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个成语指导人生

 芳华亭 2013-02-24

吴玉叶

中国的成语是公共文化资源,世界各国的人皆可享用。但对其重视程度和使用的方法,即面对这些成语的想法和做法却不尽相同。有的人几乎不看成语;有的人看成语主要是为了口头表达时使用;有的人每篇文章都要堆砌许多成语;有的人则相反,比如余秋雨,他说他写文章尽量不用成语,并说这是他的写作秘诀。世人众多,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做法当然不只是这些……

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做法可能有点不同于别人。我把它(成语)当作良师为我释疑解惑,把它当作谋略家问计于它,把它当作智者和战略家为我指导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事,指明我何时应该前进以及何时应该后退的时间和方向。在诸多成语中,有五个——妄自菲薄、妄自尊大、爱毛反裘、白云苍狗、“丁丁作响”,我是牢记在心的。

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

妄自菲薄,就是过分地看轻自己的意思。我牢记它的目的,就是让它时刻提醒着我,不要过分地看轻自己,也不要看轻自己。因为凡是看轻和过分看轻自己的人都是没有出路、没有前途的,更不可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相反,只有看重自己的人,只有认为自己能行的人,才有出路,才有前途,才有可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就是这样,一旦看轻自己认为自己不行,内在的潜力也就不再挖了,干什么事也就没有心劲了;这样的人很难成功。相反,只有看重自己认为自己能行的人,干起事来才有心劲,内在的潜力才能挖出来;这样的人才容易成功。比如熊十力吧,他只上过半年乡塾,学过三年的佛学知识。像他这种情况,想成才,想到北大任教,想成为著名哲学家,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在他未成功之前,我想,绝大多数人是很难看好他的。可是熊十力却看重自己,认为自己能行——在这个前提下,他通过拼搏自学,竟然于38岁那年被北大聘去任教,一干就是36年。他花十余年心血撰写并反复修改而成的哲学专著《新唯识论》,被中国哲学学会授予最高奖:一等奖,且被公认为是抗战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哲学研究成果。最近还有人撰文认为,从学理的角度看,《新唯识论》无疑是20世纪最富有创造性的哲学著作之一。鉴于他在学术方面的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特邀人士”参加了首届全国政协会议,后来被当选为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熊十力能到北大任教,能成为著名哲学家和我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能被公认为我国当代新儒家的开创性人物,他靠的是什么?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是自信,是自强,是自学,是拼搏,是独思。这话没错,但要是再问,他为什么如此自信、自强?为什么乐意自学、拼搏?又为什么愿意花时间独思?不同的人对此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看重自己”,认为自己能行,有那个潜力、能力和天赋。否则他就没有自信,谈不上什么自强,也不可能花那个冤枉时间,做无效劳动,更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和荣誉。因为自强、自学和独思等等都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自信又是建立在看重自己、认为自己能行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说,凡是“看重自己”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成功,但凡是成才、成功者都十分看重自己。因为“看重自己”是自信的种子和源泉,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和不竭动力。

其实,自古以来,各界精英几乎都是看重自己的。比如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诸葛亮和左宗棠,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一个自比管仲,一个自比今亮。再比如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和顾准,他们虽然都只有中学学历,但却十分看重自己,不仅都登上了大学的讲台,而且还都成了著名的哲学家。试想,如果他们不看重自己,妄自菲薄,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吗?当然不能!

不过,即使是真理如果再对前跨一步,也会变成谬误,何况是“看重自己”乎!看重自己,是我在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之间选择的一个上限或曰临界点,之所以选择上限的原因和目的,我已在前面说过,就是因为我认为:如果看重自己认为自己能行的人,干起事来就有心劲,内在的潜力也就能挖出来了;这样的人很容易成功。但我们也必须明白:“看重自己”已经到了上限,即临界点,一点也不能再对上跨了,否则就是妄自尊大。妄自尊大的人在我眼里一文不值,我不希望这样的人是我的朋友,更不希望这样的人是我的领导或部下,因为这样的人不仅荒唐可笑,而且也会一事无成。我牢记这个成语的目的,就是让它时刻提醒着我不要跨出临界点向上的那一步!

爱毛反裘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说有一天魏文侯到郊外巡游,看到一个人反穿着皮衣背草,觉得怪谲,就问他为何这样。那人说:“我怕把皮衣的毛磨坏了。”魏文侯听后,和他讲了一番类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后来人们就用“爱毛反裘”比喻抓不住事物的根本,因小失大。

每当我想起这个成语及其典故时,内心都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它像警钟在耳时刻警示着我不要因小失大,它像智者和谋略家时刻教导着我不要失去事物的根本!因此,我在说话、做事和思考问题时都时刻谨记着这个成语,以免抓不住事物的根本,因小失大。这些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好处确实很大!

白云苍狗

这个成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可叹》,诗中说:“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苍,是黑的意思;斯须,是一会儿的意思。前两句是说天上的浮云(刚才)像白衣裳,一会儿就变成了黑狗。这里只一会儿的工夫就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颜色完全相反的变化,由白变黑;另一个是形状完全不同的变化,由衣裳的形状变成了狗的形状。由此来比喻世事的多变无常。

我之所以牢记这个成语,是因为它能让我瞬间联想到了其它句子及其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比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昨日侯门客,今日阶下囚”“起伏不定,祸福无常”,以及“一切皆变”“万物皆流”。它又能勾起我对许多人物的回忆与深思,比如:刘邦、项羽,威灵顿、拿破仑,韩信……唉,世事真是变幻无常!白云苍狗啊——你怎能不让我牢记,不让我沉思?记住和思考着你啊,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不会迷失方向,因为你随时会为我指点迷津——你能让我在顺境时想到逆境,在逆境时又想到顺境……;在得意时想到失意,在失意时又想到得意……;在成功时想到失败,在失败时又想到成功……。——你是我人生航船上的舵手啊,是我在黑暗中行走时的路灯!为了不迷失方向,我必须时刻牢记住你啊——白云苍狗!

“丁丁作响”

关于这个“成语”我得作点说明,我在书上和电视上看到也听到过它,可词典、辞源和成语词典里却找不到它,所以我在它身上加了引号。不过我觉得找到找不到它并不重要,因为我“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别的方面——关于“丁丁”二字与“作响”配合在一起时的读音问题。说实在话,以前我一直以为“丁”(ding阴平)字只有一种读音,所以无论是看到单个字的“丁”还是两个“丁”连用,抑或是两个“丁”字与其它字搭配,统统都念作ding(阴平)。可当我后来知道两个“丁”字连在一起是形容伐木、弹琴、下棋等声音而不能读作dingding(阴平)只能读作zhengzheng(阴平),尤其是这两个字与“作响”配在一起必须读作zhengzheng(阴平)时,我突然汗颜——读了半辈子的书,竟然还目不识“丁”!这件事深深地刺激着我……让我更加明白了我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尽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懂的东西,但我还是暗自警示自己: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如果真能做到了,我还得好好谢谢“丁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