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38首

 静静的图书馆 2013-02-17

  第238首[唐补85]
  
   见薛大臂鹰作
  
   高适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写作背景]
  
   高适(702?-765),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河北衡水景县),宋州(河南商丘)人。
  
   高适是将门出身,祖父曾是高宗朝的名将,战功赫赫,官居3品。
  
   父亲崇文,不再舞刀弄枪,最终官职为韶州长史。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高适自幼书剑俱攻,文武兼备。不过,到了高适这辈,家境衰落,生活已显窘迫,常常不得已躬耕于野。
  
   也许正因为贫穷,才激发了高适的斗志,光宗耀祖,成了他巨大的动力,而且非常自负。
  
   自负的其一表现,就是不屑科举,科举太慢,高适希望被举荐,一飞冲天。
  
   大概公元721年,20岁的高适,开始了他的第1次行动,长安求仕。
  
   结果失败。
  
   举荐与科举干谒有着很大的区别:
  
   干谒本质上属于暗箱操作,干谒了某人,然后托他向主考官打招呼。这个打招呼,可以直接打,也可以间接打。到时候,一旦干谒人事发东窗,可以死不认帐。
  
   而举荐是要连坐的,啥意思?
  
   就是你举荐了某人,以后的仕途路上,你俩同进同退,荣辱与共,2个蚂蚱。后来的张九龄罢相后,很快又贬为荆州长史,就栽在这种事上。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触怒玄宗,一并处罚。
  
   所以,举荐是高难度,而干谒则常常开花结果。
  
   一个乡下土人,名不见经传,在京城就是一粒尘,想引起重视,除非进劳力市场。所以这次,高适是郁闷走一回,最终,非常灰地打道回府。
  
   继续当农民。
  
   诗人们喜欢漫游,总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肯过江东”,面子上过不去。在家时,满腹经纶状,口惹悬河态,回来时却是土灰。
  
   自尊哪!
  
   “喜言王霸大略”这是书上说了,也就是说,高适也是个嘴上闲不住的人,但是,高适回家了。
  
   这是唐代诗人中,高适最与众不同之处,本质上非常现实,心气不躁。
  
   写到这,我自己都笑了,他现实个啥呀?
  
   如果现实,就会老老实实地科举,还会玩举荐这么不着边际的事吗?
  
   个人以为,现实分2种,一是目标是否现实,二是手段是否现实。
  
   目标是否现实,在他没见上帝之前,谁也不敢断定。而手段是否现实,则是如影随行,看得见,摸得着。
  
   高适首探仕路失败,毅然回家,积蓄力量,我认为这就是现实。此人不简单。
  
   继续脸朝黄土背朝天,青灯黄卷。
  
   农闲时,也外出短游,这首诗,就是外出湖北时所作。
  
  [本诗简析]
  
   薛大:人名。
   臂鹰:手臂上的鹰。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楚:指湖北地区。
   八九毛:指刚捕获的鹰,剪去大部分翅膀上的羽毛,使其不能再高飞。
   看着有人在手臂上放着这样一只鹰,困顿者都是敏感的,高适想到了自己。
   正在蛰伏的自己,就像它。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啅(zhào):噪聒,俗称瞎嚷嚷。
   看到现在的鹰,建议燕雀们别再议论纷纷,冷嘲热讽,它自有高飞展翅的时候。
   高适非常自信,而且有着坚强的豪放。
  
   高适回家后,一定遇到很多白眼冷遇,背后的小声嘀咕。这个时候,他多么需要一个“顶”啊。
  
   解析完毕。
  
   =====================================
  
   《全唐诗》中,这首诗还有另一作者,就是李白。
   个人感觉,不像李白,李白的豪放中带有灵秀,而高适的豪放则硬正。
  
   =====================================
  
   困顿中的坚毅自信和豪放。
  
   见薛大臂鹰作
  
   高适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谢谢阅览。
  
  
  
  

本文由<贴库网>整理,全文地址:http://www./232708/230.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