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 吕昌群 中药外敷治愈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 道功能紊乱64 例,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 如下: 1 一般资料: 64 例均为门诊患儿, 其中男34 例, 女30 例; 年龄最小5 个月, 最大10 岁; 病程最短2 天, 最长2 个月。腹泻47 例, 厌食10 例, 呕 吐4 例, 腹胀3 例。除外细菌性肠炎、急腹症、 消化道畸形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等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取炒神曲、炒麦芽、炒莱菔子、炒鸡内金、 炒山楂各10g, 共研细末, 加淀粉1~ 3g, 用开 水调糊状, 纱布包裹于临睡前敷于患儿脐部, 再 以绷带固定, 次晨取下, 每日1 次, 5 次为1 个 疗程。不愈者, 间隔1 周, 再行第2 个疗程。加 减: 兼有乳食停滞加陈皮6g, 酒大黄5g; 脾胃 虚弱加党参、山药各10g, 白术6g; 脾湿中阻 加扁豆、苡仁各10g; 大便稀溏加苍术10g, 诃 子6g; 恶心呕吐加法半夏、藿香各6g。在敷脐 的同时, 加用益智仁、吴茱萸、杜仲、艾叶各 10g, 冰片5g, 共研细末, 做成约8cm ×8cm 的 布袋, 喷白酒少许后敷肾俞穴部。 3 治疗结果: 治疗1 个疗程后, 64 例中48 例痊愈(临床 症状消失) , 14 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 , 2 例 无效( 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 总有效率为 96%。 4 体会: 清代吴师机云: “中焦之病, 以药切粗末炒 香, 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故笔者采用脐部 敷药, 同时外敷肾俞, 收桴鼓之效。 散人注: 胃肠道功能紊乱,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当常见,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官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多见于青壮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