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
2013-02-21 | 阅:  转:  |  分享 
  
嵌入式软硬件架构

软件:根文件系统、Linux内核、Bootloader

硬件:底层硬件



嵌入式Linux系统由Linux内核与根文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内核制作

采用默认的模板来作为.config,模板在/arch/arm/configs文件中

步骤:(1)先清除原有配置与中间文件

x86:makedistclean

arm:makedistclean

(2)配置内核

x86:makemenuconfig

arm:makemenuconfigARCH=arm

因为默认的体系结构是x86的



注:nfs与ramdisk启动的区别



添加NFS内核支持步骤:

1.makemenuconfig

2.进入filesystems选项

3.进入networkfilesystems选项

4.添加NFSclientsupport、RootfilesystemonNFS,退出保存

(3)编译内核

X86:makebzimage

Arm:makeuimageARCH=armCROSS_COMPILE=arm-linux-

或者makezImage

//指定体系结构和交叉工具链

zImage与bzImage在arm平台上没有任何区别,uImage编译出来的与zImage的文件头不一样,就是在加上个文件头zImage,补充:go可以直接运行一个文件,而bootm需要在运行的文件上加上一个固定格式的文件头

zImage是通用的,uImage是用于uboot,uImage开头有个64字节的包,里面的信息是操作系统和相关的地址信息

根文件系统制作

步骤如下:

创建rootfs根目录

进入rootfs,创建基本的子目录

创建设备文件:cddev/

mknod–m666consolec51

mknod–m666nullc13

cd..

//这两个是必须的

安装/etc

编译内核模块

进入linux内核目录:makemodulesARCH=armCROSS_COMPILE=arm-linux-

安装内核模块

makemodules_installARCH=armINSTALL_MOD_PATH=/xxx/rootfs

//这里的安装仅仅是个拷贝,从内核源代码里把编译好的模块拷贝到创建的根文件系统里,并创建好相应的目录结构

7.配置busybox

进入busybox目录执行makemenuconfig,配置一些选项



内核启动流程



内核文件uImage构成:从右往左看



uImage包括ubootheader和zImage两部分,其中

ubootheader里面有压缩信息、校验信息、操作系统和相关的地址信息



zImage包括解压代码和压缩过的vmlinux(通过Decompresscode来解压的)

解压代码部分,由head.s和misc.s来完成(.s为汇编文件,内核中.s文件

一般存放于/arch下)

uboot认为uImage是自解压的,而不是压缩的

未压缩的vmlinux如下图所示:



(真正的linux内核):

启动代码部分(汇编),主要初始化环境,配置寄存器,排在最前面的是head.s

diver/built-in.o:将所有需要编译进内核的驱动,都链接到一块,最后生成一个驱动集合t-in.o文件,同理mm/下的built-in.o也是一样

/proc/kallsyms.o内核输出的符号,其他内核模块可以用的符号



以下是uImage制作过程:首先由以上三部分构成vmlinux,然后将其进行压缩,压缩后加上解压代码,生成zImage,然后zImage加上uboot所需要的头,然后生成uImage

而启动流程如下:首先解压vmlinux,生成三部分,然后按顺序执行,先是head.o,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解压缩(2)初始化(3)启动应用程序,具体见Linux2.6内核启动流程.doc文件注释

献花(0)
+1
(本文系joy_che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