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兴安岭的美丽传说

 碧水青山 2013-02-19

大兴安岭的美丽传说

 

    每当人们提及大兴安岭的时候,必会在前边冠以“美丽”、“神奇”的字眼加以修饰,凡来过大兴安岭的人都会觉得这种修饰不仅高度概括,而且恰如其分。
    大兴安岭的美丽是原始的美,是自然的美。纵观大兴安岭的旅游资源,不论是人文遗址还是生态景观,大多还保持着原始状态,绝少或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切如古。冒烟山的烟还在冒,八十里湾子的湾还是八十里……有些景区甚至尚末开发,前去观光旅游还具有很强的探险性质。
    大兴安岭的美丽是绿色的美,是天然的美。纵观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一切都是清新的,一切都是环保的。全地区没有一家重工业企业,全地区没有一家化工企业,这里是现代工业中的一块净土,这里是喧嚣闹市外的一片乐园。这里的山最青,这里的水最绿,这里的天最蓝,这里的人最纯;农家自产的大炖菜,黑龙江的江水炖江鱼,都是难得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里犹如世外桃源,这里仿佛人间天堂。
    大兴安岭的美丽是惟一的美,是独特的美。纵观大兴安岭的旅游资源,大多都具有极强的惟一性。这里是共和国最北的地区,北极的极点就在大兴安岭的漠河乡;这里是共和国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地方,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为-57摄氏度,冰雪资源自然得天独厚;这里是共和国惟一能观测到北极光的地方,那绚丽的夜空令人神往;这里有共和国最长的界江,沿黑龙江漂流可观两岸奇峰异景,可赏中俄两国迥然不同的风情……正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得来无二处”啊。
    大兴安岭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于是便有聪明人造出许多更加美丽的传说加以阐述:这个是玉皇大帝所派,那个是王母娘娘亲赠……。然后这些更加美丽的传说,便经历代口耳相授而变得愈加色彩斑斓。大兴安岭的民间传说,大多有所依托,有些可谓巧夺天工,丝丝入扣,美仑美奂,美丽的大兴安岭便因这些更加美丽的传说而显得愈加神奇。
    在这里,我们所讲述的大兴安岭的美丽传说,只是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而已,我们的用意旨在抛砖引玉,在那美丽神奇的大兴安岭还有更多、更美、更神的传说等你来挖掘,待你来发现。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一、黑龙江的传说

    黑龙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之后的第三大河,世界第八大河,全长4300多公里,流经黑龙江省2900公里,流经大兴安岭地区792公里。黑龙江同长江、黄河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祖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孕育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黑龙江是世界上最长的界河,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几条未受污染的河流之一。
   “黑龙江”为汉语名,蒙语叫“哈拉穆连”,满语叫“萨哈连乌拉”,鄂温克语叫“卡拉穆尔”,俄罗斯语叫“阿穆尔河”(为鄂温克语“卡拉穆尔”的音译),都为“黑水”、“黑河”、“黑江”之意。一般以为因黑龙江流经的是黑土地,所以水色发黑;又因其江道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多曲折,所以其形酷似奔走的游龙;综上二点,故名“黑龙江”。然而关于黑龙江名字的由来在民间却有着这样一个传说。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山东胶州湾一带有一个李姓的人家,父母都死得早,只有兄妹二人在一起相依为命。哥哥勤劳诚实,妹妹手巧漂亮,虽说日子过得清贫,兄妹和睦倒也温馨。有一天,哥哥因事出了远门,妹妹李姑娘独自一人到海边洗衣裳。太阳毒毒地晒着,天气闷热极了。李姑娘洗完了衣裳,倒在海滩上就睡着了。一觉醒来,李姑娘颇感腹中不适,便急急地收起衣裳,回到家里。
    就是从这一天起,李姑娘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十个月后李姑娘分娩了,生下了一条小黑龙。起先李姑娘很是害怕,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母亲哪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李姑娘给小黑龙喂奶,可小黑龙含着乳头的嘴太有劲了,吮得李姑娘当时就昏了过去。当李姑娘醒来的时候,小黑龙早已不见了踪影。这以后,小黑龙每天夜里都要回家吃奶,吃饱了就走。虽说给小黑龙喂奶非常痛苦,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呀,李姑娘默默地承受着。
    这一天,李姑娘的哥哥终于回来了。李姑娘把她生下小黑龙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哥哥。哥哥什么话也没有说,默默地走出房去,躲在一旁磨起了菜刀。夜里,小黑龙又回来寻娘吃奶,李姑娘又一次被吮得昏了过去。这时候李姑娘的哥哥闯了进来,举起明亮的菜刀就朝小黑龙劈了下去。只见菜刀落处,闪出一道火光,继而伴着一声巨响。李姑娘惊醒了,小黑龙却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了一截被砍掉的龙的尾巴。李姑娘伤心地哭了起来。
    渐渐地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件事。因为小黑龙没有父亲,便随母姓为李,又因他被舅舅砍断了尾巴,所以人们就叫他“秃尾巴老李”。
    故事讲到这里,就该说到黑龙江了。传说黑龙江原本是叫作白龙江的,那是因为这条江里盘踞着一条白龙而得名的。这条白龙可是有些来头,说那还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许多凶恶的龙都被制服了,只有它侥幸逃脱才来到了这里,继续兴风作浪做恶事,经常使江水泛滥。泛滥的江水涌出江道,淹没了庄稼,庄稼颗粒无收,淹没了房屋,百姓居无定所。这里的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另谋生路,所以呀,东北一带一向人烟稀少。
    又是一个温暖的春天,小黑龙化作一个黑黑的青年来到了这里,他要除掉白龙,彻底根治这里的水患,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小黑龙见这白龙江边住着一位老船夫,很是善良,便上前搭话。两人话语投机,便畅快地聊了起来。小黑龙向老人说明了自己的身世,也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人听后既高兴又感激。
     小黑龙说道:“明天正午是我和白龙决战的时刻,但我还是有些担心。”“你担心什么呀?”老船夫急切地问着。“白龙家在本地,打饿了有吃的,我从外地来,打饿了没吃的,饿着肚子怕是打不过他。”“那又该怎么办呢?”老船夫急切地问。“这就得求您来帮助我了。”小黑龙说,“明天正午之时,我跟白龙决战,你就站在岸边。看见江里黑水翻上来,那就是我在上头,你就往江里扔馒头;看见白水翻上来,那就是白龙在上头,你就往江里扔石头,只要这样我就能除掉白龙。”老船夫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的一大早,老船夫就带着乡亲们来到了白龙江的岸边,他们早已准备好了成箩的馒头和成筐的石头石灰,他们都十分痛恨凶恶的白龙,都希望小黑龙能取得胜利。
    湛蓝的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太阳不紧不慢地走着,岸边上的人们在焦急地等待着。终于挨到了正午,只见有一股黑水由北向南涌来,又见有一股白水由南向北涌来,两股水流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就见江水翻滚,涛声震天。一会儿黑水上来了,人们忙把成箩的馒头倒进江里,并且高声喊着“小黑龙,吃馒头!小黑龙,加油!”一会儿白水上来了,人们忙把成筐的石头投向江里,并且高声喊着“恶白龙,滚蛋!恶白龙,打死你!”如此这般地经过了多次的反复,忽然江面上腾起一股白色的烟雾,慢慢地向西飘去;紧跟着风也停了,浪也静了,墨色的江水缓缓地向东流去。小黑龙胜利了,作恶的白龙被赶跑了!
    从此,这一带地方年年都是风调雨顺,年年都是特大丰收,这一带的人们也渐渐地多了起来,渐渐地富了起来。为了感谢小黑龙的帮助,也为了记住小黑龙的业绩,当地的人们便把这条“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了。

 

二、嘎仙洞的传说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加格达奇区西北的50公里处,洞高 20 多米、宽 20 多米、深 90 多米,洞口在半山腰。1980 年 7 月,该石洞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并认定为北魏拓跋鲜卑祖先旧墟石室。拓跋鲜卑曾在公元 386 ~ 534 年在平城(今大同市)建立北魏政权。公元 443 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来石室祭祖,祭祖祝文刻在距洞口 15 米左侧的石壁上,高与视线平齐,竖书 19 行计 201 字,为汉字隶书,字迹至今仍清晰可辨。这一发现在当时不失为一件震惊海内外的重大发现。
    嘎仙洞不仅是北魏拓跋鲜卑祖先的旧墟石室,而且还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嘎仙洞一带还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每当春天来到这里,这里便会开满野花,一片大好春光;每当夏天来到这里,这里便会苍松蔽日,一派生机盎然;每当秋天来到这里,这里便会野果满山,一片秋色金黄;每当冬天来到这里,这里便会白雪皑皑,一派素裹银装。这里不仅山清水美,而且野兽颇多,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在这片土地上过着幸福而和平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一个身高体大、面目狰狞的名叫“满盖”(“满盖”是鄂伦春语,为“恶魔”之意)闯进了这里。它就住在山腰间的一个山洞里,只要发现有猎人进入森林,它就张开血盆大口将猎人吃掉。为了除掉这个吃人的恶魔满盖,勇敢的鄂伦春猎人们便组织起来,多次上山去和它打斗,但都因满盖的力大和妖术而屡遭失败。鄂伦春猎人们没有丧失斗志,也没有丧失信心,一直和恶魔满盖斗争了很多年。鄂伦春猎人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一致对敌的团结精神终于感动了天上的嘎仙,他要到人间来帮助鄂伦春的猎人们。嘎仙找到满盖与之比武,并提出如果满盖输了就应永远离开这里,满盖自恃身高力大便满口答应。他们先比投石,投得远者胜。他们就用挡洞门的巨石来投,满盖先来,它用尽浑身的气力,只把巨石投到了甘河的边上。轮到嘎仙了,只见他用右手托起巨石,奋力一投,巨石就越过甘河,稳稳地落到了对岸的一座山上。满盖耍赖不认输,提出要比试射箭,就射刚投过河去的那块巨石,射得准者胜,勇敢的嘎仙答应了。射箭还是满盖先来,只见它搭箭拉弓瞄了又瞄,射出去的箭擦巨石的边缘而过,只崩下几块小石头,滚到了山下。这时嘎仙充满了自信和勇气,他搭上了箭,拉圆了弓,射出去的箭正中巨石的中心,并将巨石的中心穿出了一个车轮般大的窟窿。这回恶魔真的害怕了,它只好服输逃之夭夭了。从此,鄂伦春的猎人们又重新开始了在大兴安岭崇山密林中的幸福生活。
    为了纪念替鄂伦春猎人们除掉恶魔的英雄嘎仙,人们把恶魔住过的山洞改名叫作嘎仙洞,把洞前的那条小河叫作嘎仙河,把大石头上留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为窟窿山(窟窿山在甘河的南岸,在去嘎仙洞的路上,人们便可望见,山尖上的那块带有窟窿的巨石还立在那里)。

 

三、树神的传说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的西南部、伊勒呼里山的北坡。南北长 63 公里,东西宽 32 公里,总面积 167213 公顷。在保护区内有两棵五六百年树龄的老桦树,很有名气,被当地人尊为“树神”,说是只要人们诚心诚意地在树下烧香跪拜,祈福许愿,并在老树的枝杈上系一根红绳,便可如愿以偿。两棵老桦树很苍老,树皮已经开裂,并且长着青苔,可是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两棵老树依旧会枝繁叶茂,青春焕发;两棵老桦树生长的地方很特别,周围都是青一色的落叶松,只有它们是鹤立鸡群的桦树,并且挂满了新新旧旧、粗粗细细的红绳。
    当地人说,“树神”很有神力,也十分灵验,为此他们可以列出许多例证。
    一说很久以前这附近曾有一户人家,自打孩子出生后,孩子妈就开始患病,并且一天比一天重,这可愁坏了这户人家。经好心人指点,孩子爸带着孩子来到老桦树下跪拜许愿,认两棵老桦树为孩子的干爸、干妈,并在树上系了一根红绳走了。打那以后,奇迹真的出现了,孩子妈的病有了好转,并且一天比一天好,不久就能下地干活了。
     又说有那么一年的冬天,一个外地人来这里伐木,路过老桦树,见枝丫上系着许多红绳,只觉得好奇,并没有多问,走过去,便随手砍了一些枝丫带回去当柴烧。这人回家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后就死掉了。显然这人是冲撞了树神,遭了报应的。
    真心希望呼中的这两棵老桦树是“树神”,并且有足够的神力,能够给那里的人们驱病除恶,能够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福,风中飘动的那些新新旧旧、粗粗细细的红绳绳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四、北极光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大兴安岭和外兴安岭之间的水域是白龙的天地,它作孽多端,经常发洪水淹毁良田,使得辛辛苦苦的农民几乎年年颗粒无收。它在江里兴风作浪,耀武扬威,撕碎渔民的渔网,掀翻船只。它施展魔法,打着炸雷,抛下如鸡蛋鹅蛋大的冰雹,砸毁庄稼,砸漏房屋,砸死禽畜,甚至伤人。
    从白龙领域巡逻回来的鳇鱼将军向龙王禀报:“白龙在他管辖的水域不守龙宫法规,坑害黎民百姓,不可容忍,请大王以法惩处。”老龙王听了禀报后,怒不可遏,要撤白龙的职,治白龙的罪,就派小黑龙前去接替白龙。
    小黑龙接受委派前去赴任,哪料到,白龙拒不认罪,也不服从调遣。于是,黑龙与白龙势不两立,在一个黑夜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这一仗打的十分激烈,黑白二龙从空中打到江底,又从江底打到空中,云间爪舞鳞飞,撕拼追杀,响声如雷。小黑龙越战越勇,连连攻击。它看准白龙的中腰,把全身法力集中到尾部,猛的一甩尾巴,只听惊天动地的啪的一声巨响,一道闪电的光芒出现在天幕。这道光芒变换着色彩和形状,经久不散,白龙腰部被这光芒击中受了重伤,狂嚎一声,败下阵去,朝西北方向逃跑。小黑龙从此就在这条江域安了家。
    人们现在能看见的北极光,就是小黑龙战白龙甩尾击打时发出的光芒。因为二龙交战正值夏至时节,所以现在北极光都是在夏至时节出现。

                                              

五、兴安偃松的传说

    偃松是世界珍奇树种,只在我国及俄罗斯、日本、朝鲜有少量分布。偃松因其枝干呈偃伏状,故得名“偃松”(“偃”为“仰伏”之意);又因其树身矮小为丛生灌木,又得名“矮松”;又因其枝叶酷似马尾,故又被人们称之为“马尾松”。在我国偃松生长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上部。大兴安岭的偃松,生长于大兴安岭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主要集中在呼中区境内,故此地又被称之为“偃松之乡”。偃松的生活习性很顽强,在高山之上的恶劣自然环境里仍能生长良好,并形成茂密的灌木丛林,所以“偃松之乡”的人们又称它为“爬山松”(偃松在长白山被当地人称为“爬地松”)。偃松的生活习性又很奇特,每当寒冷的冬季来临之时,它们就会匍匐在地,像是在躲风避雪;每当温暖的春天来临之日,它们又会枝条舒展,像是在拥抱太阳。
    偃松浑身是宝。偃松的松籽可以食用,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为大兴安岭一大特色美味。呼中区千日果公司以偃松籽为原料生产的“松果粉”更是一绝,调上一杯,未等入口,便满室飘香。偃松的松针有三棱,五针为一束,可提炼用途广泛的杀菌素。偃松亦可做盆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偃松,你这大自然的精灵,着实令人疼爱。
    关于偃松,在大兴安岭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兴安岭的崇山密林里住着一户四口之家。爸爸(爸爸叫什么来着,由于时间太久远了,人们都记不起来了,我们这里就叫他老猎人吧)和儿子每天去森林中狩猎,并且每天都会有很丰厚的收获;妈妈和女儿每天在家中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种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幸福而又和谐。
    这一天,老猎人像往常一样带着儿子在林中狩猎,他们在小白山下射中了一只漂亮的雪兔。正要带回家去,不料雪兔说话了。“尊敬的老猎人,求你放了我吧。”雪兔哀求着说,“我是小白山山神的女儿,今天出来游玩,不小心被你们射中了。你如果能放了我,我的父亲一定会重重地谢你的。”老猎人父子同意了,临别的时候雪兔还一再说:“有困难的时候就请到小白山来找我的父亲,他一定会帮助你们的”。
    一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夹着暴雨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大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震耳的雷声也整整响了三天三夜。大雨刚停,就见云缝中露出了一张狰狞而又可怕的面孔:红色的长发,蓝色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变了形的脑袋上还长着一对像牛一样的犄角。老猎人知道,它就应该是人们曾经提起过的最为可恶的红发巨魔了。巨魔张牙舞爪地吼着:“我就是红发巨魔。老猎人你听着,这里是我的地盘,三天之内你必须滚蛋,否则我就吃了你们全家,一个不留的,哈,哈,哈……”巨魔狂笑着走了,乌云也随之散去了。
     这事可愁坏了老猎人一家。儿子忽然想起了雪兔的话,他对父亲说:“我们可以去小白山找雪兔,求她的父亲帮助我们呀。”于是父子二人在雪兔的帮助下见到了善良的山神。小白山山神非常同情老猎人一家的遭遇,他对老猎人说:“红发巨魔的魂魄是一棵千年的歪脖子红毛柳树,就长在北面的白嘎拉山上。你照我说的办法去做,就一定能除掉它。但要牢牢记住,事成之后,切不可回头张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老山神的话,父子俩默默地记下了。山神用法力把他们父子二人送回了家。
     第二天,老猎人父子带上武器和干粮直奔北面的白嘎拉山而去。在白嘎拉山上,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那棵歪脖子红毛柳树。这棵柳树的树干已经扭曲得变了形,非常狰狞可怕。树干上面长着两根长长的枝杈,那就是巨魔的犄角呀;下面长着两根长长的须根,那就是巨魔的獠牙呀。原来,这红发巨魔有个怪毛病,它只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出去作恶,白天和夜里都要傻傻地睡觉,每天的正午正是它酣睡之时,它哪里知道末日就要来临了呢。老猎人看看天色,正值午时,便迅速的拉起强弩,一箭正中巨魔的犄角;这时儿子也飞身跃起,挥刀斩断了巨魔的两颗獠牙。轰然一声巨响,歪脖子红毛柳树倒下了。
    老猎人父子胜利了,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在经过小白山的时候,老猎人忍不住回过头向白嘎拉山的方向望去,他是担心红发巨魔还没有死啊!突然老猎人倒下了,只见他张开四肢在痛苦地挣扎着,然而一切都晚了,因为他违背了山神的告诫,渐渐地他化成了一棵偃松,就在那高高的小白山上。从此在小白山的山顶上就有了偃松,它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都会张开臂膀,拥抱着天上那明亮的太阳,佑护着山下善良的人们。
    再以后,儿子就在这小白山下建起了自己的部落,生活一直很幸福,人丁一直很兴旺。

 

六、水帘洞的传说

     鲜卑人为了民族的强壮,能征善战,鲜卑王制定了一条法令,就是所有老年人一到六十岁就要被杀死或者是自杀。后来这逐渐成了鲜卑族的一个习俗。鲜卑王手下有一名大臣非常孝敬自己的父亲,在父亲六十岁的那年违背了鲜卑族的民族习俗,没有让父亲被杀也没逼他自杀,而是在家里建造了一个间壁,把老父给隐藏了起来。
     在老父亲八十岁那年,南国派来一个使臣,他们用一个木笼装来一个巨大的怪兽,声称如果鲜卑国没有人能认识这头怪兽,就必须向他们进贡称臣,并且要每天喂一个鲜卑人给这头怪兽吃。鲜卑国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怪兽,鲜卑王一连问了九个大臣都回答不出,结果是问一个杀一个。最后,鲜卑王下令,限七七四十九天,让大臣们都下去访问,如果到时还回答不出就统统处死。真是日月如流水光阴似箭,眼看七七四十九天九到了,大家还是没人能打听到这怪兽的名字。
前面说的那个孝敬父亲的大臣,就在上朝的这一天早晨,面对着八十岁的老父亲不觉留下了眼泪。父亲问他出了什么事情,大臣就如实对父亲讲了那只怪兽的形状。他说,今天我回答不出,也要被处死了,只是父亲你这么大岁数就没人照顾你了。父亲想了想对他说:“南有千金鼠,北有八斤猫,你说的那只怪兽也许就是一只老鼠精,虽然大,但是只要有一只八斤的猫就能降伏它。你去捉住咱家的那只狸猫称一称,只要它有了八斤重,你就带它上朝,你们所有的大臣也就有救了。”
这大臣赶紧去抓住自家的那只狸猫称了一称,刚好八斤重。上朝的时候,大臣把它藏在了宽大的袍袖里。那南国的使臣也果然又把那只怪兽带到了朝堂上,盛气凌人地看了一眼众大臣。众大臣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只有那位袖子里藏着猫的大臣镇定自若。当鲜卑王又提出那个问题时,他上前回答说他知道这是什么兽。鲜卑王问:“那你就当着大家的面告诉南国来使这是什么兽吧。”大臣对南国使臣说:“你们国的这只兽虽然大,但它只是一只小老鼠而已。”
南国使臣冷笑一声说:“你能用什么证明给我看呢?”
    大臣说:“你们国的老鼠虽然大,但它仍然怕猫,只要听见猫的叫声它就会缩小。”说着,大臣用手掐了一下袍袖里的那只八斤重的大猫,猫在袍袖里发出一声尖叫,笼中的怪兽果然打了一个哆嗦立刻缩小了一圈儿。满朝的人都吃了一惊。大臣又在袖中掐了那猫一下,狸猫又叫了一声,那老鼠精又是一哆嗦,又缩小了一圈儿。狸猫连叫了三声,老鼠精就连缩小了三次,三次之后,已经不及原来的一半儿大。当狸猫叫第四声时,老鼠精飕地钻出木笼跑上了大殿。那大臣连忙放出狸猫去追。此时那南国使臣已经满头大汗,跪地求饶。
    鲜卑王问这大臣是如何得知怪兽是老鼠精的,大臣向鲜卑王说起了八十岁老父亲的事情。鲜卑王听了之后,下令取消六十岁必杀令,从此鲜卑族就没有了那个杀老人的恐怖习俗。
再说那狸猫追老鼠精追过了三十三道山,眼看就要追上了,那老鼠精一头扎进一条河里,出来时变成了一头大象。当那狸猫扑下来时,它低头从河里吸出水来喷向狸猫,在它的面前形成了一道水帘把自己给挡住。狸猫就不能奈何它了。从此,这只老鼠精就变成了大象的形状呆在苍山脚下,人们就把这里叫作了水帘洞。
    今天的水帘洞已经没有了水帘,但是只要你把一只八斤重的大狸猫放到这里时,那道水帘就会重新出现。

 

七、栖霞双松的传说

    塔河镇地处大兴安岭地区的中部,为塔河县县城,素以“绿海明珠”之美誉驰名于大兴安岭区内外。在小城的西南,有一座山,山不高,却很美,名曰“栖霞山”。在这栖霞山上,有一对紧紧相依相偎在一起的松树,犹如一对意笃情深的恋人,令游人驻足凝思,叫情侣顿生羡慕。这两棵树中,一棵是落叶松,长得高大挺拔,一棵是樟子松,长得端庄秀丽。两棵松树皆有名,高大挺拔的落叶松叫“栖”,端庄秀丽的樟子松叫“霞”,二者合一,名曰“栖霞双松”。
    相传栖是山神的儿子,一直随父亲生活在美丽富饶的森林里。
    相传霞是太阳的女儿,一直随父亲生活在富丽堂皇的天宫里。
    栖在父亲的教诲下学会了骑射,成为了英勇无比的森林王子;栖在森林的养育中得到了滋润,长成了魁梧潇洒的英俊少年。
    霞在父亲的教导中学会了织锦,织出了五彩斑斓的漂亮锦衣;霞在天国的养育中得到了滋润,出落为亭亭玉立的天姿少女。
    霞每天早晚要随父亲巡天。清晨,她穿着亲手织就的五彩锦衣,在东边的天上伴随父亲,笑着走着,看着森林,看着大地。她的微笑因羞涩而美丽,她的锦衣因五彩而绚丽;傍晚,她穿着亲手织就的五彩锦衣,在西边的天上伴随父亲,笑着走着,望着江河,望着人间。她的微笑因温柔而甜蜜,她的锦衣因多情而亮丽。
    霞的清纯、霞的美丽、霞的温柔深深地打动了英俊的森林王子栖,他爱上了霞,他要娶霞为妻。栖是高傲的,栖也是痴情的,牡丹公主的秋波,孔雀仙子的示爱他都一概不理,他只要霞。每天的清晨,栖眺望着东方,凝视着美丽的霞,每天的傍晚,栖眺望着西方,呼唤着绚丽的霞。
每日早晚伴父巡天的霞也望到了英俊而痴情的森林王子栖,她为栖的痴情而感动,她为栖的英俊而生情,她决定要下凡到森林中去找栖,去找那份真实的爱。
    霞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疼爱地说;“亲爱的女儿,你要考虑仔细,当你离开了天国,你就将变成一朵普通的云,而不再是霞了。云虽然也很纯洁,也很美丽,但她毕竟没有霞的绚丽。栖爱的是霞,而不是云,你去后,他会认出你么?”
    霞坚定地说:“他一定会认出我的,这一点我很有信心。”
    父亲又十分认真地说:“如果他认不出你,你想再回到天国,那可是一条十分艰辛的路啊。你首先要坠入山崖变成露珠,然后汇入小溪,流向大海,在我的烤灼下变成蒸气,才能重新回到天国啊。”父亲的话虽然语重心长,但霞的去意已决,她要义无返顾地追求纯洁的爱情,她要去寻找她心中热爱着的栖。
    于是有那么一天,栖的肩头飘来一朵洁白的云,她很清纯,也很美丽,但绝没有霞的绚丽。栖听从了命运的安排,娶云为妻,年复一年,相敬如宾。尽管这样,栖变得越发少言寡语,他总是清晨呆呆地望着东方,傍晚傻傻地看着西天,他终没有认出霞,他终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云失望了,她决定不惧千难万险回到天国去,重新变成绚丽的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栖带来幸福和快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栖带来憧憬和希望。
    终于有那么一天,在高高的山崖边,霞深情地拉着栖的手,泪水涟涟,“我就是你所爱的霞啊,可你一直没能认出我。现在我要重新回到天国去,重新变回你爱的霞。”说完,霞便纵身一跃,栖如梦初醒,忙伸手拉住,两人一同坠入山崖。这山谷好深啊,坠落中,恍惚里,两人相拥,泪眼相对,栖终于认出了霞的真身,然而这一切都太晚了。
    再后来啊,就在栖和霞坠落的地方长出了两棵树,一棵是落叶松,长得高大挺拔,那就是栖;一棵是樟子松,长得端庄秀丽,那就是霞,二人永远相拥在一起,才有了栖霞双松。

 

八、大马哈鱼的传说

    大马哈鱼,又名为大麻哈鱼,学名为鲑鱼。按其繁殖习性的不同,可分为春型和秋型两种,而进入我国的鲑鱼属秋型,故又称秋鲑。大马哈鱼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历来被人们视为名贵的冷水鱼类。大马哈鱼的体长一般在0.6米,体重一般在3.5公斤左右,大的可超过5公斤,最大的可达7.5公斤左右。
     呼玛河和黑龙江是大马哈鱼的故乡。大马哈鱼在呼玛河中孵化成鱼,然后顺呼玛河入黑龙江,再入海长大成熟。4年后,它会凭借特殊的皮肤感觉和嗅觉,长途跋涉几千公里,从大海回到黑龙江,回到呼玛河产卵。在洄游的征途中,大马哈鱼勇往直前,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在洄游的征途中,它们停止进食,所以到了目的地的大马哈鱼,身体虚弱、营养不良,产卵后的亲鱼便会死去,代代如是。
     关于大马哈鱼,生活在呼玛河畔的鄂伦春人中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呼玛河一带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日子都过得很苦。这一年偏又赶上大灾,穷苦的人们都快要饿死了。就在这时,一个英俊而善良的鄂伦春青年站了出来,他要想办法解救在这里蒙受苦难的人们。他骑上心爱的猎马,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以后,终于见到了满族汗王,请求汗王帮忙解救呼玛河畔那些苦难的人们。满族汗王爽快地答应了。
     汗王乘着漂亮的大船来到了呼玛河上,把食盐大把大把地投向河里,河水立刻泛起了巨大的波澜,突然出现了很多很多的大鱼,鱼儿们是来抢吃食盐的。这些抢吃食盐的鱼就是大马哈鱼。从此以后,住在呼玛河畔的人们就开始捕捉大马哈鱼吃,鲜美的鱼肉,不仅使他们安全地渡过了灾年,而且也使他们的日子渐渐地好了起来。
     又传,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统治黑龙江流域的时候,有一次呼玛哨所被敌军围困了。日子一长,努尔哈赤的军队便断了给养,人饥马饿,难以应对战事,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从呼玛河里突然跳出了许多又大又肥的鱼儿。这种大鱼味道鲜美,并且吃后神爽力足,所以不光是人们喜欢吃这种大鱼,就连饥饿中的战马也都喜欢吃。就是这种大鱼解决了努尔哈赤军队的给养问题,不久他们就突破了敌军的围困,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打这以后,人们就把这种连马都喜欢吃的鱼叫做“大马哈鱼”了。

 

九、冒烟山的传说

    冒烟山,又叫察哈彦山,清代称察罕峰、察哈颜哈达,均系蒙古语,为“白色山崖”之意。冒烟山就坐落在呼玛县金山乡察哈彦村上游4公里的黑龙江对岸俄罗斯一侧,高约70米,既算不上挺拔,也称不上险峻,而令人感到震惊的是那绵延5公里长的呈弧状形的山体横断面毫无遮拦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犹如巨大的壁画矗立于江对岸,其各异的色彩,奇妙的构图,与江水遥相呼应,蔚为壮观。这劈山走江的壮举,当为造山运动所为,又加之雨水经年冲刷,山体滑坡才使察哈彦山有了现在的模样。
     察哈彦山,是一座充满神奇的山,它的神奇就在于它会冒烟,所以该山又被人们称为冒烟山。据考证,冒烟山的冒烟历史从十七世纪就有了记载,在十七世纪中叶,冒烟山周围的天空,白天烟雾弥漫,夜间火光冲天。今天我们隔江望去,冒烟山裸露的山体就像被挤压而成的千层饼,上部多为黄褐色,下部多为铅白色,中间夹杂着两三层黑灰色,那便是煤层,冒烟山的烟就缘于该山山体中所含有的煤层,煤层遇氧后经自燃而生烟。山体中的煤层不是很厚,只有尺把宽,而且时断时续的,但它那袅袅的烟气,为察哈彦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关于察哈彦山为什么会冒烟,还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呢。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察哈彦山一带,座座山峰都是夏季炎热且短暂,冬季寒冷现时漫长,而惟独察哈彦山终年都是鸟语花香的温暖季节。勤劳善良的鄂温克人就住在这座山上,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男人们耕作在田里,庄稼一年可以有四次收获,每次都是大丰收;女人们在家里烧饭做菜,只需要在地上随意挖个坑,呼呼的火苗就欢快地烧起来,并且做出来的饭菜还特别地香。后来哥萨克人听说了这件事,便乘着大船拿着枪来抢占这座宝山,勤劳善良的鄂温克人斗不过这些强悍的哥萨克入侵者,只好四处流浪,开始了苦难的生活。但是鄂温克人中的察哈酋长却不甘心失败,他抓住哥萨克酋长不放,两人整整打了三天三夜,终于把哥萨克酋长按进了察哈彦的山里,并且用自己的身体死死地压在他的身上,就这样两位酋长都战死了。打那以后,察哈彦山就开始冒起了袅袅的青烟,并且还伴有熊熊的火焰,气候也不再是四季如春了。鄂温克人都说,那是勇敢的察哈酋长因入侵者而气得七窍生烟,怒火冲天。从此,人们经过此地都会屈膝祭拜这位传说中的勇敢的鄂温克酋长察哈。

 

十、呼玛尔河的传说

    有一天,鄂温克英雄巴特尔桑骑马追逐一头七犄角的公鹿,傍晚时公鹿跑丢了踪迹,巴特尔桑也迷了路。在暮色四合的时候他走进了一个小村庄,街上空无一人,他只好把马拴在杨树上,推开一间草屋的门要求借宿。屋里的一个老太太和一个老头儿在烤火,火堆上正在烤着一块肉。巴特尔桑向他们说明来意,那老太太回头对里屋喊了声:“呼玛尔,有人来了,倒水招待。”这时从里屋走出一年轻女子,巴特尔桑只觉得眼前一亮,只见这年轻女子一头乌黑的头发和一双明亮的眼睛。这姑娘从一个陶罐里倒出一桦皮碗清水给巴特尔桑,说了声:“请喝吧。”巴特尔桑发现她有一口雪白的牙齿。巴特尔桑喝完水,那姑娘已经走进屋去了。老头儿和老太太各自闭着眼皮打盹,不再理会他。但是他因为又乏又累要睡时发现那老太太正用一种凶光在注视着自己,他一愣,睡意全消。那老太太却又打起盹来。
     烤在火堆上的肉熟了。老太太撕下一块递给巴特尔桑让他吃,巴特尔桑却发现这块肉不像狍子肉也不像鹿肉,更不是野猪肉,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儿。他张开口正要问是什么肉,却见那年轻的女子向他使了一个眼色儿,巴特尔桑就假装咳嗽,用手去捂嘴,把肉放进了皮衣的袖子里。
     夜里,巴特尔桑在马棚里和衣躺下,就在朦胧间要睡着时,忽然看见月光下一个人影在窗外一闪,巴特尔桑跳起来跑出门外一把抓住这个人一看,却是那个年轻的姑娘呼玛尔。呼玛尔对他说:“巴特尔桑,你快跑吧,你这是来到了人熊部落,他是以猎人为生的,我是鲜卑王檀石愧的小女儿,住在乡下外婆家,采蘑菇的时候被他们抓来了,他们看我年轻貌美,没有吃我,留下我侍候他们。现在是年轻的人熊都出去打猎了,这两个老的人熊怕打不过你,所以就留下你,等天亮时年轻的人熊都回来就会杀掉你,把你吃了,刚才让你吃的肉就是人肉。”
    巴特尔桑一听,大吃一惊,拉住呼玛尔说:“谢谢你救了我,赶快跟我一起跑吧!”
    呼玛尔说:“老人熊是让我来看看你睡没睡着,如果我跟你一起跑,他们发现了就会叫起来,把所有人熊都召唤回来,咱们就谁也跑不掉了,你跑吧,我回去跟他们说你正在大睡呢。”
    巴特尔桑说:“我不能让你一个人留下,我有一匹马一张弓,即使他们追上也能抵挡住。”
    巴特尔桑解开马备上鞍,牵出马棚,强行把呼玛尔抱上马,然后翻身上马,两人疾驰而去。
果然在天刚亮时听见一种奇怪的嚎叫声从后面传来,在冰天雪地上山应谷鸣。呼玛尔吓得浑身发抖,说:“他们追来了!”巴特尔桑回头看时,只见一队似人非人的怪物沿着他们的踪迹追来,迅速地接近,一个个身体巨大,毛茸茸地看不清面目,只能看见长长的嘴巴上长着白色的獠牙。他们在丛林中行动如飞。巴特尔桑在马上引弓搭箭,瞄准他胸口那撮白毛,飕地一箭射去,追在最前头的人熊一声长嚎,应声倒地。但是后面的人熊越过倒在雪地上的尸体继续追赶。看看追上来,巴特尔桑不慌不忙又一箭射去,这头人熊又一次应声倒地,同时发现一声惨烈的叫声。巴特尔桑箭无虚发,追赶的人熊已经有九个倒地死去,当他又一次把手伸向箭袋时,发现已经空了,一支箭都没有了。恰好也在这时,后面追赶的人熊害怕了,停止了追击。巴特尔桑和呼玛尔得以逃脱。
     回到了外公外婆家,全村人都来看他们,呼玛尔被掳走失踪已经两年了。大家一致对救她的巴特尔桑表示感激。几个月后,在乡亲们的提议下,呼玛尔和巴特尔桑结婚了。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鲜卑王檀石愧忽然派人到了外公外婆家要接走呼玛尔,他为了和亲,已经把呼玛尔许给了汉朝的桓帝为妃。任凭使臣百般劝说,呼玛尔至死不从,她舍不得离开故乡大兴安岭,更舍不得离开丈夫巴特尔桑和外公外婆。出于无奈,使臣决定强行把呼玛尔带走。那天旱晨,呼玛尔哭得昏天黑地,使臣喝令卫兵拖呼玛尔上车。就在卫兵们动手去拉呼玛尔时,呼玛尔忽然倒在地下,卫兵们的手抓到她衣袖,衣袖化作水,不能提起;卫兵们去拉她的裙子,她的裙子也化作水不能拉得住;卫兵伸手捉住她的胳膊,她的胳膊也化作水从他们的手里流走。众目睽睽之下,呼玛尔整个身体化作了一条河流。巴特尔桑伏下身想把她抱住,他的身体也化作了一座山脉。
从此,呼玛尔河就永远偎依在鸡场山的怀抱里不再分离。

 

十一、苍山石林的传说

    “苍山石林”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呼中区风景之一。它坐落在距呼中镇南36公里的苍山林场境内。石林怪石突兀,以华夏最北、纬度最高、形态最异而著称。其中灵芝仙石、仙蟾仙石和一线天,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佳作。石林在群山的拥簇中,一年四季各显不同英姿,是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古的最佳去处。
    “苍山石林”的形成,在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部十分动听的神话故事。据说,一日玉帝早朝(见《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及天宫诸神捉怪”),许旌阳真人启奏道:“今有齐天大圣,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日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玉帝听罢,微思准奏,把大圣招来。玉帝道:“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大圣欢喜谢恩,朝上唱喏而退。
    却说王母娘娘,得知玉帝为她派来了看园之人,想到这蟠桃更会长得桃熟果香,即将召开的蟠桃大会定是盛事空前,讨得众仙诸神称颂。故心血来潮,宣那手下红衣仙女,去那园中把美猴王请来一叙。美猴王齐天大圣听得是王母有请,心中欣喜若狂,顾不得与红衣仙女同行,瞬间来到王母之前,腾地跳到果桌上,他翘起二郎腿,左手放在右手掌背上,眼巴巴地恭候王母的嘉奖。王母见状,嗔怪他不识体统,阴沉着脸训斥道:“你这猴头,甚不懂天宫王法,赶快下来。”这大圣闲散自由已惯,争强好胜成癖,性子又急,哪容得别人脸色。心想,你这个老太婆,说是请我,原来是拿我当撒气筒。看在玉帝老官的份上,我不与你计较也罢。大圣于是二脚竖上,一个翻身倒仰,忽然看到他方才坐的身后果盘上摆放着灵芝仙草和仙蟾,想到不知何人送此物来,让这个老太婆用来食用,养尊处优。我何不借此物买个人情,把它送给人间,为黎民造福。就冲王母一句:“去你的吧!”顺势扬起两腿,踢向灵芝草和仙蟾。
     原来那灵芝仙草和仙蟾,分别是娥眉大仙和北海龙王送给王母食用的。被这美猴王双腿踢向人间,落到了北部幽州大白山脚下(今苍山林场),化作两块仙石,这就是“苍山石林”的灵芝石和仙蟾石。据说,当时土地爷在天落两块仙石时闻声惊恐,破石而出,把一块巨石冲开,穿开了一道裂口,就有了如今的“一线天”奇观。
     灵芝仙草和仙蟾落户兴安,给这里增添了美妙绝伦的秀色。在高高的大兴安岭,两块仙石灵气大施,使这里山山岭岭长出灵芝,还在沟沟壑壑跳出仙蟾,也就是当地的特产林蛙。经生物学家鉴定,兴安林蛙具有强肾抗衰、延年益寿之功效。
这正是:大圣双脚踢给万民福祉,苍山石林带来人间吉祥。


十二、黑龙沟的传说

     顺嫩漠公路从韩家园出发,公路曲曲弯弯,盘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岭,转了几道弯,就要越过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吉龙沟。由吉龙沟向西走,翻过几座大山,大约有50华里,眼前就出现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大沟,这就是黑龙沟。
     据说,满清光绪年间,有3个闯关东的山东大汉梦想着发大财,他们不听好心人的劝告,来到了黑龙沟,太阳就要落山了,3个人累得筋疲力尽,挤在一起睡着了。在梦里,他们看见闪闪发光的金子被他们挖出来了,一块又一块,一堆又一堆,多得没处放了。
     突然,他们看着怒气冲天的山神把头吼叫着:“谁敢动我的财宝,滚回去。”接着,山神就挥舞着大棒子打过来了,棒子落在身上好疼啊。
     3人同时惊醒了,只见小棚子变成了大火堆,被子烧着了,身上的衣服在冒着烟。更吓人的是,有几只黑熊在火堆周围吼叫着,要不是害怕火光,早把他们吞掉了。
    一折腾天也亮了,他们随身带的东西被大火烧得精光,3个人没有招,垂头丧气地往回走了。打这以后,黑龙沟不可进的事就传开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侵占了东北三省。据说在康德六年,日本监工和把头带着十几个劳工进了黑龙沟,他们伐木盖起了马架子,开始了采金。
    这里的金子多着呢!鬼子监工看见劳工们采出的金子,一个个咧着嘴笑了,但是,没过几天,劳工们全病倒了,一个个直哼哼,不知是什么病,鬼子从外边叫来了医官,他也直摇头,没办法。很快,医官也趴下了,接着,鬼子监工、把头一个个也都趴下起不来了。
    鬼子说:“赶紧撤吧。”一说撤,这些人也都能起来走路了。鬼子一看这事奇怪,吓得带着人就急忙撤出了黑龙沟。
    打这以后,提起黑龙沟,人们就更加害怕了。
    解放以后,据说有个姓刘的人,他从黑河矿区来的,慕名要闯黑龙沟。他召集了十几个人,赶着3张爬犁进入了黑龙沟,很快搭起马架子,选好了矿点开始采金,不几天就到了罕见的金沙层。
    可是,到了第八天,怪事就来了。这天早晨,工人们有的还在睡觉,炊事员老吴头把水烧开了,出门去小解,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天已经大亮了,人们在马架子外面找到了老吴头小解的地方,看到他小解完以后顺沟往西走的脚印,一步步地进入了更深的森林。
    人们顺着脚印往前找,开始,脚印很正常,可到后来,越走两脚印之间的距离越大。一米一个、二米一个、三米、五米一个……
    人们都吓坏了,再也不敢走了,老吴头就这样奇怪地不见了。
    工人们回到马架子里,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乱乱哄哄地像炸了营。刘把头心里也发了慌,连忙带人撤出了黑龙沟。
打这往后,再也没人敢进沟里,黑龙沟也越来越神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