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看网师

 苏迷 2013-02-20

饭后散步,网师园去得最多。

网师这种名字,说实话,起得并不好,太书面太文雅了,容易引起误会。苏州有个狮子林,中国不产狮子,所以过去没有“狮”字,“狮”源自“师”,是个后起字,要写起古字来,就是师子林,也通。这就给苏州人带来混乱,误以为网师的“师”也通“狮”,网住一头狮子,很勇猛的狩猎,很有画面感,于是很多电线杆上就有“网狮”的字样。人们总不求甚解,所以也有人认为网住了一个老师,一定是一个犯了罪的老师吧,挣扎不得,譬如人面兽心的“叫兽”之类。

所谓网师,乃指织渔网者。

在中国文人的心中,一定有这样的场面:屈原在汨罗江畔行吟,《楚辞》的《渔父》里记载了一位与世浮沉的渔父,这人对世事看得很开,劝慰忧国忧民的屈原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即不要纠缠在某些方面,要与时俱进。用某领导人的话,就是“向前看。”

《渔父》中还有大家熟知的“沧浪”的出典: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理解,其实,“沧浪之水”是指天下或国家这个大环境,人在这个环境里,总有活法:肮脏的环境有肮脏的活法:洗足可也;清洁的环境有清洁的活法:濯缨可也。一双泥足当然比头顶帽子上的红缨肮脏多了。

网师就是渔父,可以在任何时代都活得滋润自在。

关于渔父,还有一句话可以联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这话出自《淮南子·说林训》,说的是对于世事,暂时的退步意味着更大的进步。

因此,网师园和沧浪亭的命意是同一个来源,甚至还是同一个意思,网师园的命意比沧浪亭更丰富点。

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理解网师园,就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这里是大隐隐于市,与世浮沉,可进可退的一个地方。为了配合这种思想,网师园的重点就必然是一个水面——彩霞池。

把池塘作为中心,四周周绕各式建筑,作放射状或包围状的分布,就形成了如今我们见到的网师园。

不过,住宅的重点则在池东,从阔家豆巷大门一进一进(第六进梯云室),乃是住宅建筑,这点与狮子林有点相像,都是西边园子,东边住宅,园子周围点缀一点房子,是依附于彩霞池而建的。这里既可以为主人消闲宴饮阅读,也可以安置朋友,如殿春簃可以安置一家人,集虚斋可以安置朋友家的年轻女眷。小山丛桂可以用来下棋,看松读画是书房,濯缨水阁和竹外一枝是看景的。

云窟在建筑中轴线外,最东边,可以用来安置主人的姬妾。

网师园就是一个小世界,躲进小园成一统,关起门来,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的“沧浪之水”可以保持永远的洁净,所以,池边的水阁是濯缨,而不是濯足,这是大有深意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