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论语》与班主任素养

 芦苇片语馆藏 2013-02-26
原文地址:《论语》与班主任素养作者:春风化雨
《论语》与班主任素养
——从中国经典文献中汲取营养
安阳市殷都外国语中学 杨福平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的部分。“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却强调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班级管理、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联接校领导和学生之间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修养,就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引起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也已在全国蓬勃展开,并进入了落实阶段。
     作为班主任在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的同时,也要积极地通过自学,研读,探究,反思,,交流,自发的自主地从多个方面收集信息,丰富自己。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在古代经典文献中蕴含着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作为班主任要认证阅读领悟,善于从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中挖掘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做过许多关于做人的经典论述,或许会对我们广大的班主任老师有所启示。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是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记载的一段关于“君子有九思”的一段话。这段话可以引起我们多方位的思考,它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蕴含着怎样做一个好的班主任的深刻道理。
    “君子有九思。”其一,“视思明”。
   “视”即看也。“思”就是思考、思虑的涵义。“明”者明白也。即看得要准确、清楚、明白。首先要弄清“视”的对象,作为班主任“视”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学生。班主任老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班主任工作研究的对象还应该是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一些教育现象。班主任要能够从教育的表象中透视出现象的本质,抓住重点、要点,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视思明”从一定意义上说,还需要班主任有眼光,有眼界,视野要宽,要能够从教育的现实中看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把自己班级教育工作不仅放到学校中去考虑,还要放到全地区、全国甚至全球去考虑。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不仅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的内容,还要广泛的涉猎,博览群书,博采广闻。站在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时空,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
    其二,班主任教师要“听思聪”。
    听就是诉诸听觉,也引申为获取多方面信息。聪是听觉灵敏。要听出弦外之音,听出潜在的涵义,听出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来。听既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又需要具备一定能力。班主任老师要做到“耳聪目明”,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从多方面获取信息,综合各种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要培养自己“听”的能力。要学会倾听,尊重倾诉者,不随意打断别人,虚心求教。要善于倾听,从倾诉者的话语中听出要点、重点主要矛盾的所在,做出准确的反应。再次,要扩展听的效果,“听以致用”,把听来的信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要多方面听取,多角度吸收,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这样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在班级工作中游刃有余。
    其三,班主任要“色思温”。色是脸色,指对待学生的态度;温指温和,班主任在老庄生时要温和可亲,该和蔼时和蔼可亲,该严厉时,严厉之中要流露爱意。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爱的传递的教育。首先要爱学生。心中有爱,学生才易于接受教育;心中无爱,即使面带笑容,学生也不易接受。爱就是教育。当我们面对学生求知的目光,回报以充满爱意的微笑,我们的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舒展。我们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深入学生的心灵。其次要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尊重的权利。尊重赢得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内心深处的尊重。
    再次,要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年龄还未成年,可塑性还很强。严格要求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和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宽容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毕竟是学生,总有犯错的时候,知错能改就是学生最大的优点。“色思温”表现在言行上,实质存在于每一个班主任的内心深处。
   其四,班主任要“貌思恭”。貌是指外表,指外在形象。“恭”就是恭敬、谦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他超越了一般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老师谦虚谨慎、礼貌待人、温文尔雅必将使学生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作为教师在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作为教师中杰出代表的班主任老师更应修身养德,文明谦逊,为人师表,举止文雅大方,场合上礼节得体,交往中礼让周到,不卑不亢。为校园和谐、班级和睦、师生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五,班主任老师要“言思忠”。“言”指说话,“忠”指忠信。班主任老师在和学生交往过程中要做到言而有信,说话算数。假如一个班主任老师给学生留下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印象,很难想像他的学生会信任他,内心深处会听从他的教育。他的教育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班主任老师的言而有信,可以确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有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教育才有效果。学生才会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老师的要求,按照老师的引导,走向教育的目标。
    其六,班主任老师要“事思敬”。事就是事业、做事,即要把班主任工作、教育学生当作一项事业来追求,而不能只当作谋生的手段。敬指敬业。要专注于要所从事的事业,心无旁骛。要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发现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水平,提升自己。“事思敬”提示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勤于动脑思考,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聪明才智,就能够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魏书生、钱梦龙、于漪这些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认可。
    班主任是学生的学习榜样。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班主任老师的敬业精神也必将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学生。
    其七,班主任老师要“疑思问”。荀子曰“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聪明的人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班主任是一个常做常新的工作,每天面对地是一群鲜活的生命,自然遇到的问题也会很多。青年班主任遇到的问题会很多。“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遇到问题除了想法解决外,还要与人交流,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生来有疑惑很正常,生来无疑则是不正常的现象。面对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社会,老师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超越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从某个角度说,师的信息量不如学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从某个角度说,教师的信息量不如学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教师除了提倡终身学习提高自己外,也应向广大学生学习、求教,与学生能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其八,班主任教师还需“忿思难”。忿即愤懑、发怒的意思,“难”是后患的意思。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正常。有些学生的言行的确会使人恼怒。引起发怒的理由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唯一需要班主任老师这时候做的是不能感情用事,而是需要制怒。人在发怒的时候是最缺乏理智的时候,往往考虑事情不够全面,难以控制自己,极易说出不该说出的话,做出不恰当的行为。以致降低了班主任老师的威信,在学生心灵上造成长久的伤害,形成无法弥补的过错。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切实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做到遇事不慌张。发怒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而告终”。要依照班规、校纪、国法去面对各种问题。理解“忿思难”的道理,无疑你会在班主任工作的道路上更成熟,更得心应手。
    其九,班主任老师要“见得思义”。
   “得”是指得到好处,获得财利。“见得思义”,就是当获得好处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班主任老师在学校中作为中坚和骨干,在评职、晋升、奖励时是不能免俗的,按照贡献的大小获取不同的利益,这些都无可非议。但额外的利益就需要考虑是否妥当,是否符合道义。
    “见得思义”的另一层含义是班主任老师要常怀感恩之心。现代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诚信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班主任老师更应学会感恩。一个常怀感恩的心的人,一定心胸坦荡、胸怀宽广,自觉自愿的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常怀感恩之心世界将变得美丽,心灵将变得美好,班级将变得和睦,校园将变得和谐。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班主任的工作繁忙而又琐碎,但从事班主任工作却又是幸福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成长着也年轻着自己,在与学生的心灵的碰撞中升华着自我,在与学生的思想的对话中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在与学生的合作与探究中发展并成熟着自我。愿天下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找到健康的自我,快乐的自我,幸福的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