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88首

 静静的图书馆 2013-02-17
第288首[唐补142]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岑 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写作背景]

  758年6月,杜甫外贬华州司功参军。

  759年3月,岑参改任起居舍人。

  肃宗对谏官的态度,虽然我们不敢断言什么,但我们可以猜测他对谏官的厌恶。

  起居舍人是个什么官?

  简单说,就是专门记录皇帝的言论,朝会时,站在皇帝身边,做笔录。这个官职的级别为从六品上,比以前那个从七品上的右补阙相比,升了。

  肃宗讨厌喋喋不休的杜甫,对于“自觉谏书稀”的岑参,则另眼相待。一留神,成了皇帝身边的人。

  意外惊喜,歪打正着。

  成为起居舍人,也许还有一个雷达不动的原因,那就是文采。哪天皇帝急了,说了粗话,你要把它变细,引经据典,驴唇不对马嘴时,你要改邪归正。总之,就是帮皇帝润色,这个,诗人绰绰有余。

  在皇帝眼里,起居舍人很重要,非泛泛之辈所能担当。因为这些经过润色的记录,将来可能成为后人写他的史料。

  罗列大唐曾经的起居舍人:

  虞世南、魏徵、韩休、贺知章、崔铣、上官仪、賈至…………

  所以,大有前途。没准哪天,就脱颖而出、大名鼎鼎。

  李白浪漫,杜甫正直,高适务实,而岑参是兼而有之,这样的人,如果性情分配不当,能在官场行走吗?

  果然,到了夏季,吃到苦头,外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市南)长史。

  长史是一个州的2把手,正六品上,看似升迁。

  皇帝喜欢一个人,想让他升,第1选择是留在京城里升,即使外任也会独挡一面。明升暗降的岑参,郁闷了。

  一位李判官外出,写下这首诗。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晋:指晋州,在今山西临汾市。 绛:指绛州,在今山西新绛县。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西原:古地名,在虢州西南。 红亭:涂成红色的亭。
  这2句的逻辑顺序,貌似倒装。
  雨天送客,肯定加重了诗人的惆怅,所以,才把“西原驿路挂城头”放到了前面。
  抬眼而望,驿路弯弯,唐代的虢州,猜测依山而建,山高城低。这样,才会有“挂”。

  “挂”字,用得如何?
  好。
  如果挂的是衣服,随风而舞,充满灵秀。而驿路,则纹丝不动,正好与诗人愁闷沉重的心情相配。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汾水:即汾河。
  先讲一个故事,关于汉武帝。
  公元前113年秋天,汉武帝到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祭祀土神,之后就在汾河之上,乘船与群臣欢宴。酒酣耳热之际,即兴一首,就是著名的《秋风辞》。其中的第1句,“秋风起兮白云飞”与本诗有关。
  那时的大汉帝国,万邦来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定令心存异念者,颤颤发抖。

  如此拐弯抹角,岑参用心良苦。
  有点感动了。
  读诗人以前作品,严重说,不忧国忧民,少抨击时政,只是一己之私,急于功名。这2句,读出了他也有比较,他的内心里也充满希望。
  不一样了的岑参。

  再说说这首诗的其它:

  古代文人们聚在一起,往往抓阄作诗,也就是抓韵脚。这首诗,就是诗人抓“秋”字而得。
  这样的诗,都是即兴之做,惊讶的是诗人的快速反应和历史知识的渊深,他能根据“秋”,一下子联想到汉武帝的《秋风辞》,更惊讶的是,竟能化出自己这首诗的意蕴。

  2个字:佩服。

  解析完毕。

  ====================================

  一首好诗。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岑 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谢谢阅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