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皇帝与中西医结合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2-20

康熙皇帝与中西医结合


  认真研读清宫档案,会发现多处记载西洋药物的临床使用案例,并大多在康熙朝,这与康熙皇帝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康熙对待西药经历了学习认识、临床使用、日渐熟知、理性赞同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初步认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萌发中西医结合思想的皇帝,对西医药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受益者
  康熙患有长期的季节性咳嗽病,常为之苦恼,急于求得特效药:“朕每年逢大寒季节仍有咳嗽症,今又复发,用西洋人吴实之冰糖达摩方,但朕服后未见效;再若有好药方,问后具奏下房。”康熙四十六年(1707)二月康熙皇帝问及:“治疗朕之咳嗽、吐痰之硫磺花药制作得如何?”当时治疗咳嗽、吐痰的硫磺花药已于二月初七日制成,名为肺胸舒丸。此药在治疗由感冒引起的咽喉堵塞、咳嗽、吐清痰,以及由咳嗽引起的各种肺胸等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对治疗哮喘、痨病也大有裨益。但此药药效缓慢。
  在治疗康熙皇帝咳嗽病的时候西洋人张诚还尝试按西药制露的方法来加工中药:
  将龙涎香一两、冰糖一两、麝香二钱五分,三种药研成很细粉状,用一斤玉泉酒露拌之,置于银制胆瓶中,再用一个银制胆瓶将口盖封,固定在热炭上,用微火煮三天三夜,将药过滤后,可得龙涎香露九两五钱。
  龙涎香为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气结癥积,心腹疼痛,淋病。《本草纲目拾遗》载“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麝香具有化痰开窍、活血定痛、散结解毒的作用,冰糖能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由这三味药制成的龙涎香露诚如张诚所言:“此药有健脑补心之功效。故服后可补气血两亏者,使之健壮;提精补神,加强消化,保元温阳,身心舒畅。不论身体强弱,皆可服。倘平安无恙,亦有养身之效。”此药露的服用也颇有讲究:“服饮此露时,合六滴至十二滴烧酒,或合于治心脏病之各种露汁、茶水同服。无论何时,或温或寒,均可服饮。然不可使之达到热的程度,若热时,龙涎香就失去药力矣。”
  但此药所用的龙涎香十分珍贵难得,被誉为“海洋中的灰色金子”。麝香中国虽产,但也是珍贵稀有的药材,用它们配制的药露成本高,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只供那些皇室宗族、达官贵族们享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萌发者
  为了达到尽快治病救人的效果,康熙皇帝曾多次让中医大夫和西洋医生一同出诊,如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康熙皇帝西巡至山西省时恰逢川陕总督华显生病,康熙皇帝降旨,留西洋大夫和齐大夫一起为华显治病。初时至十二月初六日医治喜有疗效,疮口附近的烂肉开始脱落,长出新肉,毒素也在消减,虽身体仍然虚弱,但不至危及生命。鉴于康熙皇帝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态度,在以后的宫廷医案中多见御医中西药结合开方治病,如:康熙四十九年(1710)五月十九日,内阁大学士张玉书“眼面稍肿,手脚皆微肿,脸色似有火”。太医院大方脉大夫刘声芳诊治“系湿热气滞伤脾之症,中脘胀满,按之微痛,四肢浮肿,恶心懒食,小水短赤,大便微溏,六脉弦数,年老病大”,给服德里鸦噶(林华在《康熙皇帝与西医西药》中猜测西药德里鸦噶,根据发音和用途判断,疑为干酵母一类的药)后,“其恶心、胀痛等症稍好,泻肚亦稍缓”。后来刘声芳中西药同用,给服德里鸦噶和渗湿和中汤,张玉书的中脘之胀满渐渐缓解,大便不再溏稀,逐渐痊愈。
  清宫医案中有中西医结合成功治愈疾病的案例,同时也有病人在中、西医治疗的选择上偏向中医,不自觉地排斥西医而延误治疗的。上接川陕总督华显,前因西洋大夫和齐大夫共同努力下病情好转,但其“疮口颇深,毒素未尽,精气甚弱”,短时间内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不大。西洋大夫说:“除现用药外,别无他法。”华显于是又询问齐大夫,齐大夫言:“我有治法,但既与西洋大夫共治,则不可擅治。”于是华显请求皇帝下旨只让齐大夫为其尽心医治,康熙了解此情后并不强迫其采用西医治疗法,宽容地指示道:“朕只是想尽快治好你的病,齐大夫若有治方,宜速令调治。西洋大夫不堪用,朕甚着急。”
  华显在齐大夫的治疗下病情反复加重。十二月十二日夜间华显“腹痛难忍,泻痢不止。一病未愈,又添一疾。由此观之,……在世恐不能太久”。看来华显的病是齐大夫用中医是不能治愈的了。几乎同时,京城内出现了西洋大夫罗德先治愈疮病的例证,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月翁牛特王班第尾骨处生疮,罗德先“顺探子所入之向,置捻子以治”,于十一月十五日疮口开始长新肉并收口,于二十五日痊愈。
  可见,在医病救人方面,病人选择中医或者西医治疗,康熙皇帝基本上还是尊重病人意见的,并不强制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康熙皇帝还是理性赞同的,说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萌发中西医结合思想的皇帝并不为过。
  
中西医结合思想的缘由
  西医药,在清前期只是被一小部分人接受的新鲜事物,这“一小部分人”中就有康熙皇帝。在《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和《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他还多次亲自为病臣开方赐西药。对于这一外来事物,康熙皇帝为什么较之于他人更能接受和尝试,并萌发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呢?
  首先,康熙皇帝“生来就有一种博大,睿智和好奇的精神”。《郎士宁年谱》中记载:“玄烨前从张诚、白晋(均为法国传教士)所习之几何、植物、解剖、医科等学,至是遂日渐精通。”通过学习,康熙皇帝对一些西药十分熟悉,并能开创性地做到中西医学的会通。
  更重要的是,康熙皇帝一生中遭遇的疾病与之有密切关系。
  1.康熙的经历与西医有缘康熙皇帝幼年时深受天花之苦,虽侥幸存活,但脸上还是留下了许多痘痕,深知预防、控制疾病重要性。康熙皇帝日夜操劳,人到中年后,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对西洋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自此,康熙朝不断有西洋医生进京为皇帝效力,开创了一个西医进京的高潮,且西洋医生在宫中颇受重视。
  2.康熙与金鸡纳霜清宫中的西药最著名的莫过于金鸡纳霜(奎宁)了,其首位使用者是康熙皇帝。
  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康熙在川陕总督佛伦的请安折上的寥寥数字记述了自己从生病到治愈的情况:“朕自(五月)初八日始患汗病,十三日始疟疾,隔一日来一次,甚重,二十七日疟疾痊愈。朕体今大安了,好像旧病诸疾都已根除了。”
  对于康熙此次患病,洪若翰神父于致拉雪兹神父的信中有详细记载:皇帝患病一开始就发高烧,持续不退,其实当时宫中有能够治愈此病的良药,即张诚和白晋从法国带来的药粉。之前康熙皇帝就“通过反复实验看到这些药粉的疗效果真神奇、迅速,一个个奄奄一息、只等一死的人在服药后第二天就脱离了危险”,因而被康熙帝称为“神药”。
  大臣们详细询问了此药的来历、药效,为了安全起见,在调治好此药物后找来3个患疟疾的病人,并在发病的不同时期服用金鸡纳霜,3人的病一下子都好了。这仍不能使大臣们放心地给皇帝服用,为检验金鸡纳霜是否有副作用,索额图、明珠等四位重臣自告奋勇地试尝此药,无病的人服用后安然无恙,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至此,康熙皇帝毫不犹豫地喝下了金鸡纳霜。当天下午三时,间歇性的寒热并没有复发。随后几天,康熙皇帝继续每天不间断地服用金鸡纳霜,病情日益好转,不几日康复。众位大臣十分惊异:“凡病人如此迅速康复者,实从未经见。”
  自金鸡纳霜治愈疟疾后,康熙皇帝多次将此药赐给患疟疾的王公大臣。在康熙朝的奏折中金鸡纳霜也出现了两次。如康熙五十一年(1712)六月十六日江宁织造臣曹寅自江宁至扬州书局办理事务,不幸在七月初一日感染风寒,卧病数日,加重成疟疾,虽也有服药治疗,但效果不大,身体日渐虚弱。于是其好友李煦奏报皇上请求赐药,康熙皇帝对20年前患疟疾及服用的西药金鸡纳霜仍记忆犹新,命星夜驰马送金鸡纳霜,可惜曹寅无法等到药至,于七月二十三日辰时去世。
  3.康熙与西洋葡萄酒康熙四十七年(1708)八月,康熙最喜爱的十八阿哥胤祄病重,虽经竭力治疗,仍不见好转且日益恶化,九月丁丑因治疗无效薨,加上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于九月辛卯被废黜。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康熙皇帝极度痛心、忧虑,引发了严重的心悸症。皇三子胤祉痛哭陈请皇帝延医治疗,于四十七年(1708)十一月十八日始用医药。但“皇帝病情日沉,健康日衰。中国大夫束手无策,于是只得向欧洲人求助”。官员们知道罗德先(Bernard Bodes)精通药理,于是便请求他为皇帝治病。罗德先曾为皇帝治愈过脸上的疮病,此次他配制了胭脂红酒让皇帝服用,首先止住了严重的心悸病;随之又建议他服用产自加那利(Canarie)群岛的葡萄酒。不多久,皇帝恢复了体力,完全康复。
  根据当代医学者研究发现: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若长期饮用适量的葡萄酒(每天1至2小杯)能够很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有助于激活肌体免疫力,调节激素分泌。看来,当年康熙皇帝饮用葡萄酒治愈心悸病是可信的。
  面对如此神奇的西洋葡萄酒,康熙皇帝十分钟爱,因此引发了一个进贡西洋葡萄酒的高潮,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在众多的西洋物品中,康熙皇帝仍对西洋葡萄酒格外垂青:“嗣后倘得西洋葡萄酒、绘画颜料送来,其余俱停。”
  摘自《文史天地》2012年第12期 作者:杨艳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