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鼋头渚(1)
2013-02-18 | 阅:  转:  |  分享 
  
鼋头渚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郭沫若线路:牌坊——长春花漪——藕花深处——无锡旅游口号——灯塔——鼋渚春涛——摩崖石刻——震泽
神鼋——澄澜堂从1918年开始,地方绅士杨翰西在这里构筑别墅园林“横云山庄”。牌坊郭沫若手笔“涵万轩”照壁照壁上有
“凤穿牡丹”图案,是富贵祥和的意思。壁照起到了“障景”的作用半亭式的“涵万轩”轩内悬挂“湖山罨画”匾额。该匾为
乾隆皇帝亲笔书写,原是北京静明园中故物;1934年被园主在北京地安门外烟袋街购得,钩摹重新制作后,挂在轩内。长春桥
长春桥,建于1936年,是仿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建的。它的桥拱比较高,与倒影合成线条优美的浑圆形;而且高耸的桥型,
使樱花长堤显得舒展自如。园主又在桥头两侧的长堤上,种植了日本樱花的著名品种“染井吉野”,取名为“长春花漪”。
藕花深处“藕花深处”景名的出典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的诗句。“具区胜境”牌坊牌坊
背面写着“横云山庄”,也就是这座风景园林原来的名字。在这儿是观赏太湖美色最好的地方之一。无锡旅游口号刻石——“无锡,充满温情
和水”。反面是雕刻的是由日本友人创作的歌曲《无锡旅情》鼋头渚灯塔因为鼋头渚处于太湖和蠡湖航道的突出位置,因
此在1920年,就有人在这里立杆挂灯,为夜行船只导航。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通航,地方人士建灯塔表示祝贺。1982年灯塔翻修,改
成民族形式的紫酱色、琉璃瓦重檐塔顶;并在砖砌墙身上用粉红色金山石贴面,高度也加高到13.1米,成为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鼋头渚刻
石刻石背面的“鼋渚春涛”四字,原为清末代状元刘春霖所书。刘春霖为中国最后一个状元。这块巨石高2米多一点,是从大
浮乡的山上采来的。正面“鼋头渚”出自无锡大浮的秦敦世之手。现在看到的是1974年重刻的。涵虚亭亭名取自苏东坡的《涵虚亭》诗
《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摩崖石刻“明高宗宪公濯足处”题刻中的“宗宪”是明代崇祯皇帝追封
给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的谥号。他是著名的东林党人,他取意于屈原所著《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写了一首诗:“马鞍山上振衣,鼋头渚下濯足;一任闲来闲往,笑看世人局促”。“横云”和“包孕吴越”作者是清末无锡县
令廖伦。“横云”被园主取来作为山庄别墅的名字;而“包孕吴越”,被评价为太湖风景名胜区中,最有功力的景题。2500多年前,江苏是吴国
的疆域,浙江是越国的领土,“包孕吴越”四个字,既包涵了太湖横跨江浙两省的地理概念;又点明了数千年来,吴越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所闪烁着的灿烂光辉;更赞美太湖哺育了几千万太湖儿女那母亲湖博大的胸怀。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