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生取消公费不符合国情 将影响研究生质量...

 青菁 2013-02-21
 
 

日前,教育部出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新政策。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专家担忧,取消公费会影响未来研究生质量,也会挡住贫寒学子的求学之路。

1

读研新规 2014年取消公费读研

按照新政策,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

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存在很多年的公费研究生彻底消失。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2

学生反应 一些学生决定放弃考研

考研取消公费后,在扬大各个校区的自习教室中,准备考研的大学生却并不少。尽管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但桌子上基本上都已经被形形色色的教辅资料所覆盖。有学生表示,初四就已经回来安心准备考研了。

一位打算考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张告诉记者,刚出台的政策让他压力很大。“家境不算太富裕,毕竟算下来3年学费要花掉近3万元,加上生活费,要支出10万元左右,这对家庭是很大的负担。”他告诉记者,原本打算一心一意考研的,但现在却想一边考,一边找工作。有这个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

此外,一些准备考研的人文学科学生决定放弃,受影响较大的是教育学、中文系、哲学系的学生。“原本想着考个哲学类的研究生,可是自费去考这么冷门的学科,觉得很不值。”哲学系一名大三学生说。

相对而言,理工科受影响的相对较少。不少理工科学生表示,读研后工作可能好找些,就算花几万也是很值得的。而文科生纠结的是花钱花精力读研后,是否能有一个好工作。

已经读研二的小刘认为,新规无形中把穷孩子挡在了更高层次教育的门外。“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本来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了在城市里的同龄人。”她说,如果考研增加了家里经济负担,自己估计坚持不下去。

3

专家观点 取消公费影响研究生质量

扬州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留美博士后朱季康认为,取消研究生公费、加大奖学金这样的改革是学习欧美国家做法,但不太符合中国国情。

他认为,在学费方面,中美两国国情就不同。在欧美国家,研究生学费一般家庭都能支撑,没有经济上的困难。但中国研究生的学费很高,对于中国普通家庭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虽然有奖学金,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拿到。拿不到的研究生只能去打工,压力很大,必然导致在学习上精力比较少,会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

另外,中国人读硕士、博士比较功利,大多是迫于就业压力,不得不去读。这种情况下,考研热情不会减少,研究生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在美国,就业压力比中国小,很多人完全是凭兴趣去读的。

在这种就业方向的指导下,不少冷门学科将遭遇“招生难”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朱季康说,很多冷门专业研究生都是公费的原因才去读的。一旦取消公费后,更多的人会觉得不值得,“花更多的钱读冷门专业研究生,不如读个好找工作的专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