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琼·芳登曾经说过:“我宁愿有生之年都停留在拿到奥斯卡的那一刻,实在是太美好了!”诚然,这座成就好莱坞电影殿堂之华丽的颁奖盛会,成为无数年轻电影人的理想标杆,也是很多资深电影人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目标。但无论这传统多迷人,为电影人创造过多少辉煌时刻,它都从未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程度,总有一些有个性的电影人对这份荣誉视作粪土,在多数电影人都能为小金人顶礼膜拜的时候向其竖起中指,扬长而去。这些不屌奥斯卡的电影人包括伟大的表演艺术家查理·卓别林,喜欢用电影自娱自乐的老爷子伍迪·艾伦,影坛怒汉乔治·C·斯科特,刚获影帝提名便对奥斯卡吐了唾沫的杰昆·菲尼克斯等等。
当然,也有将奥斯卡视为心中“永恒的痛”的苦逼电影人,他们炮制了无数佳作,屡冲奥奖,却总是铩羽而归,奥斯卡丝毫不屌他们树立的优质口碑,让他们受尽挫折。这其中包括冲奥之心路人皆知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布拉德·皮特,屡战屡败的乔治·克鲁尼,影史永不可能绕过的大师级人物斯坦利·库布里克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等等。
正是这些不屌奥斯卡与奥斯卡不屌的电影人,勾勒出奥奖内外的光与暗,成为一道别致的好莱坞风景。然而不管屌与不屌,都是一种电影态度,也许与脾气、运气、人气惜惜相关;不管是一时的失意,还是永恒的顽固,他们正因为有如此执念,才能让自己的境界不断提升。
其实屌或不屌都不重要,时间自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判。
瞻仰“不屑帝”:这些男人从来不屌奥斯卡

1. 杰昆-菲尼克斯
奥斯卡献媚史:
《大师》:8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与歌同行》:78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角斗士》:73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不屌宣言:
“奥斯卡完全是瞎扯,我不乐意参加颁奖礼!”
光辉不屌事迹:
沉寂数年的美国男星杰昆·菲尼克斯因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执导的新作《大师》中扮演虔诚的信徒而演技倍受肯定,成为威尼斯影帝之后又提名奥斯卡影帝,但他在接受杂志采访时却明确表示不想参加颁奖礼。其原因是他2005年因主演传记片《与歌同行》参加过一次影帝角逐,然而他觉得自己对竞争过程中的勾心斗角深感不满,并认为“全世界找不出比这更蠢的事儿”,这又是一位对奥斯卡竖起中指的老愤青。

2. 马龙-白兰度
奥斯卡献媚史:
《教父》:第45届奥斯卡影帝
《码头风云》:第27届奥斯卡影帝
不屌宣言:
“电影界把印第安人塑造成了野蛮残暴的角色,除非这些现象有改善,我才会对此奖表示尊重。”
光辉不屌事迹:
1972年,当马龙·白兰度因扮演《教父》中的老柯里昂尼而以最高呼声赢得奥斯卡殊荣之后,他却派了一位印第安土著女孩“小羽毛”登台领奖,那女孩上台之后便拒绝接过小金人,并以最忧伤的表情发表了演说,狠狠抽了奥斯卡一个耳光后,在一片尴尬的掌声中默默下台。白兰度借此表达对美国印第安原住民在影视作品中被妖魔化的抗议,这也是他从影生涯中最后一次得到奥斯卡影帝的桂冠。

3. 伍迪-艾伦
奥斯卡献媚史:
《午夜巴黎》:第84届最佳原创剧本
《汉娜姐妹》:第59届最佳原创剧本
《安妮·霍尔》:第50届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奖
不屌宣言:
“当奥斯卡评委会打电话给我时,我慌张极了,以为他们想要回他们颁给我的奥斯卡奖,而典当行歇业已经有一阵子了。”
光辉不屌事迹:
1977年其执导的《安妮·霍尔》获得四项奥斯卡大奖,但颁奖典礼当晚,伍迪·艾伦却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酒吧里,和自己的新奥尔良爵士乐队呆在一起,悠闲地吹着单簧管。此后几届提名,他也一直不去,这几乎成为一个传统。伍迪老爷至今给奥斯卡面子只有一次,那便是2002年奥斯卡在刚刚遭受911事件打击后的纽约举办,他作为一位纽约客走上奥斯卡舞台,介绍一部关于纽约的电影剪辑短片,当时仍不忘恶心一下奥斯卡,他说:“我问他们要给我个啥奖,结果不是的,他们只是想请我颁个奖,我说颁奖找马丁·西科塞斯呗!但他们说他没空,只能找我。”

4 查理-卓别林
奥斯卡献媚史:
第1届荣誉奖、第44届荣誉奖
《凡尔杜先生》:第20届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大独裁者》:第13届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不屌宣言:
“少数几个人做出的决定,对我来说绝非荣誉。”
光辉不屌事迹: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在《摩登时代》、《城市之光》等优秀影片未能受到奥斯卡奖项肯定之后,愤而拒绝了1929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为其颁发的“特别荣誉奖”,公开申明自己不会接受奥奖,成为奥斯卡大叔的一大遗憾。

5. 泰伦斯-马力克
奥斯卡献媚史:
《生命之树》:8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细细的红线》: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不屌宣言:
无语
光辉不屌事迹:
拍戏的狂热程度与给演员删戏剪戏的残酷程度成正比的鬼才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既是不屌奥斯卡的人,也是不屌所有媒体与宣传的人。尽管他的好友都认为此君非常温和谦逊,但他拒绝媒体介入自己的拍摄工作也是出了名的,甚至其签订的合约中明确规定片方不能放出他的照片,他也通常拒绝媒体的采访要求。《生命之树》参加戛纳影展期间,他也只在首映结束时出现了大约一分钟,很多媒体人甚至都没认出他来。这样“脱俗”的导演,自然也不会出现在奥斯卡颁奖礼上,他甚至都不给一个解释。

6. 乔治-C-斯科特
奥斯卡献媚史:
《医院》:第44届最佳男主角提名
《巴顿将军》:第43届影帝
《江湖浪子》:第34届最佳男配角提名
《桃色案件》:第32届最佳男配角提名
不屌宣言:
“我本人不接受这一提名和奖励,艺术家都应是朋友,不必卷入这竞争的旋涡。这不过是个两小时闹剧,为了经济上的好处而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光辉不屌事迹:
乔治·C·斯科特这位彪悍的“巴顿将军”一直是不屌奥斯卡的好莱坞异类,在凭借《巴顿将军》获得影帝大奖的颁奖夜,他宁愿呆在家里看曲棍球比赛。斯科特还屡次讽刺奥斯卡是“屠宰场里的美妙竞技会”、“两小时的肉类阅兵场”,直言它是“是小儿科的、伤害艺术的、不正常的竞争,不喜欢它的评选方式”,他也异常反感同行提名自己,彰显了硬汉本色。

7. 迈克尔-凯恩
奥斯卡献媚史:
《沉静的美国人》:第75届影帝提名
《苹果酒屋法则》:第72届最佳男配角
《汉娜姐妹》:第59届最佳男配角
《教导丽塔》:第56届影帝提名
《侦探》:第45届影帝提名
《阿尔菲》:第39届影帝提名
不屌宣言:
“我的的确确没什么可说的。”
光辉不屌事迹:
严格来讲,老戏骨迈克尔·凯恩并非完全不屌奥斯卡,起码他出席了,也领奖了,2000年的颁奖礼上,凯恩凭借《苹果酒屋法则》中堕胎师的角色赢得了一尊小金人,他拿了奖之后却出人意料地拒绝致辞,他说:“当我看到那些上台领奖的人,手里都捏着一个小纸片,我就会想,上帝,你必须得有十分的信心才成!可我是真没啥好说的!”

8. 让-吕克-戈达尔
奥斯卡献媚史:
第83届奥斯卡荣誉奖
不屌宣言:
“我已经收到信了。”
光辉不屌事迹:
当奥斯卡遭遇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时,理所当然地又碰了一鼻子灰。奥斯卡主办方千方百计向戈达尔发出邀请,请求他接受第83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殊荣,然而对方却完全不搭理。后来有记者赶到戈达尔家门口去追,他的回应也非常淡漠,妻子安妮在接受采访时回复说:“他不会去美国的,他太老了,你以为他会为一块金属飞那么远吗?”
围观“悲催客”:奥斯卡从来不屌这些男人

1.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冲奥挫败史:
《血钻》:第79届影帝提名
《飞行者》:第77届影帝提名
《不一样的天空》:第66届最佳男配角提名
群众呼声:
“我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摄影机也知道这一点。”——马丁·西科塞斯
悲催遭弃事迹:
小李曾经是个“不屌奥斯卡”的性格派,第一次凭《不一样的天空》里智障少年的角色得到提名时他就拒绝出席颁奖礼,可是后来他慢慢对该奖垂涎起来。于是想尽办法与大导演合作,成为马丁·西科塞斯的御用,出演昆汀·塔伦蒂诺的西部片,演绎名著里的盖茨比先生;还频频出演最易获奖的人物传记电影,塑造了霍华德·休斯、胡佛等人物,可惜奥斯卡怎么也与他结不了善缘,搞得他只能在出席颁奖礼之前对镜练假笑,以免在听到其它人得奖时表情不妥。乌比·戈德堡曾因莱昂纳多在《泰坦尼克号》中的演出未获影帝提名,愤而表示不再主持奥斯卡。

2. 布拉德-皮特
冲奥挫败史:
《点球成金》:第84届最佳影片提名、影帝提名
《返老还童》:第81届影帝提名
《12只猴子》:第68届最佳男配角提名
群众呼声:
“皮特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演员,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贝尼特·米勒(《点球成金》导演)
悲催遭弃事迹:
布拉德·皮特一直有奥斯卡情结,所以他努力摆脱轻浮的“万人迷”头衔,不停挖掘好题材,与高品质的导演合作,比如大卫·芬奇、泰伦斯·马力克、昆汀·塔伦蒂诺,无数次颠覆偶像形象,可惜还是只提名不得奖。

3. 乔治-克鲁尼
冲奥挫败史:
《后人》:第84届影帝提名
《总统杀局》:第84届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在云端》:第82届影帝提名
《迈克尔·克莱顿》:第80届影帝提名
《晚好,好运》:第78届最佳导演提名、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辛瑞那》:第78届最佳男配角
群众呼声:
“克鲁尼就好像当代的加里·格兰特!”——《人物》
悲催遭弃事迹:
大器晚成的“钻石王老五” 乔治·克鲁尼为冲奥作出了不屈不挠的努力,他一肩挑起编、导、演三项重任,打造了《晚好,好运》,除了带来丰厚收益的商业大片之外,克鲁尼一直致力于冲奥,但其编导能力至今未获小金人肯定,只有2006年在《辛瑞那》中的演出拿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4. 汤姆-克鲁斯
冲奥挫败史:
《木兰花》:第72届最佳男配角提名
《甜心先生》:第69届影帝提名
《生于七月四日》:第62届影帝提名
群众呼声:
“像劳伦斯·奥立佛的哈姆雷特一般永恒。”——安妮·莱丝
悲催遭弃事迹:
尽管“万人迷”汤姆·克鲁斯早在28岁就凭《生于七月四日》一片角逐奥斯卡影帝,可从影三十年间却只得三次提名,连前妻妮可·基德曼都拿过影后了,这让阿汤哥难免焦虑。所以他在用商业大片继续巩固票房巨星地位的同时,还是不停用《木兰花》、《最后的武士》等片中的表演冲奥,甚至传闻因《最后的武士》未能得奥奖提名而炒掉了他的经纪人;英国观众在评选“与奥斯卡无缘的最佳男女演员和导演”时也将他列入其中。

5. 加里-奥德曼
冲奥挫败史: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第84届奥斯卡影帝提名
群众呼声:
“整部影片几乎是靠他的演技穿缀起来的。”——托尼斯·阿尔弗莱德森(《锅匠》导演)
悲催遭弃事迹:
英伦老戏骨加里·奥德曼从吸血鬼到大反派,塑造了无数让人永生难忘的经典角色,却被奥斯卡视而不见许多年,直到年过不惑,才因谍战片《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的精湛演技提名影帝,却输给了身为《艺术家》的法国人让·杜雅尔丹。

6. 约翰尼-德普
冲奥挫败史:
《理发师陶德》:第80届影帝提名
《寻找梦幻岛》:第77届影帝提名
《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第76届影帝提名
群众呼声:
“德普在他自己游艇上的样子,让人联想到查理·卓别林。”——《名利场》
悲催遭弃事迹:
这位曾经对票房没什么概念的性格小生约翰尼·德普,对奥斯卡的野心显然并没有那么重,然而他的实力却与之漂亮的外形一样受到肯定,所以曾三度染指小金人,却都空手而归。不过德普本人对这个奖基本上也处于“不屌”的状态,得知自己被提名时,他直言:“当时我考虑的只有啥时候我们可以吸烟,在哪儿能喝酒,典礼何时结束,请不要让我得奖等等,反正得奖也不是我拍电影的目的。最终得知自己没获奖的时候,我高兴死了!我一边为赢家鼓掌,一边说感谢上帝。”

7. 斯坦利-库布里克
冲奥挫败史:
《全金属外壳》:第60届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乱世儿女》:第48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发条橙》:第44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2001太空漫游》:第41届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奇爱博士》:第37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群众呼声:
“库布里克敢于蔑视社会常规,拓展领域,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不是随时间流逝的平庸之作。”——彼得·科维(欧洲影史家)
悲催遭弃事迹:
相比其他不被奥斯卡所屌的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冲奥史简直就像该奖项制造的一个“冷笑话”,他包括《闪灵》等后世经典杰作在内的诸多电影都在当年遭到影评人的攻击,比如宝琳·凯尔和罗杰·艾伯特,罗杰直到若干年后才“翻供”。而备受争议的库布里克只在1969年凭《2001太空漫游》拿到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他彻底远离好莱坞,宁愿呆在英国的赫特福德郡继续他的电影之旅。

8.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冲奥挫败史:
《惊魂记》:第33届最佳导演提名
《后窗》:第27届最佳导演提名
《爱德华大夫》:第18届最佳导演提名
《怒海孤舟》:第17届最佳导演提名
《蝴蝶梦》:第13届最佳导演提名
群众呼声:
“这个人去世了,但这位电影艺术家并没有死。”——特吕弗
悲催遭弃事迹:
擅长炮制惊悚悬念的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总是频频与奥斯卡擦肩,五部后来被证明是经典作品的提名影片均未让他成功摘成最佳导演殊荣,以至于奥斯卡后来不得不在1967年给他一尊极具安慰性质的欧文-萨尔伯格纪念奖。希区柯克上台领奖的时候只说了两个字——谢谢。下台后,他对朋友说:“得了这个奖,意味着我就要进棺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