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2月17日,位于上海川沙镇川六公路的欧霞服装厂现在已经停工,在工厂的车间内遗留着大量正在加工的衣物。供应上海浦东多家学校的上海欧霞服装厂生产的一款校服被检出染料含致癌物芳香胺,对人有致癌性。就在新学期即将开学之际,一条这样的消息让不少家长的心头蒙上了阴霾。 (1/6)
上海“致癌毒校服”布料身世查明 出自绍兴柯桥字号:T|T 转播此图到微博
轰动一时的上海浦东21所学校“致癌”校服事件源头被查出,来自浙江绍兴市柯桥的中国轻纺城。上海市质监局7日通报称,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冬季校服被检出致癌物质,涉及21所学校。昨天,记者亲赴该市场进行暗访,涉及“问题校服”的商户关门、不听电话搞消失。而绍兴县官方发布消息称,校服用料原是出口剩余的改色布。有业内猜测,致癌芳香胺是因叠加染色发生的化学反应造成。 更让记者惊讶的是,一套校服的原料成本价仅为20元左右。 记者调查 涉及“问题校服”商户玩消失 在中国轻纺城,记者经过40多分钟寻找,总算找到了涉及“致癌校服”的这家招牌为“欧虹纺织”的商户。不过,该商户大门紧闭,无论怎么敲门都无人应答,在店门口也没有贴任何告示。 隔壁商户的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欧虹纺织”的负责人前一天来过,但是没多久就走了,随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记者谎称是“欧虹纺织”的客户,年前就与之约好年后来看样布。于是,热心的小老板连忙帮记者找出这家店铺老板的手机号码。 电话那头,一名女子接的电话,但一听说是找“屠总”,便小心谨慎地问了句“你是谁?”当记者回答“朋友”时,女子思量几秒后说“打错了”,然后直接挂了电话,再之后,不管怎么拨打都无人应答。小伙子说,若是女的接电话,那很可能是其合伙人。 小伙子告诉记者,“欧虹纺织”主营业务就是校服的布料及一些配料,然而,这些原料是哪里来的他们也不得而知。他还坦言,每家商户背后都有厂家以及合作的印染企业,“要是校服用了他的面料出了问题,他背后的厂家也难逃责任。” 涉案企业自称是环保型工艺 从小伙子给记者的名片上看到,“欧虹纺织”的负责人叫屠学军,其名片上印着两家企业的名称——“绍兴县欧虹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县欧林纺织品有限公司”,在名片的最上方还印着“星级文明经营户、诚信企业”的标注。 之前,也有媒体来“欧虹纺织”进行采访,当时其负责人谎称不是工作人员而逃离现场,不过,其店铺内墙上,挂着的那十几块表彰铜牌被人看到了,有一块铜牌显示,2011年,欧林公司曾获得中国轻纺城的“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随后,记者从网上查询得知,浙江绍兴欧林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为50万元,其主营产品中,确有“校服面料”一项。而且,其公司简介上还有这么一句话:“质量上完全可以满足客户需求并符合技术质监部门的检测标准,生产过程亦属于环保型工艺。” 部门回应 “问题布料”确为柯桥一私企售出 “欧虹纺织”的布料除了提供给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做校服外,还用作什么了?是布有问题,还是染料有问题?记者在结束轻纺城的暗访后,立马赶往了绍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由于该局分管纺织产品检测的副局长宋红江在绍兴市开会,办公室科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2月18日,绍兴县质监局已与上海市相关部门联系协查,具体情况为:上海市质监局抽查了22批次学生服产品,有6批次被检测为不合格,其中1款产品有致癌成分,其上衣衣袖上的一块宽一厘米的黑布,被检测出具有致癌物质的芳香胺染料,而“问题校服”的源头布料供应商,确认为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柯桥轻纺市场一家私企——绍兴欧虹纺织品有限公司。 也就在当天,绍兴县质监局立马对“欧虹”展开调查,发现为其染色的生产企业是绍兴县外的一家企业,按规定,绍兴县质监只能抽检其所在辖区生产厂家的产品,因此,并不能对袍江的这家企业进行抽检。工作人员表示,该局当天就制定了专项检查计划并实施,目前,已对绍兴县的印染企业进行逐一抽检,不过,结果还未出来。 据了解,自2008年起,每年都对轻纺城市场内的产品进行随机检测,仅2012年就检测504次,均未发现芳香胺成分。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