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库前:隐于市的深巷

 苏迷 2013-02-23

天库前,提起这条小巷,恐怕很多老苏州也不一定知晓。这条位于阊门附近的小街巷,长不过几百米,宽不过3米左右,在苏州数百上千条大小街巷中并不太著名,甚至有些不起眼,唯一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条街,还得益于与天库前垂直的文衙弄里的艺圃,隐于市的私家园林,国家文化遗产。

说天库前不起眼,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条巷子就藏在一片老民宅中,期间横竖穿插着多条小巷,找起来着实有点困难,要不问问附近的居民,恐怕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行走于巷中,第一感觉便是普通,实在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窄窄的路面,两旁的民宅鳞次栉比,其中不乏一些深宅大院。据这里的老人说,这里曾有过一间很大的玉器铺,如今早已不见踪迹,数百年的岁月磨洗,早就改变了巷中的建筑,但小巷和古城一样,名称没变,位置没变,人们可以从数百年前的书中描述,轻而易举找到它,大概这就是古巷的魅力所在,精髓所在。

也许是天冷的缘故,又或许是都在忙于生计,天库前尽管挤满了民宅,巷子里却鲜有人走动,一位老人正抱着孙子在巷中溜达,可能是从邻居家刚串门回来,偶尔有几个骑着电动车经过,也是行色匆匆。天库前的民宅,好多仍保留着木制大门,一把大锁将两个门环紧紧捆住,透过缝隙,隐约能看到院内的景象。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天库前,却并未有陌生的感觉,这样原味的小巷苏州有太多,也见了太多,窄巷、大树、高墙、厚门……即便是砌成门楼的一块旧砖,都浓缩着一段历史的精华,繁华过、凋零过。

可能是巷窄遮光的原因,不少居民把巷边的电线杆等当做了晾晒衣服的地方,晾晒着衣服和床单,不免让人担心触电的危险,有些则是把一根长竹竿架于树杈之间当晾晒衣服之用。这样的情形,不免让人联想到老上海的那种石库门,街坊邻居坐在自家门前,手中拣着刚从市场上买回的菜,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头顶上方摆满了刚洗完的衣物。

在天库前与专诸巷交界处,有一花冈质四眼方井,外壁刻"源源泉,甲子年重□,金门市民公□",为苏州市十大名井之一。再往前走,路边一道耸立的红砖高墙格外引人注意,墙上爬满了枯萎的爬山虎,踮脚观望,也只能看到墙内高耸着的光秃秃的树枝,据这里的居民介绍,这是当年雷允上的制药厂,如今早已荒弃。

窄窄的天库前上,有一个响当当的门牌号48-2号,是一所大宅子,正门开在西中市。 90年前,这里是苏州官商盛宣怀的宅子,他还修了一条路,叫石路,这可能跟现在的石路在地理概念上还有些出入。有了这条路以后,盛家的太太小姐们从天库前出发,就可以直接到达盛家的私家花园——留园。

深深的小巷,从头走到尾,除了一两家小卖铺和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理发店,没有任何商业气息,因此小巷十分安静,偶尔从路旁的人家中传出麻将牌噼里啪啦的撞击翻滚声,显得格外响。就是这么一条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听不到嘈杂的喧闹,闻不到汽车尾气味道的巷子,让穿行于此的人有种恍若隔世之感,也正是因为这条巷子,才让人们感受到市井小民平淡、祥和的生活氛围,隐于市的静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