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规模和猪群结构

 LM0318 2013-02-25

根据猪场规模,合理安排猪群结构,是实现均衡生产充分利用圈舍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规模化养猪不但要保证猪群的适宜比例,还要安排各个生产环节不同圈舍的存栏,并做到全进全出。

1 .猪场生产规模

养猪场应根据本身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销售和经营能力等来确定适度规模,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按饲养成年生产母猪数量和年产商品猪出栏数确定规模。小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 头以下,年产商品肉猪5 000 头以下。中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 - 600 头,年产商品肉猪5 000 一10 000 头。大型场:饲养生产母猪1 000 头以上,年产商品肉猪15000 头以上。

2 .不同生产规模猪场的猪群结构

一个合理的种猪群年龄结构是以中年猪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定额,实现满负荷生产。种猪年龄普遍偏老或偏小都不利于生产水平的稳定发挥。

( l )成年公猪群直接参与生产的公猪,组成成年公猪群。实行人工辅助(本交)配种的场,种公猪应占生产母猪群的2 %一5 % ;实行人工授精配种的养猪场可降低到l %以下。

( 2 )后备公猪由为更新成年而饲养的幼猪组成,占成年公猪群的30 %一50 %一般选留比例为10 : 2 。

( 3 )生产母猪群由已产仔的母猪组成,占猪群总存栏量的10 %一12 %。

( 4 )后备母猪群由用于更新生产母猪的幼猪组成,占生产母猪群的25 %一30 % ,选留比例为2 : 1 。

( 5 )哺乳猪群系指出生到断奶的哺乳仔猪,占存栏猪数15 % - 17 %。

( 6 )保育猪群系指断奶后仔猪,在网床笼内(一般指35 一70 日龄仔猪)或地面饲养,而后转人生长发育猪群。

( 7 )育肥猪群经保育阶段以后,转人地面饲养,依体重可分为育成期(体重20 一35kg )、育肥前期(体重35 一6okg ) 和育肥后期(体重60 一lookg )。

3 .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

养猪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