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古玉真赝图文对比【上】

 山阳汉人 2013-02-19


       真品名称: 龙凤纹玉套环 真品年代: 西汉 真品尺寸: 直径10.6厘米
       1983年广东广州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质呈青色,表面微受沁。扁圆状,由内外二圆环套连而成,内环上阴线饰七组双S交*纹,外环上饰弦纹、竹节纹。内环透雕一张口露牙、弯颈曲腰卷尾之龙形,与外环一回首张口、高冠长尾、立于龙足之上的凤鸟正相呼应。龙凤姿态优美,动感强烈,具有战国遗风,整器显得玲珑剔透。这种工艺精湛的玉套环在审美艺术上亦具很高价值。

        仿品名称: 仿西汉龙凤纹玉套环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直径12.8厘米
        此环时代原定为战国晚期。据出土可知,同类器物目前最早不过汉代。玉质黄色,局部有赭红沁。风格类似真品,相异处为:1.线条上,真品刀法纤细劲挺,流畅婉转似水;仿品刀法粗疏生硬,迟疑滞涩。2.细节上,仿器将真品内环上的双S纹改为云纹,是无所依凭的生造。3.玉质上,真品入土久远,浮翳隐现;仿品旧气不足,沁色鲜明,人为之迹可察。

       真品名称: 龙凤纹玉佩 真品年代: 西汉 真品尺寸: 长12厘米
       1977年江苏扬州邗江墓葬出土质白色。扁平状,主体似璜形,两端各为一回顾之龙首,张口,上下唇皆外卷,具此时期龙之特点,耳、角后仰,二龙合体,躯下中部对称饰变形象征之足爪。器上部透雕一回首凤鸟,长冠后垂,长尾拖曳。龙、凤五官、鳞甲、羽翅皆以细阴线刻出。这种玉佩类型流行于汉代。

       仿品名称: 仿西汉龙凤纹玉佩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12厘米
       此佩时代原定为战国,但考古中尚未发现战国有这类玉佩。玉质灰黄色,器形颇似真品,但仍可加以分辨:1.整体上,真品紧凑舒缓得宜,造型优美;仿品感觉松散,缺乏精神。2.细节上,真品线条流畅似水,龙牙等皆有表现;仿品线条不甚连贯,交接处结构不清,龙牙含糊,龙体上还出现菱形网纹,为汉代玉器中少见。3.玉质上,真品微受沁,本色显露;仿品受沁严重,原色不显,但没有出土物中沁色具深浅浓淡的变化,人为染色明显。

       真品名称: 玉觿 真品年代: 西汉 真品尺寸: 长9厘米,宽2.3厘米
       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出土质呈青色,局部有赭色沁。扁平状,形如獐牙。一端透雕成龙首形,龙回首张口,尖额大眼,弯角,身饰云纹、节状纹;另一端作尖锥形。玉觿在西汉较为流行,多用于佩系装饰。

       仿品名称: 仿西汉玉觿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9.6厘米
       此觿原定品名为龙纹佩,时代定为战国。玉质枣红色。造型风格略似真品,二者区别点有:1.整体上,真品灵活多变;仿品僵硬死板。2.细部上,真品龙身结构清楚,线条遒劲利落;仿品龙身结构杂乱,多属臆造。3.玉质上,真品色泽莹润;仿品色沁凝滞,缺少变化,不似自然所为。

       真品名称: 玉舞人 真品年代: 西汉 真品尺寸: 高3.5厘米,宽3.5厘米
       1983年广东广州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质青色,表面受黄色土沁。圆雕一正作曼舞状的乐伎,阴线刻出双眼,鼻微突,口略张,似在轻歌,螺髻右偏,身著长袖长裙,一手下甩,一手上扬,扭腰屈膝,舞姿优美。头顶至腿部贯穿一小孔,可佩系。玉舞人流行于战国、西汉,是当时乐舞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仿品名称: 仿西汉玉舞人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高4.8厘米
       此舞人时代原定为战国,从出土资料看,这类圆雕舞人最早见于西汉早期。玉质青白色,局部呈褐黑色沁。造型接近真品,明显缺陷有:1.体态上,真品结构,比例和谐,转折自然;仿品头、身、手、足基本结构不合实际,转折不自然。2.细节上,真品五官分明,衣袖、下摆饰婉转的云纹;仿品五官不清,衣摆则用短线纹、斜格纹,交代潦草。3.玉质上,真品与土沁结合浑然一体;仿品则局部做色,显得矫揉生硬。

       真品名称: 双凤纹玉剑格 真品年代: 西汉 真品尺寸: 高6.1厘米,宽5.5厘米
       1983年广东广州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青玉,表面遗有朱砂痕。两面纹饰相同,当中琢一兽面纹,其两侧透雕一对称的凤鸟纹,回首张口,气势威凛。器俯视呈菱形,中部为一椭圆形穿孔,以供插入剑柄。玉具剑始于西周晚期,流行于东周、汉代。玉剑格是玉具剑中的组成部分,此玉剑格装饰在同类器中较为少见,属精品之列。

       仿品名称: 仿西汉双凤纹玉剑格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宽4.3厘米
       此剑格原定品名为兽纹剑格,时代定为西汉。质浅褐色,形与真品大体相同,粗看貌似真品,然细加分析,仍有破绽:1.整体上,真品线条肯定爽利;仿品线条呆板迟滞。2.细节上,真品器中部起突脊,为剑格基本特点,双凤结构清晰,凛然有生气,兽面双目方中带圆,眼眶略为下坠,是汉代兽面固定程式;仿品器中部无突脊,双凤没有气势,纹饰交代含糊,兽面双目则呈椭圆。

       真品名称: 角形玉杯 真品年代: 西汉 真品尺寸: 长18.4厘米,口径6.7厘米
       1983年广东广州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青玉,局部受沁。造型似兽角,杯口椭圆形,其周边饰弦纹,杯底作绳索式长尾弯曲上卷,杯身以双钩阴线或浅浮雕刻回环的勾连云纹。汉代玉制酒杯较为流行,但这种设计独特的角形杯目前仅此一见。

       仿品名称: 仿西汉角形玉杯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16厘米,口径10厘米
       此杯原定品名为白玉角杯,时代定为汉代。玉质白中间红褐色,形制与真品类同,琢制较工。有别之处为:1.整体上,真品较细长,适合人手持握,显得轻盈多巧,装饰运用灵活;仿品则较短粗,略感笨拙,杯尾转折及饰纹不及真品自由顺畅。2.细节上,仿品忽视了在浮雕的勾连云纹上应饰以双阴线组成的竹节纹,而这却是汉代玉器的重要特点之一。3.玉质上,真品色泽润酥,沁斑天然;仿品沁色浓艳,绺斑处沁色加深,更可见系人工强力所为。

       真品名称: 玉蝉 真品年代: 西汉 真品尺寸: 长6.2厘米,宽3.1厘米
        1978年河南永城芒山镇保安山出土质青色。蝉作扁平状,以简练挺劲的“汉八刀”勾勒出高额、突眼、宽颈、翅翼等,形象写实。这种玉蝉盛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多用作敛葬中的琀玉,放置于死者口内,取其清高绝俗、复活再生的意义。

       仿品名称: 仿西汉玉蝉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7厘米
       此蝉时代原定为西汉。玉质黄色,局部有褐红沁。造型类同真品,但数处不似:1.整体上,真品宽窄比例为一般汉蝉的基本形式;仿品过于瘦长,于实际出入颇大。2.细节上,真品额平,双目外宽内窄,尾尖、翅尖锐利;仿品额部起伏,双目无宽窄,尾尖、翅尖较为圆钝。3.玉质上,真品微有斑沁;仿品沁色过于浓艳,不似千年旧沁,且双目“巧沁”位置亦过巧。

       真品名称: 玉辟邪 真品年代: 东汉 真品尺寸: 高18.5厘米,长18厘米,宽6.7厘米
       1978年陕西宝鸡北郊墓葬出土质呈青绿色,有条纹。辟邪圆雕而成,局部残缺。昂首张口,作怒吼状,短耳长髯,挺胸突臀,四肢劲健,身出飞翼。周身以细阴线饰圆圈纹和毛纹,为东汉装饰特征。头顶及背部有插座,可供插物。辟邪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为传统的祥瑞之兽,有“辟除邪恶”的厌胜之义。玉雕辟邪在汉代开始出现并流行。

       仿品名称: 仿东汉玉辟邪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高9.7厘米,长12.5厘米
       此辟邪时代原定为东汉。玉质青色,赭褐沁。造型与真品基本一致,应系仿制,但破绽不少;1.整体上,真品气势威武,充满力度,神韵毕现,十分耐看;仿品外强中干,徒有虚表,不耐细看。2.细节上,真品眼、足、身均刻划到位;仿品交代潦草,相差甚远。3.玉质上,真品色泽纯正,玉感较强;仿品色泽斑杂,沁感零乱,显经做旧处理。

        真品名称: 玉飞天 唐 高3.9厘米,长7.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青玉质,局部浅黄色沁。透雕,飞天作凌空驾云状,半侧身,上身裸袒,下著紧身长裙,肩披飘带,一手按云,一手托物,交脚跣足,身下有流云托浮,体态轻盈,与唐代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风格一致。飞天又称“飞天伎乐”,梵名亁达婆,能歌善舞,为福人类,随佛教传入,壁画、塑像中多见。玉雕飞天始见于唐,宋辽金元明继续流行。

       仿品名称: 仿唐玉飞天 长9.2厘米
       此飞天时代原定为明代,但形象不具明代特征。白玉质,造型应系仿真品,又稍加变化,二者区别在于:1.整体上,真品人体结构合理,体态细长婀娜,飘动感强;仿品人体结构不准,体态短小僵硬,动姿呆板。2.细节上,真品朵云大而流畅,为唐代典型特征;仿品朵云细小杂乱,既不像唐代,又不似明代。

       真品名称: 玉飞天 真品年代: 辽 真品尺寸: 长4.6厘米,宽3.5厘米
       1979年辽宁喀左白塔子出土白玉质,透雕,人物作男相,昂首俯身,头顶有一角状物向后飘佛,双手合掌于胸前,臂缠箍,腕套镯,飘带绕肩,腰系丝带,脚后伸,一脚交于另一脚膝弯处,跣足,身下飘浮小朵的流云。这种头出角状物的飞天为辽代的独有特色。

       仿品名称: 仿辽玉飞天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9.8厘米,高5.8厘米
       此飞天时代原定为辽金。白玉质,有赭黑红沁。造型风格略同真品,二者之不同为:1.整体上,真品体形纤细袅娜,轻灵飞动;仿品体态肥硕笨拙,缺乏动感,不具飞天的形貌。2.细节上,真品角状物与发髻分开为二,肩披风带,身下有流云,为飞天必备;仿品却以头冠束角状发,无风带和流云。3.玉质上,真品为和田白玉,微带灰白沁;仿品沁色浓烈,不似自然所成。

       真品名称: 玉带钩 真品年代: 宋代 真品尺寸: 长12厘米
       江西吉水出土质呈灰白色。钩首作龙首形,龙方中带圆眼,眉上弯成卷云状,宽鼻,张口露齿,云形大耳,双角后垂下弯。钩身琵琶形,内中起脊,如瓜棱形。钩纽为圆形。宋代带钩较少见,出土品迄今仅见二例。

       仿品名称: 仿宋代玉带钩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11.3厘米
       此钩原定品名为虎首云纹带钩,时代定为宋代。白玉质,赭红沁。与真品相比,有不少疑点:1.形制上,真品钩首作龙首,钩身为琵琶形;仿品钩首作虎首,钩身为螳螂形,此造型出土品中不见。2.细部上,真品龙首造型宋代特点突出,钩身或光素或打洼;仿品虎首五官没有时代特点,钩身饰云纹不见于出土品,且此云纹亦没有宋代风格。

       真品名称: 玉卧鹿 真品年代: 宋代 真品尺寸: 高6.5厘米,长10.6厘米
       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土青玉质。鹿呈跪卧状,举首前视,灵芝形角,耳后张,体态比例和谐,古朴圆润。器背面平素,上下各钻三对牛鼻孔,可穿系,供作嵌饰。这种肿骨鹿形象在宋代金银器中常有所见。

       仿品名称: 仿宋代玉卧鹿 仿品尺寸: 高6.6厘米,长11.1长厘米
       此鹿时代原定为明代。白玉质,造型基本同于真品,做工较精。二者之异处是:1.状貌上,真品躯身瘦长,与宋代精巧雅致的审美时尚组合,卧鹿温驯安适,静中有动,内蕴生机;仿品躯体较肥,肌肉凸显,静止如睡。2.琢工上,真品手法简洁,背部平顺柔和,后大腿肥硕,四肢细长,为宋代动物常见表现特点;仿品刻意写实,背部起伏较大,四肢粗壮,形具神失,既不同于明代的浑厚刚质,也不似清代的细腻有加。

       真品名称: 龙纽玉押 真品年代: 元代 真品尺寸: 长5.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青白玉质,微有沁色。扁长方形,其上透雕一龙形纽。龙状卧于地,俯首,长发后披,躬腰,四足,各有三爪,尾分三歧,二歧卷向两侧,中间一歧上冲,与长发相接,具元代玉龙典型特征。押底面有阳文图记。押是古代文书契约上签字或代替签字的符号。玉押流行于元代。

        仿品名称: 仿元龙纽玉押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4.3厘米,宽3.5厘米,高3厘米
       此押时代原定为元代,虽然貌似真品,但不地道处仍可一眼看出:1.整体上,真品龙之造型强健有力,结构分明:仿品显得软弱疲沓,结构不清,尤其头部、足部更欠功力。2.细节上,真品押背面平直,为元押特点;仿品则呈梯形,犹如覆斗,此为早期印才有。3.雕工上,真品浑厚挺拔,粗犷大气;仿品线条杂乱,粗糙草率。4.玉质上,真品青白玉色泽纯正;仿品玉中杂有较多饭糁,在元代玉器中少见。

       真品名称: “春水”玉饰 真品年代: 元代 真品尺寸: 长8.3厘米,宽6.7厘米
       1960年江苏无锡大浮乡钱裕墓出土青玉质,灰白沁。椭圆形,透雕鹘攫天鹅的图案,在荷莲、草卉丛中,一只白天鹅张口展翅,潜入荷丛之中,其上方一只海东青鹘正回首寻觅,伺机攫捕。背面为椭圆形环衬托,供缀饰于腰带。“春水”表现的是北方游牧民族春天至湖边打猎的题材,辽、金、元流行。以此题材作为玉器纹饰的,始见于金。

       仿品名称: 仿元“春水”玉饰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尺寸不详
       此饰原定品名为海东青攫雁图带饰,时代定为元代。白玉质,局部有赭红玉皮。造型略近于真品,但有明显可疑处:1.纹饰上,真品天鹅形态自然,结构合理,荷叶半卷具元代特征;仿品天鹅形态生硬,结构不合理,荷叶平展没有时代特点。2、琢工上,真品浑厚饱满,刀法粗犷有力,层次感强;仿品器型单薄,刀法细软无力,层次感欠清晰。

       真品名称: 玉圭 真品年代: 明代 真品尺寸: 长15.2厘米,宽5.1厘米
       1972年江西南城洪门乡朱祐槟墓出土青玉质,微有褐沁。扁平长方体,上宽下窄,顶端呈尖状,器身浮雕五行竖直的乳丁形谷纹。玉圭是古代的礼器,早期玉圭多光素无纹,此种谷纹玉圭在明代多见。

         仿品名称: 仿明玉圭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长24.5厘米,宽5.9厘米
       此圭时代原定为明代。玉质青色,微有赭沁。形制略似真品,相异处在:1.纹饰上,真品均为乳丁状谷纹;仿品除此之外,在器身下部还饰以海水江牙纹,虽然这是明代的流行纹样,但一般饰于带銙上,未见有与谷纹共饰于玉圭上者。2.琢工上,真品在六角格子纹上呈现谷纹,为明代常用手法;仿品则为剔地浮雕,且加边线,较为少见。

       真品名称: 玉圭璧 真品年代: 清代 真品尺寸: 高17.8厘米,宽12.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白玉质。扁平形,琢一圭附于一璧之上,圭中间起脊,两旁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此为帝王礼服上之图案。璧正面两边浮雕对称的降龙,背面孔内琢一龙,璧面上为禾穗纹,圭、璧上下两边还各透雕一龙纹。据《后汉书》记载,圭璧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礼器,但这种圭璧合雕的实物目前仅在清代的仿古器中见到。

       仿品名称: 仿清玉圭璧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高6.3厘米
       此圭璧时代原定为六朝(或略晚),但六朝出土品中迄今未见有这类玉器实物。玉质灰白色,间杂青灰色沁,形制大致接近真品,纹饰不同,圭上为七星纹,背面璧雕流云托日纹。与真品相较:1.整体上,真品器形稳重,规矩谨严,方圆合度;仿品器形不稳,比例失调,且尺寸过小,难当礼器功能。2.琢工上,真品线条挺拔肯定,转折分明;仿品线条含糊,模棱两可,转折不明。3.玉质上,真品为白玉,无沁色;仿品玉纹遍布,沁色杂乱,显经人为处理。

       真品名称: 玉狗 真品年代: 清乾隆 真品尺寸: 高16厘米,宽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质呈青白色,局部留有表皮。立体圆雕,狗作蹲坐状,正首,闭口,眼前视,耳下垂,身躯瘦长,背部突脊,腹部露出肋骨,前足直立,后足屈曲,琢工精致,具清代特色。这种圆雕玉狗唐宋以后才逐渐增多,早期仅在商代有扁平形的遗物出现。

       仿品名称: 仿清玉狗 仿品年代: 现代 仿品尺寸: 高4.8厘米
       此狗原定品名为踞姿〓(〓是猎犬之总称),时代定为南朝。但南朝未见有狗形象的出土玉器实物,且从风格特征、琢工来看,此器也不具南朝形貌。玉质黄色,局部有褐红沁,形态当仿真品,但也有区别:1.整体上,真品比例、结构合乎实际,精神饱满;仿品则颇为不符,精神状态呆滞。2.细节上,真品爪、趾、胸肋、肌肉等刻划细致、清晰;仿品含混不清,胸肋则采用阴线勾勒。3.玉质上,真品为青白色仔玉,故留有局部表皮;仿品色黄,局部褐红色既不是表皮,亦不似自然沁色,当系人为染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