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桥牌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2-16
打桥牌
郑菁深
  郑菁深

  我对桥牌感兴趣有很长年头了。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暑假里,我常到附近的淮海公园“白相”,总看见茶室里有几个青壮年人在打牌。那时还不晓得他们玩什么,后来才知是打桥牌。就看了这么一回,我就迷上桥牌了。 

  开始找不到同伴,后来朋友的兄长在大学念书,于是到大学与人捉对比试,可总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后来牌技稍有提高,就与友人中桥牌爱好者,四处征战,记得在浙江路、淡水路、马当路等都有我桥牌鏖战的身影。那时打桥牌的人很少,可谓阳春白雪,附者甚寥,档次算是高的。

  后来的十年里,桥牌被宣布为资产阶级娱乐活动被禁,我自然望洋兴叹矣。 

  到了八十年代,桥牌霍然兴起,桥友们大喜过望,纷纷捉对厮杀,各俱乐部、文化馆都设立桥牌室供桥友娱乐,一时风生水起。记得八十年代初,精确制叫牌创导和实践者的美籍华裔桥牌特级大师杨小燕女士首次来沪作桥牌讲演,上海体育俱乐部人头济济,桥友人如潮涌,欲一睹想象中桥牌大师的风采。至今我还保存着杨大师在我桥牌书上的签名。 

  此时我已调入解放日报工作,报社里有不少桥牌爱好者和高手,业余时间打桥牌的机会多了,经常参加桥牌赛,同时也组织过很多次大型的桥牌比赛,如“中外名人桥牌赛”等等,还担任了报社桥牌队副秘书长,加入了桥牌协会,认识了不少如唐家两兄弟、王俊人、乌国英等桥牌大师和桥坛宿将。自此我的桥艺不敢说有所提升,也熟练多了,更痴迷桥牌了。 

  桥牌,的确是一项高尚文明的娱乐体育活动,除了健身、醒脑、益智、修身养性而外,对人的体力、毅力、心理和机敏也是一种锻炼,各种如忍让、投入、紧逼、铲飞等等战术也令人眼花缭乱、引人入胜而充满机趣。在各种扑克游戏中,桥牌是唯一的竞争性强、技艺性高、趣味高雅,几乎不靠牌运的娱乐活动。当然,“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也不便多说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