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抹云阁 2013-02-17
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了《外国电影名片快读》(顾问:谢晋)一书,应该书责任编辑唐宋元之约,我编写了《蝴蝶梦》、《傲慢与偏见》、《流浪者》、《生死恋》、《星球大战》、《包法利夫人》、《夺宝奇兵》、《阿甘正传》8篇。现把这几篇短文在我的博客上重新刊出,供喜欢这些影片的朋友参考。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蝴蝶梦》
背景搜索:
出品: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1939年摄制
编剧:罗伯特·舍伍德、约翰·哈里逊
(根据黛芙妮·杜莫里叶小说《丽贝卡》改编)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主演:劳伦斯·奥立佛、琼·芳登等
本片获1940年奥斯卡11项提名,夺得最佳影片、最佳摄影(黑白)两项大奖。

故事梗概:
当“我”还是一个年方二十的姑娘时,受雇陪伴一位贵妇到法国度假养病,邂逅了古怪、忧伤,但是很有魅力的富豪德文特。“我”从贵妇口中得知,德文特的前妻丽贝卡虽然已死去多年,却仍困扰着他。“我”为了防止他自杀,经常陪他去海边散步、画画、谈心,并很快发展成一种亲密的关系。
贵妇康复后,决定带“我”回美国时,德文特突然向“我”求婚,“我”以女主人的身份走进曼德利庄园。但出身贫寒的“我”,对曼德利的生活总不太习惯。曼德利的气氛总使“我”感到困窘不安:严厉的管家丹佛斯太太明显流露出对“我”的厌恶,对“我”始终摆出傲慢、冷漠的态度,言必称旧女主人丽贝卡,一切生活安排都以过去丽贝卡的爱好为准则;住宅四处是旧女主人留下的痕迹。丽贝卡虽然死了,但却又无处不在……所有这些似乎都在给“我”暗示:“我”的丈夫将永远只爱丽贝卡。“我”的猜疑,使“我”和德文特之间产生了裂痕。
为了讨好德文特,“我”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并听从丹佛斯的建议,选择了一套和丽贝卡画像上一模一样的衣裳亮相,不料却因此触怒德文特。丹佛斯趁机落井下石,引诱“我”跳楼自杀;但“我”却选择走向海边,向德文特坦白心事。为了挽回新婚妻子的心,德文特终于向“我”吐露了真情。原来,丽贝卡是个放荡成性的女人,喜欢勾引男人,还公然与那位“表哥”幽会。一天,丽贝卡刻毒地告诉德文特说她怀孕了,孩子是别人的,并挑衅地问德文特敢不敢为此而杀死她。德文特气愤已极,正欲动手打她。她突然自己冲了过来,不料脚下被东西绊了一下,头一下撞在铁制船具上而死去。德文特怕被人说是自己打死了丽贝卡,便将丽贝卡的尸体装入船内沉人海底。
沉船被发现了,丽贝卡的尸体重现于世,她的死因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经过调查,经丽贝卡的私人医生证明,发现丽贝卡自知患了癌症后决定自杀,临死前却把一切布置得像是被德文特亲手杀死的样子,以此报复德文特。
丹佛斯知道真相后,在绝望中点起大火,宁可烧死自己也不让德文特夫妇得到这座丽贝卡的精神陵墓。“我”当时正在睡梦里,被及时赶到的德文特救了出来。丹佛斯太太与曼德利庄园一起化为灰烬……

经典对白:
(当“我”和德文特相识萌发了爱后):“你知道吗?我希望能把回忆像香水一样装在一个瓶子里。只要想到了,就可以掀开瓶子,回忆就会再度出来。”
德文特:“什么是你美好的回忆?”
“我”:“我想就在过去的几天中。我觉得我好像能够把它装满整个瓶子。”

(德文特在知道他妻子的丑行后),丽贝卡对他说:“咱们定个君子协定吧。刚结婚四天就和我离婚你会觉得丢脸的。我将扮演一个贤妻,做你那富丽堂皇的曼德利的女主人。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将它变成英国著名的游览胜地,让人们来拜访我们,羡慕我们,并且说我们俩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对,那将是多大的玩笑呀,多大的胜利呀!”

精彩场面:
夜里,“我’’又梦回曼德利……迷雾中的曼德利庄园,随着“我”的旁白,镜头从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开着的大门穿过,在长满杂草和野树的路上如幽灵般地快速推进,引导观众进入“我”的梦境,回顾过去的离奇遭遇。

欣赏指导:
这部影片中最成功的地方,是以简练高明的电影技巧将一个灰姑娘式的成人童话拍成一部悬疑色彩浓厚的心理剧,从头到尾充满了强烈的心理张力,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时,观众紧绷的情绪才随着曼德利的大火得到宣泄。
丽贝卡这位牵动全片的主要人物,从头到尾都没有现身,但编导透过道具、对白和有关角色的描述,让观众感受到她无所不在,整栋大宅笼罩在丽贝卡的阴影下。逝去的丽贝卡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这形成直到影片结束才解决的悬念。观众参与着整个悬念的设置和完成,而不再仅仅是旁观者。
女管家丹佛斯原本只是配角,但因造型突出,加上导演采用特别的手法塑造她的幽灵形象(如她在影片中很少走动的镜头,只透过开门声和脚步声介绍德文特夫人,感觉到她在走,但一抬头就看到她直挺挺站在眼前不动等),令这个邪恶女管家的角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日后多部影片加以模仿的角色原型。
至于曼德利庄园,也因为它表现力丰富的造型和神秘气氛的酝酿得宜,从静态的场景变成对剧情有影响力的另一位主角。由此可见希区柯克掌握电影元素的非凡功力。

专家建议:
为了更多地了解希区柯克,不妨看看他执导的《三十九级台阶》、《失踪的女人》、《眩晕》、《群鸟》等影片。
(章邦鼎)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傲慢与偏见》

背景搜索:
出品: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1940年摄制
编剧:(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罗伯特·尼昂纳多
主演:葛丽尔·嘉逊、劳伦斯·奥立弗等
·奥斯汀的作品,曾多次被搬上银幕,被好莱坞一再重拍。本片是奥斯汀众多小说中改编较成功的一部,获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美术设计奖。

故事梗概:
班纳特家有“五朵金花”,都还没有找到夫婿。
舞会上,班纳特一家认识了宾利,同他一起来的还有其妹和朋友——看上去有钱、英俊.但玩世不恭的年轻人达西。宾利很快就同班纳特家最漂亮的长女简一见钟情,但达西却没给人留下好印象,他说没心情为中产阶级捧场,故班纳特家最有性格的姑娘伊丽莎白拒绝与他共舞。
简应邀冒雨到庄园做客而感冒,伊丽莎白去看望姐姐,达西对伊丽莎白十分热情,喜欢上她。此时,柯林斯牧师也喜欢上伊丽莎白。按法律规定。班纳特家的财产将由他这个远房表兄来继承。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马上转向伊丽莎白的朋友夏绿蒂求婚。
班纳特两个小女均心仪富有魅力的军官魏肯。他应该从他的教父达西的父亲那里得到一份遗产但没有得
到,怀疑是达西捣鬼。伊丽莎白知情后,对达西不满。
宾利离开庄园后,给简来信暗示其妹喜欢达西。伊丽莎白认为这一切都是达西的花招,而宾利仍然爱着
简。
夏绿蒂婚后请伊丽莎白去看她并同到柯林斯的资助人凯塞琳夫人家。凯塞琳夫人是达西的姨妈,想把女儿嫁给达西。达西带着强烈的自信和优越感向伊丽莎白求婚,被拒绝。
魏肯与伊丽莎白最小的妹妹莉迪亚私奔,给班纳特家造成压力,他们被迫搬家时,魏肯与莉迪亚结婚归
来。原来达西给魏肯一笔钱,促成这桩婚姻。
宾利和达西又回到庄园。宾利和简的恋情得到发展;伊丽莎白终于消除对达西的偏见,而达西也不再傲
慢。有情人终成眷属,伊丽莎白另两个妹妹也找到了伴侣。

精彩场面:
舞会上,一对对舞伴翩翩起舞,宾利和简彼此倾心,莉迪亚和吉蒂热衷于追逐年轻军官,夏绿蒂在社交中感到自卑,母亲们争夺有条件的单身汉,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傲慢产生反感,拒绝了他的邀舞……舞伴忽而相聚、忽而分散,人物关系不断发生微妙变化。

经典对白:
宾利妹妹:没有人能是多才多艺的。除非在音乐、舞蹈、歌唱上拥有通盘精湛的知识,以及现代语言各方面。此外,她的声调必须有某种特色……在她服装上.在她表情里,同时也要在她身材及举止
方面。
达西:其中,你必须加上一些实在的东西,借助广博阅览来改善其心智。
伊丽莎白问达西:一个能拥有世上一切的男子,你认为包括哪些方面?门第、教养、财富,美好的长相,甚至于魅力?
(伊丽莎白责备夏绿蒂不该选择没有爱情的婚姻时)夏绿蒂:婚姻生活能否幸福完全是个机会问题——漠然无知有时反而是幸福。你既然得和这个人生活一辈子,你最好少了解他的缺点,反正你迟早会发现他的缺点的。

欣赏指导:
本片和简·奥斯汀的其他作品一样,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而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
《傲慢与偏见》在奥斯汀作品中最富戏剧性。场面宏大,剧情有趣,对白比较优美,始终笼罩在高雅而幽默的气氛中。通过细节描绘人物,这些人的思想行为至今在现实中还可以发现。
编导在改编时,对原著作了一定的修改,不断把形象和声音穿插到影片的戏剧结构中。如班纳特家和卢卡斯家在旷野上赛马,这是小说中没有的。卢卡斯家的马车赶上了班纳特家的马车,班纳特太太不肯让输,命令车夫拼命往前赶。这一竞争预示着以后的剧情。起初,夏绿蒂嫁给柯林斯,从班纳特家抢走了继承权,卢卡斯家仿佛在这场社交竞争中领先;但最后,宾利和简、伊丽莎白和达西结合,还是
班纳特家在社交上取得了胜利。像这样的场面影片中还有不少。当柯林斯自以为给人以恩惠地表示愿意娶班纳特家的一个女儿时,伊丽莎白在竖琴上弹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她的不安是通过声音表现的。当魏肯和莉迪亚私奔,班纳特家被迫搬家时,他的两个小女儿还在争论要带什么东西——一个说要带八音盒,一个说要带她的鹦鹉。班纳特太太出来和伊丽莎白谈话,先一屁股坐在八音盒上,八音盒开始奏起乐来,接着鹦鹉又对她呱呱地叫了两声,使班纳特太太成了一个可笑的人物。她的可笑是通过声音和形象表现出来的。

专家建议:
李安在好莱坞拍摄有根据同一作者小说改编的彩色片《理智与情感》,可对比观摩。
(章邦鼎)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流浪者》
背景搜索:
出品:印度拉兹?卡普尔电影公司1951年摄制
编剧:克·阿巴斯、乌··萨特海
导演:拉兹·卡普尔(他开创了每部电影至少五首歌的潮流)
主演:拉兹·卡普尔、娜尔吉丝等

故事梗概:
法院正在审理一件谋杀案,原告是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罪行是拉兹企图刺死拉贡纳特。可是拉贡纳特没想到,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24年前,拉贡纳特从他的“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血统论出发,曾错误地给强盗的儿子扎卡判了罪。扎卡不服,怀恨在心,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他为了报复,将拉贡纳特的妻子突然抢去。当他知道其妻已怀孕,就动了坏脑筋,故意把她放了,并四处放风,引起拉贡纳特对妻子的猜疑,硬是将她赶出家门。
拉贡纳特的妻子生下儿子拉兹后,母子俩住进贫民窟相依为命。拉兹读书很用功,和同学丽达成了好朋友。但是,家庭生活的艰难迫使拉兹上街去擦皮鞋,这触犯了学校的制度,拉兹被学校开除,流落街头。窃贼扎卡利用拉兹爱母亲的感情,迫使他去偷东西。拉兹被抓进监狱,坐了12年牢。扎卡的罪恶目的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达到了。
生活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拉兹在街头流浪时,意外地遇到童年时代的同学丽达,两人一见钟情。丽达的父亲临死前委托法官拉贡纳特做丽达的保护人,拉贡纳特对拉兹非常反感,出面阻止丽达和拉兹接近。
爱情给拉兹带来了新生。他开始寻找工作,准备走自食其力的道路,然而工厂的老板都不愿接纳。他无路可走,只好继续流浪。
丽达21岁生日时,拉兹想送件贵重的礼物给她,不得不向扎卡借钱。可是扎卡硬逼他再去偷。正巧,拉贡纳特来珍宝店给丽达买项链,拉兹并不认识他,把这项链偷了过来后,又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它送给了丽达。
丽达在得知项链是拉兹偷的后,非常难过,但她弄清真相后,认为拉兹值得同情,决心尽力来挽救他。
拉兹母亲不愿窝藏正在作案的扎卡,扎卡企图杀害她。拉兹为救出母亲,将扎卡刺死,就此被捕。
拉兹母亲想去法院为儿子申诉,被拉贡纳特的汽车撞伤至死。这时,拉兹才知道拉贡纳特就是他的亲生父亲。他悲愤交集,忍无可忍,逃出监狱,潜入拉贡纳特的住宅,决心刺死生父。拉兹再次被捕。
丽达在得悉了拉兹的身世和犯罪的原委后,亲自担任拉兹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和起诉人拉贡纳特法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法庭最后判处拉兹三年有期徒刑。拉贡纳特拖着沉重的步伐去监狱探望拉兹,丽达也去了。她决心等待拉兹,告诉拉兹未来是充满光明的。

精彩场面:
拉兹自从与丽达重逢,他害怕自己的过去被丽达知道,陷入极度痛苦,又梦到呻卡威胁他去偷东西。拉兹不愿意,扎卡拔出刀子步步逼近他和丽达。万分危急的时刻,拉兹从噩梦中醒来,喊着跑向母亲的房间,搂住母亲呜咽着说:“妈,我再也不去偷了……让人们见了你,都说你的儿子是个好人!”

经典对白:
拉兹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并不能拯救那成千上万的少年,他们很多人还会遭受到和我同样的悲惨命运。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并不能消除犯罪的根源,像我这样遭受着贫穷和饥饿的人还有成千上万。现在你们不要为我想,你们想想这些孩子,想想贫民窟里的这些孩子。你们要想想你们的孩子,不要让你们的孩子将来也成为罪犯,像我这样,站在被告席上。

欣赏指导:
影片通过一个曲折复杂的故事,表达进步的社会思想,昭示一个极富哲理的社会问题。大法官拉贡纳特的“血统论”葬送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正如导演卡普尔说:“影片带来的是伟大的社会普遍真理的声音——‘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
影片的情节变化多端,扣人心弦,明明是亲生父子,却变成反目的仇敌;明明是恩爱夫妻,却变成陌生的路人;明明是纯情的爱人,又偏偏受到无尽的干扰。这些变化,有助于人物关系的展示和人物性格的深化。
本片在艺术风格上也有创新,可以算是印度电影中一部最复杂最完善的作品。影片除了深刻的主题、成功的表演、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还有优美的音乐、歌唱与舞蹈。片中的《拉兹之歌》贯串始终,反复吟唱,从歌词到节奏,都有强烈的韵律感和令人回味之处,使观众从“阿巴拉古(到处流浪)”的歌声中感受到一名不幸者的遭遇,和对那个不公正社会的愤慨。主人公演唱时幽默、滑稽的外表与内心的痛苦也形成鲜明反差,极具艺术感染力。
影片的画面也十分考究。如拉贡纳特在怀疑妻子的贞洁后,有不少画面是背向观众的。他和妻子对话时,也只能看见他庞大的背影和半侧面的脸。

专家建议:
印度是世界第一电影大国,每年生产近九百部电影,是好莱坞的几倍。印度这一百年来,共生产了近三万部电影。印度每年看电影的人次也是最多的。电影在印度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流浪者》是其杰出的代表作,比较好的还有《两亩地》、《季风婚礼》等,可以对比观看。
(章邦鼎)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生死恋》
背景搜索:
出品:日本松竹株式会社1971年摄制
编剧:山田太一(根据武者小路实笃的小说《友情》和《爱与死》改编)
导演:中村登
主演:栗原小卷、新克利、横内正等

故事梗概:
憨厚善良而有事业心的大宫雄二,在水产研究所工作,把身心都投入到鱼的研究上。尽管他已经26岁,却依然过着孤独和冷清的生活。那天,他与挚友野岛来到网球俱乐部,认识了野岛的女友、美丽而纯洁的姑娘夏子。
夏子邀请大宫和野岛一起参加她的生日宴会,大宫了解到夏子与野岛之间已经产生了一条可怕的裂痕,他很为自己的好友担忧。没过几天,夏子与野岛之间隐蓄的矛盾终于爆发。夏子直率地表示自己与野岛之间并没有爱情。夏子的话深深刺痛了野岛。野岛便来向好友大宫求助。望着被爱情折磨得极端颓丧的好友,大宫决定去找夏子好好谈一谈。大宫向夏子讲述了野岛失恋后的痛苦心情,夏子却似乎对这一切毫无兴趣。大宫也觉察了什么。
几天后,大宫突然收到夏子的一封来信。在信中,夏子说她与野岛之间的所谓爱情纯属误解,并表示了对他的爱慕之情。大宫的思绪陷入了混乱之中。
夏子找到大宫问起那封信的事,大宫心平气和地希望夏子忘掉那封信。处于对野岛的友情和对夏子的爱慕之中而进退两难的大宫,终于言不由衷地表示,自己决不会爱朋友的恋人。但夏子却直言不讳地对大宫说:“我喜欢你。”
为了野岛,大宫回绝了夏子的爱情,并要求所长派他到南方去工作,以避开感隋的漩涡。所长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就在这天晚上,夏子又到公寓找大宫,一定要他讲出心里话。大宫终于道出了他也爱她的真情。
大宫在向夏子求婚之前找到野岛,以求得谅解。野岛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将大宫击倒在地。大宫没有还手,他终于得到心灵的解脱。
正当他们处在热恋的幸福中时,所长却根据大宫的要求,将他派到南方工作两个月。两个月对于一对情侣来说,简直比两年还要漫长。在这些分别的日子里,他们把各自深深的眷恋和思念,倾吐在信纸上。
他们焦急地等待着相逢的那一天。只剩下最后两天了。就在大宫满怀希望准备启程归来时,忽然收到“夏子死于爆炸事故”的电报,大宫伤痛不已。
细雨中的网球场上空无一人,大宫独自追忆早已成梦的往事,雨水淋湿了他的头发、衣服,他全然不知。这时,野岛打着伞轻轻地走到大宫的身边。两位情同手足的挚友,望着那空荡的网球场,仿佛又看到了夏子那矫健的身影,她那欢快悦耳的声音,似乎依然在空中回荡……

精彩场面:
影片在表现大宫矛盾、挣扎的心情时,把他们安排在火车路口,一辆满载着旅客的列车从他和夏子面前驶过,从车窗里透射出来的灯光在大宫充满激情的脸上闪动,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人物不平静的心情。
大宫收到邮递员送来的电报,他先以为是夏子叫他赶快回去,平静地拆开。“夏子突然死于爆炸事故”,犹如晴天霹雳!大宫突然改变的脸,海浪冲击着岸边,只听到一声狂呼,然后是想象中爆炸的场面。没有出现惨状,只有缓缓燃烧的实验室。这一组镜头含蓄地表达大宫肝胆俱裂的痛苦心情,显然比直接表现大宫号啕大哭更巧妙。

经典对白:
夏子:我真没想到,跟一个人认识了,会在我们面前展现这么一个崭新的世界。
大宫:在一个个美丽的风景里,似乎都有你的身影。不论看什么,不论走到哪里,总是感到你和我在一起。
修造(在夏子不幸去世后,安慰大宫):一个人死去了,那他也就是完全解脱了。活着的人只好走完自己人生的道路。

欣赏指导: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情节,也没有复杂的戏剧冲突然,而却仍然强烈地吸引着观众。一是影片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爱情生活中那些最动人、最细微的感情,二是编导充分运用了特殊手段,渲染了这种感情。
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表现夏子、野岛、大宫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示大宫那种复杂的矛盾的心理过程,反映出他美好的、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第二个段落运用抒情散文的笔调,着重渲染夏子与大宫的恋情。特别是大宫到八户去工作后,影片出现两个人相互思念的“心声”部分,这是全片最精彩的段落。一封封频繁往返于东京和八户之间的信件,成了他们诉说心声的惟一方式,寄托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利用声画对立、自然景色的描写,主人公的幻觉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电影特有的手段,插入车站送别的回叙场景,幻想两人相会和一起漫游的场景,丰富了这种深切的思念之情,使这段心声更加色彩斑斓。
第三个段落是夏子突然死亡,引起大宫无限伤痛和追忆。特别是结尾雨中的网球场,场地上空荡荡的,响起了夏子的声音:“对不起,球太高了。”这声音是大宫的缅怀,这雨水是大宫的泪水。这时,野岛打着伞轻轻地走到大宫身边,把伞打在大宫的头顶上。友情是可贵的,安慰大宫的只有野岛了。在这里做一个终止段落,又表现了友谊的主题。影片虽以悲剧结束,但却讴歌了友谊和爱情。
影片的成功也说明,即使是一个平凡的故事、简单的情节,只要编导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理因素和感情因素,利用电影丰富的表现手段,刻意地去渲染、抒发,也同样可以拍摄出一部好影片。

专家建议:
栗原小卷主演的影片很多,像《清凉寺钟声》、《望乡》、《忍川》、《莫斯科恋情》和《乡村教师》,有条件都可以找来看看,了解、分析其表演的艺术风格。
(章邦鼎)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星球大战》

背景搜索:
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1977—1983年摄制
编导:乔治·卢卡斯
主演:马克·哈米尔、哈里森·福特、卡丽·费希尔、彼得·古星、安托尼·丹尼尔斯等
此片包括《新的希望》(1977年)、《帝国反击战》(1980年)、《武士归来》(1983年)三部曲。影片前所未有地大规模运用电影特技,开创了崭新的电影天地,被称为“电影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
本片1978年获第50届奥斯卡金像奖6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5亿美元。
卢卡斯在1992年获得艾文?C.赛尔伯格奖。该奖项由电影艺术和利?学学院的主席团颁发,用以奖励电影制作上取得的成就。

故事梗概:
《新的希望》:内战时期,银河帝国的各星系居民遭受暴政之苦,达度尼星球的居民起而反抗。起义军的太空船从一个秘密基地起飞发动攻击,赢得了对抗邪恶的银河帝国的第一次胜利,在战斗中,莉亚公主成功地窃取了秘密武器——“死星”的蓝图。这种装甲防护的太空站拥有足以摧毁行星的力量。在帝国险恶的代理人的追捕下,莉亚公主带着这份能够拯救她的人民及为银河系带回自由的秘密蓝图,乘坐星际飞船向着家乡飞驰。
不料公主被捕,但她已把数据输入机器人R2D2的电脑中。机器人R2D2和3PO逃亡到一个遥远的星球中,这个星球的年轻人卢克(任天行)发现了机器人R2D2中的求救信号。卢克找到在反抗帝国的战斗中仅存的绝地武士加洛比,加洛比要求卢克与他一起去救公主。他们在勇士韩?索罗的帮助下,营救出公主,并一同对暴君帝国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帝国反击战》:这是起义军的黑暗时期。尽管“死星”已被摧毁,但帝国部队却迫使起义军撤离他们的秘密基地,穿越银河紧追不舍。
为了躲避令人生畏的帝国星际舰队,一群由卢克率领的自由战士。在边远的霍斯星球的冰雪世界里建立了一个新的秘密基地。
邪恶的达维极力想要找到卢克,为此他向宇宙空间的各个角落派出了上千个遥控探测器

《武士归来》(又译《杰迪归来》):卢克已经返回了他的家乡塔图因星球,试图从恶霸甲巴手中救出他的朋友韩·索罗。然而卢克并不知道,银河帝国已经开始秘密建造一座新的装甲太空站,其力量甚至高于第一颗令人生畏的“死星”。当工程完成时,这件终极武器将把那些起义军恢复银河系自由的努力彻底毁灭……

精彩场面:
当韩和卢克驾驶飞船离开超空间,进入彗星雨时,发现帝国的战斗机跟着他们;接着,他们又被困于帝国太空站的磁场,被太空站所吸引——这一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超出常人所思,绝对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奇观。

经典对白:
(在飞船上,加洛比教卢克运用“大能”时)韩:假宗教及古代武器不及激光枪。
加洛比:你不相信大能。韩:我飞遍这银河,见多识广,从没有看到一种可以控制一切的力量,没有神秘力量可控制我的命运,这完全是简单的把戏和胡说。
韩:我不是参加你的革命,我要拿钱,我为钱才这样做。
莉亚公主:别担心你的酬金,你会拿到的;(对卢克)你的朋友是个雇佣军,不知他是否关心任何人或事情。
卢克:我关心!
(当韩准备离开时)卢克:你拿了酬金,你要走了。
韩:我要偿还旧债。不用还债,我也不会那么笨,留下来。跟我们走,你作战英勇,我需要你。
卢克:看看周围,你知会有什么事,他们对抗谁人?他们需要你,别背弃他们。
韩:人死了,酬金是没有用的,攻击太空站不是英勇,是自杀行为。
卢克:你保重了,在这方面你是称职的。

欣赏指导:
这部影片人物塑造并无特点,情节结构也有可推敲之处,但整部影片想象奇特,色彩斑斓,视觉冲击力极强。它是一部表现人类智慧和科技进步的电影。它不仅对后来拍摄的一系列科幻影片,而且对美国的整个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好莱坞已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以拍摄表现复杂的精神状态和政治上愤世嫉俗的影片为主的倾向,转而拍摄更脱离现实、更讲究特技效果的影片。
《星球大战》也是一部集美国文化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之大成的电影。本系列电影集中使用了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及数字制作手段,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在《星球大战:新的希望》中,采用了360种特技镜头;可到《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就采用了1700个特技镜头,只有大约300个镜头不涉及任何电脑特技制作。观众恐怕到今天也不会忘记《星球大战》中充满立体感的太空战舰,十多米高的会走路的陆战坦克,还有那些嗡嗡作响的激光剑。这些逼真的视觉形象给人们巨大的感官享受。它标志着电影从默片时代进入有声片时代,又从黑白片时代进入彩色片时代后,现在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数字化时代。有数据显示,从1996年起,美国50%以上的影片用数字技术来制作画面,90%的影片声音经过数字技术处理。数字技术使电影制作具有了无限可实现性,能将人们种种奇异瑰丽的想象搬上银幕,并促使人们做出更绮丽的幻想。

专家建议:
对于《星球大战》的影迷来说,他们并没有把后来几部电影看做是续集,而是看做没有讲完的故事。很显然,编导脑子里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要用几部电影讲完,影迷们自然想知道剧情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如何转折,以及故事的首尾如何呼应等等。这样的“几部曲”中不乏精品,都可以观摩并加以分析。
(章邦鼎)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包法利夫人》
背景搜索:
出品:法国INA电影公司1979年摄制
编剧:乔治·内弗(根据福楼拜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皮埃尔·卡迪那尔
主演:尼科尔·库塞尔、让·布依兹、安德烈·迪索里埃等
小说《包法利夫人》多次搬上银幕,如让·雷诺阿1934年拍摄;汶逊·米尼里1949年为米高梅公司拍摄;法国著名导演夏布罗尔也曾拍摄。

故事梗概:
乡村医生包法利的妻子爱玛,是个把生活想得过于浪漫的女人,她很快就对家庭感到厌倦,因为这一切与书本上讲的差得太远。她想的是一位潇洒英俊的如意郎君,而现在陪伴她的是一个浑身散发着药味的大夫。她感到自己的生活是那么无聊,心情十分郁闷。包法利想,也许换一个环境会使妻的心情好一些,就把她带到了永镇。
爱玛认识了见习律师赖昂。赖昂由于厌倦都市生活,而来永镇散心,两人一见倾心。这在永镇引起种种闲话。
由于毫无结果的爱情和对永镇生活感到单调,赖昂回到巴黎继续深造,这使爱玛感到伤心。就在她最需要慰藉时,外乡人鲁尔道弗来到永镇,他没费什么事就把爱玛勾上了手,而爱玛还自认为追求的是浪漫而美好的爱情呢。
而在此时,包法利和郝麦用他们自己设计的仪器为一个人治病,没想到试验失败,那个人截了肢,包法利声誉下降,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少。爱玛对丈夫不但不理解,反而大肆挥霍,使丈夫负债累累。就在她要和鲁尔道弗私奔时,鲁尔道弗竟然反悔。爱玛受此打击,痛不欲生。
不久,爱玛与赖昂重逢,这次她终于全身心投向了赖昂。她又想和赖昂远走高飞,但赖昂不想靠她的钱生活;赖昂想以写小说赚钱,但他的小说却是模仿别人的,连爱玛也不想看。她对赖昂也厌倦了。
包法利债务日益增多,公证人教唆爱玛从包法利手里弄了一张委托书,任意使用包法利的钱,又帮她卖掉公公的房产。等包法利醒悟过来,已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了。
爱玛八千法郎的债务被公之于众,她万般无奈,先去找赖昂想办法借钱,但赖昂却推脱了;她又厚着脸去找鲁尔道弗,也遭到拒绝。她的出路只有一死。爱玛吞下砒霜自杀,当包法利知道时,一切都已晚了,只能看着爱玛缓慢而痛苦地死去。
爱玛死后,包法利打开了她的抽屉,看到的是她精心收藏的赖昂和鲁尔道弗给她的“害死人”的情书。包法利手里拿着这些情书死去,只留下他的孤女。

精彩场面:
镇议会要爱玛在晚会上演奏钢琴,包法利把这当成“对我们很体面”的事。在晚会上,人们吹捧爱玛,认为“精彩极了!”“太难忘了!”“真是大艺术家呀!”但事后,爱玛却对赖昂说:“知道吗,我弹得越糟,他们就越高兴!”这十分鲜明地表现出他们的不同性格。包法利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爱玛对此却感到好笑。
爱玛在面临破产时,找到公证人,希望他看在他们“多年的交情上”,帮她一把,但公证人却认为这“太迟了”;爱玛抓住公证人的手,苦苦地哀求他,公证人却说“别人会以为我勾引你”。爱玛骂他是无赖,说是朝死里逼她,公证人却说“关我屁事”。镜头前是公证人冷漠的脸,背后的镜子里,面对公证人的爱玛是极度悲哀。

经典对白:
(爱玛在面临破产时,找到鲁尔道弗)爱玛:你知道吗,我多爱你,没有你,我快死了。
鲁尔道弗:你是我惟一所爱的女人。告诉我,你怎么啦?
爱玛:我破产了,我欠八千法郎,人们就会查封我的财产。你帮帮我!鲁尔道弗:八千法郎,我没有。
爱玛说:你没有,你没有!啊,我的上帝,上帝,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来忍受这最后一场耻辱了。
鲁尔道弗:我现在很为难,我也缺钱。
爱玛:我同情你,我一百二十分地同情你。对,对,你过着舒服的日子。在这里生活安宁,什么都不缺,还有庄园、田庄,还有这所有的东西、所有的这一切,连小玩意也能变出钱来。可是我呢。为了博得你的一份微笑,一份青睐,我听你说声谢谢,我什么都会给你……我看他来了,投他来了,他又有钱,又自由,我求他搭救一把,可是他却推开我,因为我要破费他八千法郎。

欣赏指导:
小说《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杰作,自从问世,即成为“完美”的象征。改编电影都将面临一个难题,即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觉形象时,所丢掉的也许是原著最有特色的部分——福楼拜的语言。但影片充分运用电影手法,使改编取得成功。如从爱玛得知家庭财产被查封开始,就用一个个充满动感的镜头,去表现她的悲伤、绝望和痛苦。她奔跑着去找律师,奔跑着去妈妈家听赖昂的回音,奔跑着去找公证人,奔跑着去找鲁尔道弗,连那些幸灾乐祸的村民也跟着她奔跑。这组充满动感的画面,使我们看到,爱玛的死并非仅仅由于“债务危机”的残酷,主要是由于对社会生活突然向她展露出的“真相”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律师也好,赖昂也好,公证人也好,鲁尔道弗也好,这一张张道貌岸然、彬彬有礼的面孔突然露出来的狰狞、恶俗和残忍使爱玛猝不及防,一时处于惊慌失措、无可奈何的境地。“爱玛”这个人物在观众的眼中越是柔弱、悲惨,在她对立面的那个无声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的面貌就越清晰。
同时,爱玛与丈夫虽然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但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心理特点;相对于那个日益成熟、严酷的资产阶级社会来说,都有某种先天的缺陷:一个充满热情与幻想、浪漫与天真;一个缺乏生活情趣、智力平庸、感觉迟钝,然而都属于不合时宜的弱者。编导正是通过爱玛的“堕落”写出了她的“纯洁”,也使我们更能理解福楼拜为何会发出“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样的感慨。

专家建议: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已有好几个中译本,其中一个出于已故李健吾先生的大手笔。李先生还写过一部《福楼拜评传》,对这位作家推崇备至:“司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福楼拜完美。”新近的周克希先生的复译本也不错。可参阅。
(章邦鼎)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夺宝奇兵》
背景搜索: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1981年摄制
编剧:乔治·卢卡斯
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主演:哈里森·福特等
本片获198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听效果、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四项大奖。且后来陆续出了《夺宝奇兵》系列电影,其中1984年拍摄的《印第安纳?琼斯和毁灭之庙》获得两项奥斯卡提名,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1989年拍摄的《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获得两项奥斯卡提名,荣获奥斯卡最佳音响设计奖,并在当年的世界票房收入排名第二。三部影片的全球票房达到了12亿美元。目前此片又在准备拍摄第四集。

故事梗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希特勒正在把他的侵略魔爪伸向全世界。美国考古学家印第安纳?琼斯教授,与伙伴在原始森林阴森恐怖、危机四伏的环境之中,深入洞穴密室寻找纯金神像。尽管他们战胜了暗道机关、毒箭巨石,克服九死一生把宝物拿到手,但因贪恋而背叛的向导,取得神像后,一出洞口便被纳粹德国的考古学家贝洛克劫走。
琼斯回到国内,向大学生们讲授考古学。但很快,美国军事情报机关的官员找到他,要求他再度出山,去埃及古城寻找《圣经》记载的摩西的“约柜”,据称这只“约柜”可能成为杀伤力极大的秘密武器。美国情报机关要求琼斯抢在纳粹考古人员之前把“约柜”弄到手。
在赴埃及途中,琼斯首先去找昔日的情人玛丽安。玛丽安收藏着父亲遗留给她的一块铜牌,那是寻找“约柜”的关键。正当琼斯说服玛丽安与他合作时,纳粹一伙人突然来到,威胁玛丽安交出铜牌。在与纳粹展开一场激烈的枪战后,琼斯与玛丽安一起携带铜牌赶往埃及。
然而,纳粹一路追杀他们至埃及。经过一阵围追堵截之后,玛丽安被纳粹抓获并装入一只桶里准备用卡车运走。琼斯追踪卡车并跃上卡车与纳粹展开了一场搏斗,最终导致车翻人亡。在火光冲天的爆炸中,琼斯眼睁睁地看着玛丽安似乎也随着卡车被大火吞没了。不得已,琼斯独身一人在埃及朋友沙拉的协助下,终于在古城的遗址中,发现了“约柜”的正确方位,并开始秘密挖掘。然而,他却被纳粹包围了,“约柜”也为纳粹所得。纳粹还把玛丽安也抛入蛇洞中,二人又经历了一番惊险的搏杀,才终于逃出险境,并再次设计把“约柜”夺回。
正当他们乘船把“约柜”运回美国,事情看来似乎将大功告成之时,不料又起波折。半路上,船被纳粹的潜水艇截获,玛丽安与“约柜”再次被纳粹带走。琼斯幸得逃脱,并尾随着潜水艇潜入了纳粹的秘密基地,但琼斯在与纳粹展开一场格斗后,不但未能救出玛丽安,反而被捕。
正当琼斯无望,贝洛克等纳粹分子洋洋得意地打开“约柜”盒盖时,“约柜”冒出了一股有如原子弹威力般的火焰,把包括贝洛克在内的所有法西斯分子都化成了可怕的骷髅。“约柜”又回到了他们的手中。
他们回到纽约,美国情报机关却将“约柜”封存起来。琼斯十分愤怒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愤愤地骂了一声。

精彩场面:
影片一开始,印第安纳通过了一道由秘鲁人设在寺里的古老却极巧妙的机关陷阱,得到一个小金像的那一幕简直就像穿越迷宫。这些以水力学、光电学技术设置的陷阱与圈套是最有灵感的工程师也难以想到的。连斯皮尔伯格也认为这一幕展现的印第安纳的盗墓技巧和与波罗的斗智,“根本不是《夺宝奇兵》的一部分,它是《夺宝奇兵》之前的《夺金像奇兵》。”但是这一幕就像其他系列片一样,每次开头都要将前一集的惊险内容重复一遍,吸引观众看下去。

经典对白:
(当琼斯找到玛丽安时)玛丽安:我一直就知道,有一天你会来的,这事必然会发生。——十年前,我开始对你怀恨。
琼斯:我从来无意伤害你。
玛丽安:我那时还小,陷入了爱河。那是不对的,你知道。
琼斯:你也明白你做的事。
玛丽安:我现在才明白。这是我的家。出去!
琼斯:现在我们也许可以彼此帮助。
玛丽安:……你可明白,你对我一生的影响?
琼斯:我不能老说抱歉。
玛丽安:再说一遍!
琼斯:抱歉。
玛丽安:人人都抱歉,阿伯纳因拖着我到处跑而抱歉,我为隐藏在这地方而抱歉,人人都为某些事情而抱歉。

欣赏指导:
斯皮尔伯格是少数看出美国电影在20世纪最后15年应该如何生存下去的新一代电影人中的佼佼者。他本能地感到,只要一出现有争议的影片,娱乐性就随之产生。他几乎成了一个往电影院输送引起轰动效果的影片和演员的工具。电影《夺宝奇兵》就是如此,它着重突出连环画式的语言效果,用想象来推进故事情节,使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威胁与恐惧,从而使影片获得成功。
《夺宝奇兵》和后来几部《琼斯》系列片能使人一下子想到邦德的影片。从主演哈里森福特的纵欲场面和他遇到某种压力时表现出的那种嘲讽神态的镜头来看,它们明显出自邦德的性格,以至两代琼斯最终都成了40年代邦德的翻版。印第安纳这个人物,在福特和斯皮尔伯格将他重新提炼了之后,成为一个完美的幻想世界中的公民,一个刀枪不入的半个神。
《夺宝奇兵》的每个技术方面的处理也都表现了斯皮尔伯格的才华。他第一遍剪辑成的片子是3个小时,但他很快就又重新加以提炼,最后剪至不到2个小时。配乐也是特有的进行曲式的、雄壮有力的铜管音乐,成为人们始终都乐于模仿的曲子。《夺宝奇兵》的广告宣传画上是几个由深红逐渐变成浅黄的卡通字母,它渐渐成为电影广告中最醒目的一种标志。

专家建议:
最好再看后来的几部“琼斯”系列片即《魔域奇兵》、《圣战奇兵》,以研究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风格和市场成功(在每10部影片只有3部能获利的电影行业中,斯皮尔伯格执导的16部电影竟有13部获利)的关键因素。
(章邦鼎)


《外国电影名片快读》(8篇)

《阿甘正传》
背景搜索: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1994年摄制
编剧:埃力克·罗斯(根据温斯顿?格卢姆1986年的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
主演:汤姆·汉克斯、莎莉·菲尔德、罗宾·赖特等
本片获1994年奥斯卡金像奖13项提名,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6项大奖。

故事梗概:
阿甘出生在美国南方亚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天生弱智,智商只有75,但上帝又赐予了他一双飞毛腿和一副单纯正直、不存半点邪念的头脑。幼年的阿甘腿有残疾,母亲用一种笨重的铁夹子给他协助走路。同班同学欺负他蠢笨,追着用石头掷他,女同学珍妮一句“跑啊”使他起劲地迈动双腿。从此,跑步就伴随了他的一生。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为橄榄球巨星,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阿甘应征人伍去了越南。在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撒腿就跑。结果全队负伤,阿甘独免。这时,珍妮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阿甘一直爱着珍妮,但珍妮却不爱他。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一次和平集会上,阿甘遇见珍妮,两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阿甘又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功劳。
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念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了完成战友布巴的遗愿,他当上了一条捕虾船的船长,并很快有了自己的捕捞船队,还投资了一家公司。他以为这家公司是做水果生意的,因为公司名叫“苹果”,却不知已搭上计算机革命的快车,成了亿万富翁。他把公司的部分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去做一名义务园丁。珍妮早已误人歧途,陷于绝望之中。终于有一天,珍妮回来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怀抱,之后又在黎明悄然离去。醒来的阿甘突然开始奔跑。他跑步横越了美国,又一次成了名人。在奔跑了三年多之后,阿甘终于感到累,开始回自己的故乡。在途中,他收到了珍妮的信。他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有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阿甘和珍妮及孩子回到家乡,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
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他的儿子已比他当年上学时聪明多了。

精彩场面: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一片白色的羽毛在空中飘起,开头还停留在阿甘脚下的空镜头,这其实是在给影片定调,一种稳定的观念由此贯穿它的始终。编导正是用这样一种角度去肯定生命的意义,因为正常人都会在能力上超过阿甘。于社会似乎绝对无足轻重的阿甘,只是用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一个人生存的价值。这样的人,是否就像那片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一样平淡而又美好呢?
肯尼迪总统接见橄榄球队员,阿甘申请解手获准时,摄影机幽默地在卫生间摇下,落在水池旁玛丽莲?梦露的相片上,让阿甘的憨相和总统与明星为百姓乐道的绯闻共同营造了该事件发生的“真实性”;尼克松总统抚慰越战英雄阿甘等人,这时电影画面切换为电影画框中的观众在看电视转播的情景,阿甘正在电视里褪下长裤给总统看自己的伤痕——阿甘个人历史的“真实感”被强化,而美国历史本文在玩笑的消解中又显出某种“滑稽感”。

经典对白:
阿甘:我妈常说,人生像一盒巧克力,你无法知道会吃到什么味。我妈说,从鞋子看人,可以看出许多事,知道他们要上哪儿去,去过哪里。
阿甘:要往前走得先忘掉过去,我想那就是跑步的意思。

阿甘问母亲:我的命运是什么?
母亲说:那要你自己去弄清楚。

欣赏指导:
影片通过对一个弱智者生活的描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原著是一本充满了讽刺意味的荒诞小说,而影片则对故事进行了修饰和美化,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温情。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而珍妮则成了堕落的象征。这与原著有着极大的出入。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使影片变得易为人们所接受,尽管后来阿甘的一生中出现了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没有、也绝不会引导你去羡慕他,你只会欣赏和阿甘一起的那些岁月、自然、生命和历史。阿甘现象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一种弱者文化。它不是让人去哀怜,让人去同情“小人物命运”,而是肯定弱者的生命价值,展现弱者人生进取姿态那种格调昂奋的文化。
导演的编排技巧高超,在影像的造型和叙事上普遍地运用了拼贴的手法,形成戏谑反讽的效果。如阿甘与已故的肯尼迪总统握手的镜头,经过影像合成技术所创造的影像已超越了虚幻,带人进入真实的视觉感觉之中。这种不露痕迹的篡改,使战后几十年的美国历史变成一部阿甘个人的成长日记,历史与个人的约定的舞台和角色关系在不知不觉间被置换。人们总说人生是个人在历史舞台上扮演或轻或重的角色,而在《阿甘正传》中,“猫王”、“披头士”列依,美国的历任总统都在阿甘的舞台上粉墨登场,他们成了阿甘这个人戏剧性“一生”中的一个个过场人物,使影片更加精彩。

专家建议:
如果你在看影片前先看小说,就会更加佩服影片的编导。电影中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原书作者并不相同,小说只是在挖苦嘲笑美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和著名人物,能够告诉人们的东西并不多。编导如同点石成金,竟借这部嬉皮小说的骨架做出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大菜。
(章邦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