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5周总理对人民大会堂的最后诀别》

 阿里山图书馆 2013-02-17
 核心提示出席四届人大是周恩来在他生命最后岁月里完成的最后一件大
 
                                  点击进入下一页
                                       敬爱的周总理主持1974年国庆招待会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党和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中心,是敬爱的周总理经常处理国务和外事的地方,这里发生和处理过的事情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从大会堂的每一个办公场所,到每一个厅室都留下了周总理的足迹,倾注了周总理太多太多的心血。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永远地镌刻在了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的心里,引起了人们众多的难以忘怀的思念和回忆……

一、手术后不久,主持1974年国庆招待会

197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的日子。9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到会的人们心情显得异常沉重,沉默之中人们翘首以待——总理还能来吗?他重病在身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人们频频低头看表,然后目光又一齐投向宴会厅的入口处。这时不知谁先说了一句:“总理来了!”当党和国家领导人随着迎宾曲的节奏步入宴会厅时,大家一眼就看到了敬爱的周总理,上千人的宴会厅顷刻间沸腾起来了,大家为周总理的到来而激动的欢呼。坐在前排的中外宾客,争先涌向总理身旁,激动地和他握手,向他问好。是啊,几个月了,一直没见周总理在公开场合露面,大家都十分惦记。今天,终于看见了盼望已久的总理,怎能不激动呢?只见敬爱的总理走到自己的坐席前,伸出双手反复向大家示意,但掌声依然久久不息。

乐队奏过《国歌》之后,敬爱的周总理在热烈的掌声中致祝酒辞

他那清晰、洪亮的声音,传向宴会厅的各个角落,人们用殷切的目光凝望着,每个熟悉这声音的来宾再次感受到了周恩来那特有的讲话魅力。短短5分钟的祝酒辞,竟然被十多次掌声打断。

对周总理出席并主持这次招待会,医护人员本来是不赞成的。但他们的意见被总理断然拒绝了。他坚决地说:“我要出席这次招待会。”他不仅出席了招待会,而且讲了话,并且一直到讲完最后一句话。

敬爱的周总理最后祝辞将招待会热烈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总理致祝酒辞后,象征性地在主宾桌上吃了点食物,因重病在身又刚做过手术不久,他是不能喝酒的,工作人员便事先用空茅台酒瓶装上白开水并做上特别记号由专人为他斟酒,而周总理依旧如过去那样,兴趣高昂的举杯祝酒。

祝酒完毕,总理遵照医生的叮咛,没有再入座就席,他歉意地向临近的宾客握手告别后便提前退场了。在场的许多人见此情景,都情不自禁地簇拥了过来和他握手,想和他说一些告别的话,更想找点什么借口,让他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哪怕是一秒钟也好。当时很多人只知道总理健康状况不佳,根本不知道他是患了不治之症。更没有人会料到,从此一别,竟再也见不到敬爱的周总理了。就这样,周总理结束了他主持的最后一次国庆节招待会的活动,离开了人民大会堂。

二、与文艺工作者合影引来的一段故事

在周总理致祝酒辞时,粤剧名家邝健廉(艺名红线女)久久注视着周总理,她似乎已经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周总理了,病中的周总理可能不会久留人世了。于是便拉着身边京剧演员杨春霞的手说:“春霞,走,咱们去给总理敬杯酒去!”在这么盛大而隆重的场合中去给总理敬酒,杨春霞从来没敢想过。况且,与周总理同桌的,左边是西哈努克亲王,右边是其他中央领导人。不过,既然有红线女牵头,杨春霞自然是再高兴不过了。所以她也没想那么多,赶紧跟红线女快步来到周恩来面前

她们看到,身着深色中山装周总理显得清癯瘦削,似乎也有些苍老,但举止言谈仍那么潇洒儒雅,音容笑貌依旧那么和蔼可亲。周总理见她们向他走来,便扶案起身,向她们举杯致意。看得出来,他的身体很虚弱,动作也略显迟缓,但见她们前来敬酒,也高兴地举起了杯。红线女一见总理,第一句话就说:“总理,我们非常惦念您的身体。”总理随即回答:“我也惦记你们……”总理后来又说了些什么,可惜由于当时她们太激动,竟没记住,只有周总理那苍白而睿智的面容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中。周总理非常愉快地和她们碰杯,饮了这杯饱含大家美好祝愿的酒。摄影师杜修贤在她们对面抢拍下这幅感人的镜头。没有想到这张照片竟在20年以后引来了一段小故事。1993年,《中华儿女》杂志上刊登了几幅周总理的照片,其中有一张就是周总理和杨春霞、红线女碰杯时的照片。杨春霞在翻看杂志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张合影,感到万分惊喜,因为过去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向总理敬酒时还留下了照片,于是几经周折她终于找到了摄影师杜修贤。如今这张有着特别纪念意义的照片一直挂在她的卧室里。

三、在四届人大会议上,把完成“四个现代化”的接力棒交给了邓小平

1975年1月13日晚8时,人民大会堂大厅内灯火辉煌,庄严肃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了。此时,77岁的周总理已经是重病缠身,面对2864名代表的期待,他流露出特殊的神情。对这位共同走过半个世纪革命历程的战友与兄长的身体情况,邓小平心里十分清楚,总理今天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由他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主持起草的。代表们发现,眼前的周总理同十年前相比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因过度操劳,他消瘦得几乎变了形;脸上、手上都布满了皱纹和老年斑;动作和声音也显得那样苍老、疲惫……人民大会堂万人大厅内,又再次响起敬爱的周总理坚定、清晰的苏北口音:“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治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份报告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号召。这是敬爱的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2月1日下午,周总理再次抱病从医院出来,到人民大会堂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一开始,周总理便开门见山地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医院是不想放我出来,但我还是想争取每星期来和大家见一次面……”接着,周总理用郑重的语气说道:“毛主席讲,小平同志'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现国务院新班子以小平同志为首,以后这样的会议请小平同志主持。我希望新的国务院能出现新的气象,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第4个五年计划!”周总理的讲话,博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出席四届人大,是周总理在他生命最后岁月里完成的最后一件大事

四、“我是来看你们的,跟你们谈心,听你们唱歌。”

敬爱的周总理是享誉海内外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又是一位以爱民如子的情怀和平易近人的作风而著称的领导。作为一位大国的总理,他日理万机,要处理的大事之多可想而知,可他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关怀却无微不至,令人感动。

人们不会忘记,就在1974年“五一”节的前夕,也就是周总理再次动手术之前,在接待一位外国元首时,他点名让凡是过去为他服务过的老服务员都要来为这次宴会服务。多数老服务员已得知周总理病重,但并不知道他患的是绝症及可能后果。宴会结束后,大家送总理出北门,从二楼宴会厅到一楼北大厅,看着他的背影和日渐消瘦的面容,不觉心里涌上一阵酸痛。大家明白总理的意思,周总理也理解这些多年在他身边工作的服务员的心情,亲切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并和大家一一握手并像往常一样问长问短。大家由衷地祝愿敬爱的周总理早日康复后再来。但这共同的心里话却因咽喉的梗塞谁也没说出来,只有一个服务员轻轻地说了一句:“请总理多保重”。顿时早已噙在大家眼角的泪水夺眶而出。

人们常说,眼泪是最真挚感情的表露。大家对周总理的真挚感情,来源于他对人民大会堂和工作人员的悉心关怀与教导,来源于对他那崇高品格的敬仰

总理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无限留恋人民大会堂这个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和为他服务过的工作人员。1975年7月,周总理自感来日不多了,他最后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要看看自己过去工作过的厅室和熟悉的老同志。服务员在门口迎接,周总理一见他们就说:“多日不见了,真想你们啊!我是来看你们的,跟你们谈心,听你们唱歌的”。人们感觉到,这一次不像以往那样,或接见外宾或参加其他的会议和活动,好像是专程来巡视人民大会堂,又并非那样。事后,大家才感悟到了周总理的病情,他已知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实际上是来人民大会堂做人生的告别!

那天,他到了他曾经工作和活动过的每个厅室,他边走边看,时而和在场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时而停下来仔细打量,浏览着每一个厅室,每一件陈设……每个服务人员的脸上挂着泪水和周总理握手,激动与难过交织,但此时谁也不会想到这将是最后一次见到周总理。大家看到,周恩来的身体更消瘦了,迈开脚步也更吃力了。周恩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人民大会堂的北段、中段到南段看了他曾经开会、办公、接待过外宾的许多厅室。像过去一样,总理边走边谈,询问陪他的每个同志的工作、学习、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并语重心长地说:“将来你们就是大会堂的元老了,对后来的新同志要搞好传帮带,把大会堂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教给他们。”

总理来到了东大厅坐下来休息。他以前知道这里有一个小伙子会拉二胡,便让人把他叫来了。小伙子专门为周总理拉了他喜欢的《二泉映月》和《洪湖水浪打浪》。小伙子专注地演奏着,总理一边细心地听着曲子,一边手里打着拍子……偌大个东大厅除了优美的旋律悄无他声。

总理要走了,在和总理握手告别时,有一位同志看到了他手上的斑点,他笑慰着说:“这是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以此来掩盖人们对他病重的忧虑。为了不让总理看到大家为他病情难过的心情,人们都强压着像被撕碎的心痛、伴着笑脸送他上车。就在卫士扶他即将上车的那一刻,他突然回过头深情地凝视着人民大会堂——这是动人心魄、揪人心肺的一回头。车子开动了,这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人民大会堂,他已和人民大会堂作了最后的诀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