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肢闭合骨折 人体有206块骨骼,其中颅骨29块,四肢骨126块,躯干骨51块,各个部位均可因为遭受外力的伤害,而使骨骼的完整性或连 续性遭到破坏,这就是通常所指的骨折。骨折是人们日常损伤性疾病中比较严重的病症,它可由于生活损伤、交通损伤、工 业损伤、农业损伤、运动损伤、灾害损伤、战争损伤等因素造成。骨折的治疗 比较复杂,疗程也比较长。其治疗方法众多 ,但可归纳为两大体系:西医骨科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一般不用药物作辅 助治疗;中医骨伤科主要是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局部固定+中药外敷内服+及时功能锻炼。祖国医学对骨折的治疗,根据文献记 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已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和科学的闭合骨折三期分治理论与方法,对指导临床 有其积极作用。骨折三期的划分,一般认为骨折开始的两周左右为初期,此时损伤局部瘀血凝结,肿胀疼痛,宜用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之剂;二--四周左右的时间为中期,这时瘀化肿退,骨折断端已初步连接,治宜接骨续筋,和营通络;骨折四周 直至愈合为后期,这阶段治宜补气养血,补益肝肾。此骨折三期分治,虽有一定的原则性与规律性,也有其灵活性,不能拘 泥不变,还要根据人体的差异而不同,如体质的强弱、骨折的部位等因素而考虑辨证施治。此骨折三期分治学说与骨折愈合 机制的“瘀去、新生、骨合”也完全一致。现代医学认为骨折愈合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一般可分为血肿机化期、原 始骨痂期和骨痂改造期,这与中医骨折三期分治的学说也相吻合
24克、参三七15克、黄麻灰45克、冰片3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青皮、熟地、白茯苓、金毛狗脊各140克,陈皮、泽兰各180克,川牛膝、川断、赤芍各90克,雄黄24克、丝瓜络12克。上药 研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1日2次,温开水送吸。 如肿胀大部消退,已无潮红发热现象,瘀斑已转成淡黄色或已消失,并且断骨已有接续象征之时可换贴伤骨药,处方如下: 全当归、黄芪、川芎、豆豉、生军、生地、白芷、苍术、官桂、川乌各72克,山奈、升麻、吴萸、麻黄、细辛、良姜、红花 各60克,丹皮、草乌、赤芍、防风、独活、首乌、羌活各48克,蓖麻子100粒去皮。上药共研细末,煎后放入广丹1500克收膏 。
7.7%;进步后中断治疗4例,占10.3%;自动转院1例,占2.5%。
伤筋及骨折后期,筋寒筋缩,伤处酸痛。伤骨药方则另有一功,专治一切跌打损伤,瘀气凝滞,并用于久年劳伤,筋骨酸楚 ,血气不和等
后研末,两药混匀,加适量米醋,放在勺中煎熬片刻使成糊状,冷却后加少量朱砂及余药之细末即成。
151例,下肢骨折84例,其他骨折6例。对骨折病例,首先运用整骨手法予以整复,在对位对线良好的基础上即用本方醋调外 敷骨折处。用牛皮纸贴上,然后用小夹板固定,l周换药1次。一般4-5天基本消肿,疼痛减轻;10-20天可见骨痂生长。临床 愈合时间平均为25天左右,治愈率达94.7%。
血液循环,使成骨细胞活跃,促使骨质钙化,而且有利于骨折助愈合
血藤、桑寄生、牛膝、川芎、川断各5克。上药并研细末,放入50度粮食酒500毫升,搅匀,沉淀48小时后过滤,自溶器上添 蒸馏水少许至全量500毫升即成。成人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6小时1次。儿童酌减。
折10例。所有骨折均先行整复固定,其中用药组内服本方。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用药组较对照组提前,用药组为30天,而对照 组为61天。
肝肾,一方并用两法,加快了骨折愈合的过程,缩短了疗程,易为患者接受。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蟹、土鳖各自捣碎混合上药,加白酒l斤浸泡即可。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香、没药、桔梗、豹骨、海马、广皮、母草、元胡、大茴、小茴、五加皮、松节、竹七、苍术、防风、羌活、独活、藁本、 香附、桃仁、大黄、苡米、川芎、伸筋草、枳壳。上药混合泡白酒备用。亦可内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骨22例,肱骨28例,尺桡骨9例,桡骨下端21例。治疗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股骨41.7天,胫骨43.3天,肱骨20.7 天,尺桡骨25.7天,桡骨下端21.5天。
缓解肢体疼痛,又可使气血正常流通,促进瘀血吸收消散,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增强肢体的活动能力,从而加速 骨折的愈合
再小夹板固定,内服本方,每天3次,每次4-6丸。观察32例,均于用药后30分钟至1小时开始有止痛作用,24-36小时基本消 肿。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情况,对不同部位,分别在5、7、10、14、21、28天作X线摄片复查,最早出现骨痂时间 为7天,一般在10-28天内均可见有不同程度骨痂生长。
方配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具有消肿止痛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快,方法简单,使用安全等优点
处局部敷三黄油胶,再在外层包敷三色敷药,方为:黄荆子(去衣炒黑)4O克、紫金皮(炒黑)240克、全当归、五加皮、木瓜、 丹参、羌活、赤芍、白芷、姜黄、独活、花粉、怀牛膝、威灵仙、防风,防已各60克、甘草18克、秦艽30克、川芎30克、连 翘24克,和匀共研细末,用饴糖调和成糊状。
例,股骨8例,锁骨27例,胫骨2例。全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6天,其中愈合期最短为9天,最长者为27天。由于全部病例 发生于儿童,且为不完全性骨折,故疗效颇为满意,其中良好对位而愈合的患者共66例,愈合后对位较差而不影响功能活动 的共12例。
较多。又四肢长骨和锁骨为青枝骨折好发部位,因该处骨骼细长,且接受间接暴力的机会较多,故亦为好发之原因。在青枝 骨折的治疗方面,应着重在整复和固定两个关键。本方对骨折局部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待凉后敷于骨折部位,2-4天换1次药。
病例全部是闭合性骨折,新鲜骨折211例,陈旧性骨折20例;四肢骨折204例;躯干骨折27例,经治疗后,未发现骨折延迟愈 合或骨不连的情况。平均消肿止痛时间5.5天,骨痂生长时间9天,临床愈合时间26.1天,骨折愈合时间36.5天。
毒、消肿止痛、活血去瘀之功,临床应用无副作用
的药酒500毫升(1:1浓度)便可应用。也可将接骨草叶量加倍,按上法制成2:1浓度。
均以小夹板固定,然后将接骨草酒滴入夹板下纱布浸湿为宜,每天2-3次。一般3-4天基本消肿,平均6.4天完全消肿;药后1 周疼痛消失;骨痂开始生长平均时间为12.9天;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23.9天;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37.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 39.2天。本组有38例开放性骨折,运用本方后,伤口愈合良好。
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63..眩晕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