医学》2010年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