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元宵节

 昵称535749 2013-02-25
发布于2013-02-25 
 

    端坐桌前,耳畔不断传来鞭炮声声,我知道人们在庆祝元宵节了,可小城怎么也没有家乡节日的喧闹。已经有十几年没在家乡过元宵节了,很怀念家乡节日的氛围。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有送灯的习俗: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给家里死去的新老先人的坟前送灯——就是在夜幕降临时去坟前点蜡烛,蜡烛外面用个简易的灯罩罩挡住大风的袭击(灯罩一般是自已做的,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做成),这就算是送给祖先的“明灯”了。送灯时候还会燃放鞭炮、礼花,烧香灯。
 

    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句俗话:“正月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可见元宵佳节人们对送灯的重视。十五这天,不管离家多远,远在外地的游子都要回到家乡,中午吃团圆饭,晚上送灯。如果哪家祖坟没有人送灯,就说明这家人绝户了,没有后人了,这是每家人都忌讳的。
 
    快到元宵节了,我们早早地就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那儿有这样一句俗语:“干净十五脏兮兮的年”,可见人们认为过年可以凑合着过,但元宵节必须干净清爽。吃过团圆饭,男人们痛痛快快地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因为晚上要见祖先,不将自己收拾利索,是无颜面见的(到现在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结婚后的女人不去给祖坟送灯)。
 
    饭后,就由家里的小孩或年轻人,削竹签,粘灯罩。小时候,我很会粘灯罩的,我粘的灯罩大小匀称;弟弟常常削竹签,竹签前头要尖锐,这样好插入泥土中。蜡烛要提前买好。如果祖坟比较远的话,就得提前早早准备了。当竹签,灯罩准备好后,就由男人领着小孩们成群结队到祖坟上去送灯了。到祖坟后,先要在坟头上压坟头纸,一般压三叠,正中一叠,两边分别一叠。意思是,儿孙们来看望祖先了,也表明这座坟有后人,也就是后继有人。来来往往的人看到达坟头纸后,就知道这坟还有后人。然后,将坟前杂草拔掉或砍净,插上一排竹签,三至四支竹签一组,围成灯罩大小,在中间栽上一要蜡烛,罩上灯罩。待天快黑时,点着蜡烛,这个过程在我们家乡叫“发亮”。接着烧纸,燃放鞭炮和礼花。然后,大人小孩们磕头,说些祖先我们来看你了或祈求保佑的话,仪式算是完成。
 

    在正月十五的下午,在坟头或路上,你会看见到处是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等到天黑后,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灯,一片片,一串串,一簇簇,好像天上闪烁的星星。你会听见到处都是炮声,到处都是盛开的彩花,你真正才会感到什么是节日,什么是心甘情愿的奔波,什么是发自心底的欢快。只有这一天,小孩一个人走在坟地什么也不害怕,也只有这一天,老人小孩、姑娘、媳妇齐上阵,同姓家族共欢乐。
 
    小时候,送灯回到家后,同村的孩子们成群结队,拿着各家自制的灯笼出来玩,挨家串户。我记忆中灯笼有各式各样的,有兔子灯,在地下拉着走;有飞机灯,要竹竿举着;还有八方灯等。同时,边玩边放炮,那种欢乐恐怕现在的孩子是没有过的。年轻人们,就围坐在火笼前,唱民歌,那时叫“黄色小调”,其中有一首民歌就叫《观灯》,商城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调子就是在这首民歌的曲调上改编的。
 
    正月十五夜里,村民们常常自发组织玩花灯,唱大戏,舞狮子,舞龙,也是挨家串户,热闹非凡。可惜,现在都成了记忆。所有的欢乐一去不复返了,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怀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