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说到丁香巷,就不能不免俗的提起《雨巷》。其实,戴望舒写的并不是苏州的丁香巷,不过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这条安静的小巷子以撑着油纸伞、如丁香般袅袅婷婷的忧伤女子形象,走入了人们心中。 走在平江路上,你也许会忽略猫空旁边,这条弯曲狭窄的小巷。它是那么地低调着,却又有不同寻常的华丽。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古代的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 在多雨的江南,淅淅沥沥的雨总是不期而至,洒在黛瓦上,颇有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顿挫。雨水再沿着屋檐落下,形成一排雨帘,却又好似潸然而下的泪水。丁香巷不知何故,这般伤心,缠绵的泪水让人不禁怜惜。 雨天巷子里少有人迹,显得寂寥非常。很多房子都已经翻新,不过还是有不少保持着原貌。斑驳的墙上长满了青苔,陈旧的木门满是岁月刻下的痕迹。 若是想要在这里遇见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其概率估计和在街上碰到穿着绣花鞋的女子差不多。 而在丁香巷与平江路的交叉口,确有一家小店,名曰“一双绣花鞋”。 可不要和那个早期的悬疑小说联系在一起,这里一点都不恐怖。 店主是一位白净的温婉女子,与这家店这条巷子的气质很是吻合。小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绣花鞋,鞋面上的花样精巧别致,都是手工绣制。除了常见的样式,这里有极具汉风的高帮鞋,系着鞋带的休闲鞋,闲适慵懒的拖鞋,特别贴心的是,鞋子还设计成了冬天穿的靴子,花样款式各异,而且鞋底都是手工纳的千层底,穿上后既舒适又保暖。鞋子之外还有精美的鞋垫,时尚又不失民族风的包包,特别的刺绣领子。 美丽的小巷配上这样别致的绣花鞋,真真是极好的。倘若穿上这绣花鞋,再搭一件淡雅旗袍,漫步在丁香巷的青石板路上,必定像极了老胶片中那些别有韵味的优雅女子。 雨后初霁的丁香巷,却是生动明媚的,呈现着另一种生活的调调。如果巷子有星座的话,那丁香巷一定是双子座。 温暖的阳光驱走了冬日的湿冷,居民们纷纷拿出积攒的衣服和棉被晾晒,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阳光味。时不时就会有邻居倚靠在墙边,晒着太阳,谈论着附近的家长里短;头发花白的阿婆坐在藤椅上,打着小盹;阿爹端着茶壶,席地坐在门前的石阶上,一口一口地呷着浓茶;敞开的门里,不时传出老两口日常柴米油盐式的拌嘴;当你觉得这里四下无人时,关着的窗户里又能传出搓麻的声音和麻友们的笑闹声;偶尔也会有黄鱼车驶过,留下“收旧货”的吆喝在巷子里回荡,只是不知这里会不会还有少时时常听到的“磨剪子咯,戕菜刀”! 远远望去,粉墙黛瓦间有着一抹淡淡的黄,原来是人家门前刚开的腊梅。稍稍走近,就能闻到即使零落成泥土也依旧如故的幽香。在丁香巷看不到丁香花,赏赏腊梅也是好的。 徜徉在丁香巷,你会爱上这个每次都让你惊喜连连的双子座小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