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胖子”

 新浪8新闻 2013-02-16
美国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胖子” 
        1945年8月9日上午,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袭击,目标是长崎。轰炸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
1945年8月9日凌晨3时50分,两架B—29重型轰炸机从提尼安岛起飞,其中一架的炸弹仓里携带着一颗原子弹。这是美国计划中对日本的第二次核打击。机舱里有一位特殊的机组成员,他就是《纽约时报》科学新闻撰稿人威廉·伦纳德·劳伦斯,他因此成为惟一目睹核打击惊天动地场景的新闻记者。
轰炸机组的特殊成员
轰炸机向着长崎飞去。57岁的劳伦斯安静地坐在位子上,他个子矮小,鼻子扁平,有着学者般的眼睛。
当地时间中午12时1分,轰炸机飞临长崎上空。接下来的过程就像劳伦斯在他著名的普利策获奖新闻中所描述的:“我们在电台上听到事先规定的信号,然后戴上电焊工用的眼镜,紧张地注视着我们前面大约半英里远的轰炸机的动作……从它的腹部落下一个看上去像黑色物体的东西……强烈的闪光穿透了我们的眼镜,并把机舱照得雪亮。巨大的冲击波打到我们的飞机上,使它全身颤抖。接着又是4次急速爆炸……坐在我们飞机尾部的人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好像从地壳里升起,火球喷射出无数的白色烟环。然后,一个巨大的紫色火柱冲天而起,高达1万英尺……大约45秒后,我们肃然起敬地望着这个不是来自空间却是拔地而起的流星,穿过白云向上直冲……接着,就在它看上去仿佛变成固定的物体时,顶部升起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使柱子的高度增至4.5万英尺……”
此时,其他外国记者刚刚来到日本附近,都没能亲眼目睹原子弹爆炸的历史性时刻,而只能在报纸上读到相关消息。劳伦斯的这次随机飞行,让他成了惟一一位在二战中目睹核打击的记者。
研究原子能引起FBI关注
劳伦斯年过半百就已头发灰白,这个年龄似乎注定让他不会成为战地记者的最佳人选。可美国政府为何单单选中他来见证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呢?事情还得从1939年说起。
那一年,当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原子弹为何物时,这位具有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记者,就已经默默进行有关原子能的分析研究了。1940年5月,劳伦斯说服《纽约时报》总编,用将近7栏的篇幅发表了他的初步分析成果———一份有关原子能的详细备忘录。这篇报道首次透露了德美科学家正在努力用一种铀同位素发展原子能的情况。此前,他还发表过哥伦比亚大学宣布一个铀原子裂变后会产生大量能量的报道。可惜这些极有预见性的报道,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
随着美国对原子弹研究的深入,劳伦斯的报道渐渐引起了联邦调查局(FBI)的注意。他所表现出的对原子弹理论令人吃惊的了解,也使他本人受到了FBI的秘密审查。从此,劳伦斯撰写的所有有关揣测原子弹的报道,都被新闻检查办公室打了回来。劳伦斯开始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
记录世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
1945年春天,一位名叫格罗夫斯的将军要求借劳伦斯去完成一项秘密工作,但他并未向劳伦斯透露任务的性质。于是,劳伦斯从《纽约时报》消失了。甚至连妻子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事实是,劳伦斯走进了格罗夫斯将军领导的秘密原子帝国———“曼哈顿工程”区。他往返于田纳西州橡树岭和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这些原子弹研制基地之间,并结识了一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那里,他是惟一获官方批准可以了解一切细节的记者,此外,他还担负着作为原子弹研制工程官方历史学家的任务。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西南部大沙漠里,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在那里进行。黎明,劳伦斯待在距爆心投影点5英里的控制塔里,目睹了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他写道:“第一丝微弱的晨光出现在东方。在这瞬间,好像从地壳底下升起一种并非这个世界的光。它是世界从未见过的日出。在这个时刻,永垂不朽的事迹出现了。时间停滞不前。空间变成一个小圆点。似乎天崩地裂。人们感到自己好像获得了目睹‘世界诞生’的特权。”
1945年8月5日,劳伦斯又接到一项密令,并被送上飞向太平洋的飞机。当飞机降落到提尼安岛时他才得知,第二天早晨,美国将向日本投掷第一颗原子弹。8月6日,广岛时间8时15分,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一座城市被摧毁。
因为劳伦斯的出色工作,格罗夫斯将军事前向《纽约时报》进行了暗示。于是,8月7日,《纽约时报》在第一时间用整整10个版面登载了有关原子弹的报道,在这场世界级的新闻大战中打了个漂亮的胜仗。同时,文章也透露,劳伦斯是原子弹制造过程中新闻界惟一的目击者和记录者。接着,劳伦斯参加了向长崎投掷原子弹的飞行。他撰写的原子弹研制和投掷过程的长篇报道,为《纽约时报》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本人也因此荣获普利策新闻奖。
背景资料:
长崎是长崎县的首府,位于日本九州岛的西端,面积406.35平方公里。16世纪,长崎在葡萄牙人的要求下开港。开港后,长崎与荷兰、葡萄牙等国都有贸易往来,被称为“日本与西洋的桥梁”。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日本实行锁国政策期间,长崎是日本同外国交往的唯一港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德国法西斯于5月8日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美军向广岛市内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导致广岛市24.5万人中有20万人死伤,城市化为一片废墟。
1945年8月9日上午,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袭击,目标是长崎。此次袭击密码代号为“16号特别轰炸任务”,由5架B-29轰炸机组成的突击队执行。突击队将原子弹“胖子”投在长崎市。“胖子”是一颗钚弹,长约3.6米,直径1.5米,重约4.9吨,梯恩梯(TNT)当量为2.2万吨,爆高503米。“胖子”采用复杂的“内爆法”引爆系统,由气压、定时、雷达和冲击4个不同引信组成。轰炸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
广岛和长崎因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因美国原子弹轰炸而死亡的人数至今广岛接近25万,长崎已逾14万。
延伸阅读:
→美国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胖子”
原子弹——利用核燃料在进行核裂变发生涟式反应时,释放出巨大能量来引起爆炸。核燃料为重元素铀235、铀233或钚239。1945年战争中使用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名字为“小男孩”的形状象普通炸弹,重约3180公斤,长约305厘来,直径约71厘米。核炸药是铀235,爆炸力相当于20000吨TNT烈性普通炸药。
→美国飞行员:我不后悔投掷原子弹
范科克说,如果不投掷原子弹,有更多的人,包括美国人和日本人会在战争中死去,所以他们认为这么做是对的。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罗德斯认为,原子弹改变了人们对和平与战争的看法。他说,投掷原子弹从根本上结束了世界规模的大战。
→日本军部贬低原子弹:那只是新型炸弹
在军部,以阿南为首的主战派并不甘示弱,为防动摇军心,以图再战,有意贬低原子弹的威力与破坏作用,由他签发的陆军部的公告中是这样说的:美国的B29型轰炸机空袭了广岛,使用了一种新型炸弹,造成了重大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