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秦淮八艳绝句(汇编)
文/王淼琛
?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她们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
?
七绝·总兵欲壑在江山——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一曲圆圆万口传。明季清初纷逐鹿,总兵欲壑在江山!
?
注:(1)清·吴伟业《圆圆曲》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句。(2)吴三桂,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
七绝·横眉血溅桃花扇????——李香君横眉血溅桃花扇,弱女凛然冰玉贞。名士彬彬藏媚骨,香魂岂恤意中人!
??
七绝·男装儒服结清流???——柳如是才气秦淮占上游,男装儒服结清流,可怜夫子水嫌冷,蒙垢终留后日羞。??
注:(1)柳如是才气过人,称秦淮八艳之首。(2)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常着儒服男装,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纵谈时势、和诗唱歌。(3)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缡,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传为一时佳话。明亡,柳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硬托住了。钱降清后遭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柳投缳自尽,得年仅四十又六。?
?
七绝·相望嘤鸣难比翼????——马湘兰兰心蕙质秦淮女,苦恋书生三十年。相望嘤鸣难比翼,依然斜雨又风寒。?
?
注:(1)马湘兰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2)王稚登曾向马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允,当即挥手为他画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叶兰。这种一叶兰图,是马湘兰独创的一种画兰法,仅以一抹斜叶,托着一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清幽空灵的气韵来。画上还题了一首七言绝句:?????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诗中描写了兰花的幽寂无依,其实是马湘兰在倾诉自己的心曲,并以试探的口吻,隐约表达了以身相许的心意。
?
七绝·诗意韶华厌浊尘????——董小宛诗意韶华厌浊尘,幽林远壑悦清音。生于乱世逢知己,堪慰夭殃似玉人。
?
注:(1)董小宛性好清静,每到幽林远壑,就眷恋不舍,因厌弃喧闹奢靡,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之久。(2)董小宛与冒辟疆恋爱,嫁入冒门,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她特别善于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3)清兵入关南下,冒家险遭涂毒,董小宛随夫一路南逃,身体十分虚弱,加上照顾辟疆连续几场大病,顷刻间垮了下来。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在冒辟疆痛彻心扉的哀哭声中,小宛去世,年仅28岁。临终之时,她手中紧握着冒辟疆镌有“比翼”、“连理”四字的那对金钏。
?
七绝·风流女侠虽潇洒????——寇白门静美清纯婚恋乖,短衣匹马返秦淮。风流女侠虽潇洒,迟暮美人终可哀。
?
注:(1)崇祯十五年(1642年),17岁的寇白门嫁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数月后就将白门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降清入京,被清廷软禁。朱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2)寇白门返金陵,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七绝·秦淮八艳独奢华????——顾横波?识尽飘零恋小家,秦淮八艳独奢华。称臣俯首男儿事,一品夫人俏晚霞。?
?
注: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崇祯十四年顾横波嫁龚鼎孳。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下京城,龚鼎孳与顾横波阖门投井,未死,被俘虏,受拷掠,接受直指使之职。五月降清,仕途亨通,后来做到了礼部尚书,顾横波也堂而皇之接受诰命,封为“一品夫人”。龚鼎孳在京城经常陪伴顾横波,遍游名胜古迹。一天,龚鼎孳为顾横波画了一幅春风满面的小像。顾横波在上面题了一首诗:“识尽飘零苦,而今始得家;灯蕊知妾喜,转看两头花。”?这首诗真切表露了她此时的心境。在政局风云变幻之中,龚鼎孳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谁坐天下,他都俯首称臣,仕途一直亨通。顾横波曾劝丈夫以死殉国,可龚鼎孳舍不得自己的前途和美满的家庭,她也就不多做干涉,小家庭的日子始终安安稳稳。康熙三年时,他们都已是年近百岁的人了,可兴致不减当年,盛夏时相携出游杭州,月夜泛舟西湖之上,卿卿我我,还胜似新婚夫妇。
?
?
注:卞玉京芳心所系是儒林中名重一时的吴梅村。崇祯十四年,在一次交谈酒酣时,卞玉京热情向吴梅村抛出了爱情的彩球。然而,梅村却没有勇气承接,只能“长叹凝睇”,“固若弗解者”。应当说,这一无言的结局并非出于梅村的轻慢,实由其“生平规言矩行,尺寸无所逾越”的性情使然。明灭亡后,吴梅村长期躲避战乱,无法与卞玉京再相见。顺治七年(1650年)秋,吴梅村在钱钱谦益的撮合下,约与卞玉京见面,但卞玉京姗姗而来,随即又托辞称旧疾骤发,请以异日造访。面对咫尺天涯、同样也有着难言之痛的卞玉京,吴梅村黯然神伤,挥笔写下了四首著名的《琴河感旧》诗篇。直到三个月后,一叶扁舟载着这对天涯沦落之人,前往他们初识之地横塘重聚。卞玉京一身道装,为梅村鼓琴,娓娓诉说南都崩溃之后明季贵族少女和秦淮佳丽们的悲惨遭遇。经历了这场“美的毁灭”的悲剧,镜花水月已经淡出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吴梅村长诗《听女道人卞玉京弹琴歌》中更多的是流淌着他们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自此,两人各自星散,再未谋面。两年后,清廷强行征召,吴梅村被迫就仕;而卞玉京历两度婚姻之后,长斋绣佛,刺舌血书《法华经》,又十余年之后凄然而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