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欣赏:陆机《平复帖》

 学欧堂 2013-02-19


                 三国到西晋时期,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是一个篆隶楷行草诸体杂陈的时期,楷书由隶书蜕化而来的同时

也产生了行书,又显得很不成熟,另一方面草书的问世虽然比楷行要早得多,但除少数书家专攻此道之外,依然未能在实用中得以普及,我们可以从赵壹的《非草书》中看出这一点,因此当时在正规而庄重的场合仍用篆隶。非正规普通文书或书信则以楷行草居多,近百年来,从敦煌和居延、楼兰等出土的汉简、木牍、残纸中已开始用章草或行书来随意书写。在魏建安十二年(二O七)年曹操下令禁止刻碑,西晋武帝咸宁四年(二七八)也曾下诏禁碑,这就给墨迹书写带来了契机,从而开创出帖学的局面。西晋时期(公元二六五——三二八年)的著名书家有卫瓘、卫恒、索靖、陆机等,惜年远代湮,作品都已散佚无存,惟陆机《平复帖》得以流传,可以说这一件无上珍品是我国最早的名家真迹。
  

 国宝欣赏:陆机《平复帖》  - 山左陶农 -       山  左  陶  农

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魏元帝景元二年(二六一),卒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三O三),终年四十三岁。其祖父陆逊是三国吴名将,曾任大都督之职,其父陆抗亦为三国吴名将,曾任大司马之职,陆机少时亦任口天牙门将,吴亡后退居乡里,闭门读书,面壁十载,晋武帝太康十年(二八九)陆机与其弟陆云同赴洛阳,受到太常张华知遇,迁为太子洗马、著作郎之职,二人之文才在洛阳名声大噪,时人将其兄弟二人合称“二陆”。值晋王室内乱,陆机出仕成都王颖,为平原内史,后被人以谗言伏诛。陆机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他尤善骈文,所作《文赋》为我国古代的重要文学论文,另有《辨亡论》,《吊魏武文》等传世,著有《晋纪》、《洛阳记》,后人辑有《陆士衡集》出版。
  陆机亦善书法,然其书名为文名所掩,《宣和书谱》谓:“机能章草、以才长而见掩耳”庾肩吾《书品》评“陆机以宏才掩迹”而将他品列为“中之下”,而李嗣真《书后品》以“陆平原犹带古风”而将他置列于“下上之首”,当然我们姑且不论其品鉴的上下,西晋名家真迹二千余年来能流传至今,实为罕见,诚可谓旷代之奇珍,墨林之瑰室也。《平复帖》因帖首行有“恐难平复”之旬,遂以“平复”为帖名,初为宋内府秘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米芾《书史》提到的晋贤十四帖中即包括此帖,宋时曾为李玮旧藏,元初不知藏谁家,元中叶曾藏吴兴陈绎曾家,明末归韩世能家,张丑曾有著录,入清初为冯铨、梁清标、安岐递所藏,乾隆时入内府,后赐成亲王,又为张伯驹所得,现归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计九行,共八十四字,书于蚕茧纸上,章草书,笔力坚挺苍劲圆浑,纸墨沉古,运以中锋,一派篆籀笔意,如锥画沙,不见起止之迹,细观其迹,如饮醇酒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一件学习章草的无上神品,张丑评其帖谓:“《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名,笔法圆劲,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此件作品又是汉代章草过渡到今草时的草书,与近世出土的残纸文书相比较,风格十分接近,故此件作品不但具有书法的观赏临摹的价值,还有文字书体演变的史学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