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7.胃院痛

 学中医书馆 2013-02-26

37.胃院痛

胃期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症。常包括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临床应根据胃痛的不同特点,分辨不同的疾病。若病程较长,胃痛反复发作,痛的时间有规律性,常伴有嗳气、嘈杂、吞酸,考虑为消化性溃疡;若上腹部疼痛闷胀,无明显规律性,食后加重,纳差,嗳气,呕吐,局部压痛较广泛而不固定,应考虑慢性胃炎;若胃脘胀痛,常随情绪的变化而增减,痛无规律性,经各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时,应考虑为胃神经官能症;若患者形体瘦长,食后脘腹胀痛不适,站立时胃痛加剧,平卧时减轻,应考虑为胃下垂;若胃痛兼有水声漉漉,泛吐痰涎清水,量多,或食后呕吐者,每见于并发幽门梗阻的患者;若突然上腹部剧痛,并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腹部肌肉紧张,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透视偏下有游离气体,多为溃疡病穿孔;中年以上病人胃痛经久有愈,疼痛规律性消失,消瘦,贫血,或大便隐血持续阳性,应考虑有恶性病变的可能。

慢性胃痛反复发作,应作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胃液分析、纤维胄镜及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和复感外寒有关。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胃痛乃作。胃痛的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不健运,胃失和降,均可导致胄病。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若气滞于中,或因气郁化大,胃热内郁,或因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均属实证;痛久热灼伤阴或脾胃虚寒者则为虚证。虚实之间又每兼夹为病,如肝郁气滞的胃痛,常易转化为“胃热”及“阴伤”的胃痛,脾胃虚寒证,每因饮食生冷或气候寒冷,寒邪内侵,病发尤甚。又如病延日久,久痛伤络,脉络破损,或为出血,或为瘀血阻滞,而成为血癌证候,它既可以在脾胃虚寒或胃阴不足时出现,亦可在气滞、流热等实证中并发

 

1.[处方名称]归参汤


[功能主治]功能养血柔肝,理气活血,缓急止痛,制酸和胃,止血生肌。主治胃脘痛。


[处方组成]当归10一15克、丹参10一15克、白芍10~30克、蒲公英20一30克、炙甘草5一10克、木香5一10克、白芨15一30克、煅瓦楞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l)肝郁气滞型:酌加金铃子散、广郁金,香附;肝胃不和、恶心嗳呃者,酌加姜半夏、旋覆花、代赭石;气郁化热、口苦、便燥者,酌加左金丸、龙胆草等;兼见脾虚便溏者,酌加白术、山药等;气滞挟瘀者,酌加片姜黄、赤芍、苏木等;出血黑使者酌加仙鹤草、侧柏炭等。(2)脾胃虚寒型:酌加炮姜、良姜、砂仁等;脾虚湿阻者酌加藿香、佩兰、蔻仁等;脾虚肝郁者酌加柴胡、佛手、白术、绿萼梅等;气虚下陷者酌加升麻、党参、黄芪;脾不统血而见黑便者酌加炮姜炭、焦白术、阿胶珠等。(3)胃阴不足型:酌加石斛、玉竹、沙参等;阴虚出血者酌加墨旱莲、地榆炭等。(4)瘀血内阻型;酌加制乳香、制没药、路路通广郁金,片姜黄等:血瘀黑便者加三七、茜草。


[疗程疗效]治疗73例,显效23例(31.5%),好转47例(64.4%),无效3例(4.1%)。总有效率为95.9%。


[处方来源]安徽省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程宜搞。


[处方备注]本方对按现代医学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疗效较高,慢性胃窦炎和复合性病变次之,慢性胃炎疗效较差:对按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的显效率高于肝郁气滞型和胃阴不及型。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丹金二香汤


[功能主治]功能行气化痰,温中散寒止痛。主治急、慢性胃痛。


[处方组成]丹参3Q克、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砂仁6克、甘草6克、白芍15克、檀香5克、沉香3克,水煎,加生姜计3一10滴冲服,日1剂,分3次服。


[辨证加减]食枳者选加焦山楂、莱菔子、六曲:胁痛者加香附。柴胡;便血者加白芨、三七粉;寒者加吴萸,减川楝子,热者加栀子、丹皮,减沉香;呈虚象着减少理气药量,加饴糖适量冲服。


[疗程疗效]治疗52例,除1例胃溃疡出血住院治疗外,余51例止痛时间平均为3天。


[处方来源]湖北省江陵县江北医院陈兴华。


3.[处方名称]手拈散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胃脘病。


[处方组成]延胡索15克、五灵脂15克,草果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虚寒者加干姜、吴茱萸;阴虚者加沙参、麦冬;气滞者加郁金、香附;瘀滞明显者加蒲黄、丹参或加大上方剂量:出血者加三七、白芨。


[疗程疗效]治疗60例,痊愈37例,占62%;显效12例,占20%;好转7例,占12%;无效4例,占6%。本方对神经官能症、胃炎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达100%;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效果略差,好转率占85%。


[处方来源]】湖北省钟祥县柴胡卫生院刘万朝。

处方名称]炖猪肚治胃脘隐痛

[功能主治]补益脾胃。治疗脾胃阳虚或胃寒所致的胃脘隐痛、喜热畏寒、吐水、口淡不渴等。

[处方组成]猪肚(猪胃)200克,鲜姜50克,肉桂5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

[制用法] 猪肚洗净切丝,同姜与肉桂放在碗内,隔水炖至熟烂,分2次吃完。

[处方名称]田螺壳治胃痛呕酸

[功能主治]和胃,止痛。治胃痛和反胃吐酸、吐食等症。

[处方组成]田螺壳若干,红糖适量。

[辨证加减]

[疗程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

[制用法] 用新瓦焙干,研为细末。每次服l5克,红糖水送下,每日2次。

处方名称]蛤壳香附散止心气痛

[功能主治]解郁止痛。治胃脘痛,吐酸水。

[处方组成]海蛤壳(煅)。香附各l5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共研成细末。每服l5克,笋。日3次。

处方名称]鸡蛋壳炒焦治胃痛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治饥饱胃痈、暖气吐酸水,抽筋麻木等。

[处方组成]鸡蛋壳。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鸡蛋壳洗净,放入锅内炒黄研成细粉末,每日2—3次,每次3克饭前用开水冲服。

[处方名称]啄木鸟海螵蛸和胃止酸

[功能主治]用治饥饱胃痛、暖气吐酸。

[处方组成]啄木鸟1只,海螵鞘(墨鱼骨)10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啄木鸟去毛及内脏,焙干,与海螵鞘共研成细粉。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l0甍。

[处方名称]全青蒜煮饮治胃气痛

[功能主治]宣窍通闭。用治胃气痛。

[处方组成]青蒜连叶7根,盐、醋各适量。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青蒜切碎,用盐醋煮熟。胃痛时热饮处方名称]佛手健胃理气定痛
[功能主治]治肝胃气痛。
[处方组成]鲜佛手25克(干品l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开水冲泡。代茶饮

处方名称]良姜粳米粥驱寒消积聚
[功能主治]治心腹冷痛,积聚停饮症。
[处方组成]高良姜15克,粳米10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先煎良姜,去渣滤什,入水

[处方名称]干姜胡椒末治胃寒痛
[功能主治]健胃驱寒。用治胃寒痛。
[处方组成]干姜l0克,胡椒l0粒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晒干,捣碎,研末。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服完。

[处方名称]常食大枣滋养强胃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对身体衰弱、食欲不振、脾胃虚寒、受凉腹胀刺痛及贫血有效。
[处方组成]大枣适量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洗净水煮。每日吃40~50枚,吃枣饮汤。

处方名称]荔枝核陈皮末治胃胀痛
[功能主治]散湿寒,解郁结,和肝胃,止疼痛。用治胃脘胀痛、嗳气吞酸。
[处方组成]荔枝核100克,陈皮l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晒干,捣碎,研末。每次饭前开水冲服10克。

[处方名称]胡椒杏仁枣治胃痛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
[处方组成]生胡椒10粒,甘杏仁5个,大枣3枚。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枣去核同生胡椒及杏仁共捣碎。服时,加人少量开水调成糊状。一次服下,每日1剂。

[处方名称]文旦鸡下气健胃定痛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治虚寒胃痛。
[处方组成]文旦(柚子)1只,童子母鸡l只,红糖、黄酒各适量。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留在树上的柚子,用纸包好,经霜后摘下,切碎,同去内脏的母鸡共放于器皿中,加入酒、糖,蒸至烂熟与1~2日内吃完。

[处方名称]胡椒酿红枣暖胃止痛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治虚寒胃痛。
[处方组成]大红枣7个,白胡椒49粒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红枣洗净去核,每个枣内纳入胡椒7粒,放入锅内蒸半小时,取出共捣成泥,捏成7个枣丸即可。食用。于1~2日内吃完。

[处方名称]土豆粥治胃脘隐痛不适
[功能主治]和中养胃。用于胃脘隐痛不适。
[处方组成]土豆(不去皮)250克,蜂蜜少许。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土豆洗净,切成丁,用水煮至成粥状。服时加蜂蜜。每天晨空腹食用,连服半月。 注禁用发芽的土豆,吃后轻者导致泻痢,重者中毒呕吐,应特别注意。

处方名称]洋白菜粥治胃脘拘急痛
[功能主治]缓急止痛。用于胃脘拘急疼痛。
[处方组成]洋白菜500克,粳米5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洋白菜洗净,切碎煮半小时,捞出菜不用,米煮粥。日食2次。

[处方名称]百合粥健脾养胃安神
[功能主治]治胃痛、烦躁不寐。
[处方组成]百合60克,糯米l00克,红糖少许。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共煮作粥,熟时加红糖。每日1次,连服l0天。

[处方名称]陈香橼健胃驱气止痛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治胸闷胃痛。
[处方组成]陈香橼(末)50克,川椒、小茴香各2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陈香橼焙干,研细末,川椒、小茴香共研末混合拌匀。每服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处方名称]白砂糖水治中虚脘痛
[功能主治]降浊解毒。治中虚脘痛、食鱼蟹引起的反胃不适及吃蒜口臭等。
[处方组成]白砂糖15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加水煎煮至汤浓为度。饮用

处方名称]高梁根煎饮治胃痛
[功能主治]温中,利水。治脾胃虚寒、消化功能弱所致的胃刺痛。
[处方组成]高粱根3个。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高粱根洗净,加水煎汤。每日饮2次即愈。

处方名称]饮生豆油治腹绞痛
[功能主治]散热滞。治腹绞痛难忍,对大便不通也有疗效。
[处方组成]生豆油15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生豆油倒人茶杯内。开水冲服,5分钟后即愈。

处方名称]椒盐火腿治胃寒腹痛
[功能主治]温胃,理气。治胃痛、气滞腹痛、打呃等。
[处方组成]火腿瘦肉25克,花椒、盐、葱、姜各少许。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火腿切成片,加葱末、姜片,水适量,清蒸熟烂后备用。花椒用锅炒焦,加入盐粉再炒,放于小盘内。以火腿肉蘸椒盐吃,顿食或分顿食之。

处方名称]公鸡汤温补脾胃祛痛
[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治疗脾胃阳虚或气虚受寒所致的不思饮食、胃脘及腹部隐痛。
[处方组成]公鸡l只,党参30克,草果3克,陈皮5克,桂皮5克,干姜l0克,胡椒l0粒,葱、酱油、盐各少许。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公鸡去毛及内脏杂物,洗净连同其他各味加水共煮,鸡肉熟后过滤去渣。食肉饮汤。

处方名称]馒头米醋治多种胃痛
[功能主治]消积散瘀。用治胃脘疼痛。
[处方组成]馒头(去皮)1个,米醋l20克。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馒头切片,以文火与米醋共炒呈焦黄色。食l0~l5克,每日2次。

[处方名称]白胡椒治疗心腹冷痛
[功能主治]健胃,化滞,除寒。治心腹冷痛,痛时喜按喜暖者。
[处方组成]白胡椒、绿豆等分,黄酒适量。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前两味晒干,研成细末。热黄酒送下,每次5克,每日2次。


[处方名称]五香山药鸡温中祛寒
[功能主治]补脾祛寒,理气止痛。
[处方组成]公鸡l只,山药l根,姜3克,肉桂3克,花椒3克,木香3克,砂仁3克,白芷3克,玉果3克,葱、酱油、盐各适量。
[辨证加减]
[疗程疗效]
[处方来源]偏方大全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公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山药洗净,刮去皮,切块。肉桂等七味装入纱袋内包扎紧,共置沙锅内,加葱、酱油及盐少许,再加水,用小火煨炖,肉烂后将纱袋取出即可食用。吃肉饮汤,日用2次。 注本方由《饮膳正要》化裁,香烂可口,色味俱佳,有一定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