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耗流量使用Google离线地图

 吉祥如意988 2013-02-19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很多Android用户都是Google的粉丝,对Google情有独钟,Android设备上所安装的都是Google的原生应用,如Google Play市场,Google Search等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应用在中国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Google地图又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Google地图在中国水土不服

软件名称: 谷歌地图(Google Maps)

软件版本: 6.9.1 官方版

软件大小: 8.27MB

软件授权: 免费

适用平台: Android

        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关于Google地图的抱怨就是需要一直保持网络连接才能使用,但连接又不稳定。而且,Google地图不支持离线地图很烧流量。其实,在早一阵子,Google地图已经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了——Google地图在常用的区域附近会设置缓存,查看该区域时默认会优先加载缓存,其实已经类似于离线地图。

        但是不少用户仍不满意,这种方法虽然智能,但是缓存的管理机制不透明——谁知道Google地图什么时候会把原先的缓存删除呢?而且也无法指定特定的区域进行地图缓存,旅游出行十分不方便。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Google地图近日推出了离线功能

        当然,Google也听到了用户的呼声,对离线地图也有足够的重视。此前Google就在实验室的选项中加入了离线地图功能,不过功能单一,甚至无法设定离线地图区域的大小。终于,离线地图告别了实验室,Google地图在近日正式加入了离线功能,不过很遗憾目前只支持Android平台。那么Google地图的离线功能到底如何?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打开最新版的Google地图,发现界面没有什么改变。呼出菜单以后,发现增加了一个“允许在离线状态下使用”的选项,赶紧点击看看。点击后,地图出现蓝色方框,很明显这是将要收集离线地图数据的区域,并十分人性化地给出离线地图数据量。这时候我们可以缩放、移动地图选取区域。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整个广佛地区也只有23M的数据量,体积控制不错

        点击“完成”后,该地区的离线地图就会加入到下载行列。当然,我们不需要干等,还可以选取另外的区域收集离线地图数据,不过下载队列中只会同时进行一个任务。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下载界面,队列中可以添加多个任务

        当然,这并非唯一下载离线地图数据的方法。在“我的地点”菜单,也可以建立新的离线地图。离线地图下载完成后,可以进行重命名和删除操作,管理很方便。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下载离线地图有多种方式,下载后管理也很方便

       接下来我们来试用一下。离线地图嘛,当然要在离线的情况下试用。小编首先切换到飞行模式,关闭所有的网络连接,只开启GPS。Google地图还是成功定位了。 接下来看看离线地图的功能如何。很遗憾,离线地图只下载了很单纯很基本的地理数据,不包括3D建筑数据,也没有下载衣食住行等生活数据。点击搜索地图、查看周边信息等功能按钮,都提示无法使用。看来要得到更丰富完整的功能,Google地图还是需要联网,离线地图只能提供单纯的地图数据。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断网下加载地图没有问题,但是无法使用更多功能

        重新连上网后,可以看到3D建筑马上就冒出来了,点击功能按钮,也能查看周围的生活数据了。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从此不再耗流量?Google离线地图试用

联网后可以看到3D建筑,也能使用更多功能了

总结

       Google地图新增支持离线模式,对众多Google忠实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从此以后,使用Google地图更省流量,也不必担心突然无法显示区域。

       不过,Google地图的离线功能还有一些缺点。Google离线地图只是单纯的地理信息,如果平时使用其他功能,还是会耗费一些流量,也有可能遇到连接不上的情况。而3D建筑是默认开启的,在联网情况下,即便不使用其他功能,3D建筑必然会耗掉用户的一些流量。

       但瑕不掩瑜,Google地图离线功能的加入还是十分令人振奋的,各位赶快来试试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