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堕胎的效应

 小林个人图书馆 2013-02-22
系统排列处理的是重大事件对家庭产生的效果。伴侣关系中一个重要的事件他们的小孩被堕胎了。在中国堕胎(内陆称为人工流产,或简称人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广泛应用为节育的方式之一。我做了15个夫妻关系的个案,每个女人至少有2次堕胎。其中一个当事人,甚至不能准确告诉我,她曾经堕胎过多少次,想了好一阵,她说记得(只有)4个。另一位当事人希望改善跟他丈夫的关系,她告诉了我她的故事:他们结婚后,她堕掉了第一个孩子,然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在这个之后,她又堕掉了2个孩子,之后她有了一个男朋友,跟他2次怀孕,然后又把这些孩子给堕胎了。当时她仍然跟丈夫生活在一起,然后她跟男朋友分开了,现在又跟她的丈夫在一起。她爱他,但有时太难了。另外一个男性当事人,现在同时有6个女朋友,其中5个都有一次堕胎,也就是该男人的孩子。他想去从这种混乱的状态中走出来。

排列导师告诉大家,堕胎对伴侣关系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他们怎么会有这种意见呢?

他们从代表们的反应得知。在排列个案中,如果被堕胎的孩子并没有包括在内的话,代表们经常会觉察到少了些东西。如果被堕胎的孩子,被带进个案(用代表方式),当父母看着孩子的时候,通常会感受到非常巨大的痛苦。如果夫妇接受这份深痛,有时候还会有内疚,那么这种正视的态度,似乎对他们未来的关系有正面的影响。有些被遗忘的部分被找回来了,家庭终于完整了。

对于德国治疗师一个重要问题是,就算堕胎在德国有这样的后果,在中国可能完全不一样,可能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中国参加者在做完第一个排列个案后,讨论的时候提出来的问题。撇开内容不谈,在排列个案中,中国代表们,就是父母的代表,直到那一刻看见被堕胎的小孩的时候,才感受到很悲伤。这跟德国的排列个案情况是非常相似的。中国的女性参加者,对于这个题目反应是非常强烈的。可能堕胎是伴侣关系之中一个根本的问题,超越了文化差异。一个女子跟男人发生性关系之后怀了孩子,如果有爱的话,这个孩子就是爱的表现。所以在两性关系中,其中一句最热切、最有承诺的话就是:「我想跟你生个孩子。」如果迟些说:「我想堕胎。」那么其实是把爱的果实堕掉了,从这个观点来看,堕胎在某个层次来讲,是否定了原本的爱,必然会对亲密关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但一孩政策在中国不是最主要的堕胎原因吗?作为个体来说这种社会压力不是难以抗拒的吗?当我们研究这个题目的时候,这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当然,肯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层面和动力。所以在这里我不会给最终的答案,但是我会的把眼光转向一个未被考虑过的冲突源头。

当我们研究夫妇冲突的时候,系统排列经常发现,原生家庭里经常有相似的模式,是以前曾经发生过。女儿的行为经常表现得跟妈妈一样,而妈妈就好像外婆一样;儿子们的表现就好像爸爸一样,等等……排列个案之中呈现的方式是:女儿的背后站着妈妈,妈妈的背后站着外婆,外婆后面站着上几代的女性。

这些相似性从何而来?一个有助于了解观点是: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的忠诚。这意味着孩子们对于父母的不快乐都是同样的忠诚。所以当女儿有个不快乐的妈妈,出于忠诚,会寻找一种方式令自己同样的不快乐。当我们环视自己跟当事人生命的时候,会非常明显地发现孩子如何延续上一代的挫败感、痛苦、愤怒。夫妻关系不快乐在中国有很悠久的传统,就算在今天,男女的关系都被这段历史所影响。

如果对于先人的忠诚被看到、被肯定的话,那么下一步,就可以去解决这些潜意识之中,把我们拖向这种不快乐的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