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卷绢(Sempervivum arachnoideum)
景天科长生草属植物。又名蛛网长生草。原产欧洲的高山地区,主要分布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植株莲座形,莲座叶盘很小,但易群生呈垫状生长,因此在原产地每株占地面积较大。叶排列紧密,绿色中带红色,叶尖有白毛,在植株顶部联结如蛛网。叶元柄,倒卵形;粉红花,直径2厘米左右。
卷绢是长生草属的代表种,又是欧洲原产多肉植物的代表种之一,植物园应栽培作标本陈列。同时它又是小型盆栽佳品,适合家庭栽培。
生长较慢,主要生长期在冷凉季节。夏季应保持冷凉通风并适当节水。栽培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性耐寒,冬季应在冷室过冬。
繁殖用播种或分株法。

82.紫章(Senecio crassissimus)
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又名鱼尾冠。产于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多分枝亚灌木,高50—80厘米,茎枝表面粗糙,残留老叶脱落后的鳞状物。叶卵形,4—6厘米长、2—3厘米宽,有短尖,淡绿色,叶中脉下部稍呈红色。花序高50一100厘米,花黄色。
本种是中型灌木,在植物园温室可地栽布置。习性强健,病虫害少。可用一般腐叶土栽培,春到秋要充分浇水,夏季不休眠。

83.泥鳅掌(Senecio pendulus)
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原产东非及阿拉伯地区。肉质灌木,茎具节,圆筒形但两端尖,匍匐性,接触土壤即生根。每节最长30厘米,直径1.5—2厘米。茎表皮灰绿或带红褐,有深色的纵向线条纹。叶线形,圆筒状,仅0.2厘米长,夏季脱落。花梗垂直向上,头状花序直径3厘米,花橙红或血红色。
泥锹掌又名初鹰,外形特殊,开花美丽,非常引人注意,可用浅盆栽植,让茎枝延伸盘旋用来点缀书桌、几案,别有情趣。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室内摆放时一定要有阳光照射。夏季休眠要节制浇水,平时施肥要谨慎。土中可混入较多的粗砂,盆面最好也要铺沙,有条件时直接栽在砂床中生长的比盆栽的好。冬季最好维持10C以上温度,但如保持盆土干燥和阳光充足也能耐3—5℃的低温。扦插繁殖。

84.翡翠珠(Senecio rowleyanus)
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又名绿铃。产于纳米比亚。茎稍肉质,细长如蔓,接触土壤即生根。叶肉质形状如豌豆,直径0.6—1厘米,先端有微尖的刺状突起,绿色,中有一条透明的纵线。小花白色。翡翠珠特别适合吊挂栽培,犹如晶莹的珠链,深受人们喜爱。除了夏季要遮荫并节水外,其余时间栽培方便,主要不能脱水,土壤中砂粒不能太多,要求一定的空气湿度,这样叶才能长得饱满。扦插繁殖。

85.丽钟角(Tavaresia grandiflora)
萝蘑科丽钟角属植物。别名丽钟阁。原产南非开普省。肉质茎柱状,丛生,高20厘米、粗1.5—2厘米。具棱12条左右,棱上密生紫色小疣突,疣突先端有3根刚毛状刺,近白色,其中两根八字形分开很别致。新生茎基部开花,l一4朵聚生,大漏斗形,花筒长9—14厘米、直径4.5厘米,花冠联合,黄绿色中有红褐色斑点和条纹。
丽钟角形态极似仙人掌科植物,疣突和刺与其他萝蘑科种类有很大不同。花的大小和植株相比谅人,是非常受人重视的著名种类。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甚耐干旱。栽培要求透气排水都好的砂壤土。冬季应维持较高温度,夏季要通风并节制浇水。播种或扦插繁殖。

86.天女(titanopsis calcarea)
番杏科天女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植株小型,莲座叶盘6—8厘米大。叶伸展,匙形,长2.5厘米,先端宽而厚,近似三角形,1.2厘米宽、0.8厘米厚,淡绿色密被灰色或谈红褐色小疣。花黄色或梧黄色,2厘米大,单生,有短花梗。天女小巧玲珑,在番杏科种类中,这种莲座形株形很少见,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种类。植物园应收集栽培。对番杏科多肉植物偏爱的爱好者也应栽培。
天女属种类的原产地和肉黄菊属种类相同,只是它们生长在海拔更高的地区,夏季养护比较困难。栽植宜用小盆,培养土要求排水良好、富含石灰质。夏季应保持通风节水,冬季温度最好维持在10℃以上。即使在生长较快的春秋两季也不要多施肥。

87.重扇(Tradescantia navicularis)
鸭跖草科重扇属植物。原产秘鲁北部。多年生肉质草本,茎匍匐或平卧,分节,触地节间即生根。叶三角状船形,上下叶常重迭,正面灰绿色背面略呈紫色,1—2厘米长,密被细毛,叶缘有睫毛状纤毛。假伞房花序,花玫瑰红色。
重扇繁殖容易,株形紧凑小巧,是室内小型盆栽的理想种类,也可组装盆景。
除冬季外应在半阴条件下栽培,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繁殖用分株或扦插。

88.稀宝(Trichodiadema stelligerum)
番杏科仙宝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肉质亚灌木,株高20厘米,具细长无毛的茎。对生叶棒状,排列较稀,长1—1.5厘米、直径0.5—0.6厘米,淡绿色,叶表面密布透明小点(实为贮水大细胞),叶顶端有5—10根白色或褐色的刚毛。花很大,淡紫色。
本种细长的蔓生茎茂盛又清雅,用于温室布置砂床边缘或吊挂栽培别有情趣。开花大而多,给秋天的多肉植物温室带来不少生机。居室布置窗台阳台也相当适宜。
栽培容易,老株宜更新,否则枝条零乱、开花稀少。夏天休眠虽不太明显,但高温时过度潮湿也会引起枝叶腐烂。扦插繁殖为主。

89.阿房宫(Tylecodon paniculatus)
景天科奇峰锦属植物。产于纳米比亚和南非。植株非常肉质。株高1.5米,具很粗的肉质茎,尤其基部更膨大,在原产地直径可达60厘米。分枝多,有形状不一的膨大的节状物,具易剥落的木栓质表皮,黄色。叶多数,簇生于分枝顶端,绿色一一黄绿色,长5—11厘米、宽2.5—4厘米,肉质,休眠期叶脱落。花序高60厘米,红花,外瓣有毛。 阿房宫株形奇特,栽培较困难,非常稀有,可供植物园作珍贵标本栽培陈列。
栽植盆要大,土壤要求疏松透气又具相当的肥分,不宜翻盆过多。冬季维持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