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赋格曲——纳粹血腥大屠杀 二

 tjhx0526 2013-02-26
奥斯威辛—比肯瑙死亡营建有四座巨型毒气室,同时操作一次可杀 12,000人,配备的焚尸炉每天可烧8,000具尸体。四号火葬场于1943年 3月22日,二号火葬场于1943年3月31日,五号火葬场于1943年4月4日,三号火葬场于1943年6月26日开始焚烧被毒气害死的尸体。

  二号火葬场和三号火葬场各有五台焚尸炉,每台焚尸炉附设有三间小室和一间毒气室。这些毒气室可容纳2000~3000人。四号火葬场和五号火葬场各有一台焚尸炉,每个炉子

附设有八间小室和四间毒气室,它们的容积各有不同,总容量为3,000人。

  奥斯威辛的毒气室使用“齐克隆 B”毒剂杀人,速度最快,“功效”最大。希姆莱曾视察不同的死亡营后认为,所有使用的屠杀技术都太慢,霍斯的手下卡尔弗里奇想到了“齐克隆 B”,它是一种蓝色晶体状的氢氰酸杀虫剂,见空气就挥发为剧毒气体,操作方便,生效时间短,生产成本低。1941年9月3日进行了第一次“齐克隆 B”的杀人试验,试验地点是青壮年营二号房舍的地下室,试验对象为 600名男性苏联战俘和 250名从集中营医院筛选出来的男性犯人,试验的结果令霍斯等人非常满意,上报要求大力推广。在各灭绝营都使用“齐克隆 B”杀人后,这种杀虫剂的每月用量达3 吨左右,由汉堡的特奇—施塔本诺夫公司和德骚的达格奇公司充分供应。

  当艾希曼的“死亡列车”到达奥斯威辛站台时,先由专业医生将人们分成可以劳动或进毒气室两类,这些完全丧失了职业道德的医生必要时还掰开年长者的嘴巴看看他们的牙齿,以断定他们能不能干活。所有人的行李被要求留在站台上。

  不能干活的犹太人被送到比肯瑙。刽子们知道,屠杀的效率取决于受害人走上刑场的秩序,所以骗局最好保持到最后一秒钟。广播里温和地劝告犹太人应先洗个澡,浴室”门前的地面上铺着青草皮,栽着令人高兴的时令鲜花,没进屋就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走进“浴室”时还可听到动听的音乐,一支小乐队在“浴室”前厅为“欢迎”新来者而演奏一些轻松的乐曲,乐队队员一律穿着白衫和海军蓝的裙子,俨然文雅、漂亮的一群年轻姑娘。

  看守们告诉犹太人在“淋浴”前每人能分到一个衣橱,看守们还“友善地”提醒人们记住自己衣橱的号码,免得出来时找不到自己的东西。随后犹太人被带到“浴室”的过厅里,那里不仅有衣橱,还能领到毛巾。墙上用各种语言写着欢迎人们来奥斯威辛营工作的标语,甚至写着洗浴时间的规定等等。人们争先恐后地脱掉衣服涌进“浴室”。

  但是“浴室”内变得越来越拥挤,以至前胸贴着后背,人们感到有点蹊巧,还没明白过来,沉重的大铁门已经关闭,还听得见看守们在门外加上了锁和密封条。

  地面上的看守开始走向草坪中的小“白蘑菇”,这些隐蔽在草丛中的白蘑菇雕塑是毒气室的通气孔,只见看守们向气孔中投放“齐克隆B”。

  人们正仰头望着喷头。突然,所有的灯全熄了,人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叫。跟着,离喷头最近的人摇晃着倒下了,人们知道不妙,争相涌向大门口。受尽惊吓的犹太人意识到厄运降临,人群中发出阵阵喊挤的惨叫。紧接着,所有的喉咙好像都被一只手卡住了……15分钟后灯亮了,屠杀者通过窥视孔察看里面的动静,若有人还在挣扎,

  就熄灯再等十余分钟。打开灯,只见纹丝不动的一堆白肉。看守们打开抽气机抽走毒气,然后就是干杂役、可以多活几个星期的“特别队员”打开大门处理尸体。

  门打开了,人间最惨不忍睹的景象出现在面前:刚才进去的人像突然被什么抽去了全部生气,尸体木头般一个紧贴着一个站立着,所有的尸体面目极其狰狞可怕,混身青紫、伤痕累累。窒息的痛苦和本能的相互撕扯使他们缠成一个拉扯不开的大肉坨。

  尸堆成金字塔形,这是由于人群都想挤上唯一的通风口,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而形成的。

  杂役们戴着防毒面具,先用水龙头冲去尸体上的血迹和地上的粪便,然后用绳子套住尸体将其分开。实在分不开的就用斧头砍断尸体的手指。然后用钳子拔下尸体上的金牙,搜出珠宝,剪下头发,把处理完的尸体十具一排摆在地上等看守过目。最后杂役们再用提升机将尸体弄到焚尸炉里火化,火化后没有烧化的骨殖质则用磨碎机弄细后抛撒掉。

  为了跟上毒气室的杀人速度,焚尸炉采用最新发明的三层式的巨型焚尸炉。到后来这种焚尸炉也不够用,而且炉子经常烧坏,于是一个毒气室往往配上了好几个焚尸炉。德国的焚烧设备商人争相以最上等的材料和最新的技术向各灭绝营提供最先进的焚尸炉。
  杂役们将站台和衣橱里的东西全部装车拉走,拉进一个巨大的“车间”。车间里有两三条几十米长的“流水线”,由几溜长桌组成,旁边坐着上百名“熟练的”犯人,像是在分拣邮件。第一个犯人用撬杠开箱子,箱子打开后,顺着长桌推给第二个犯人,

  他负责拣衣服,将衣服按种类、尺寸和新旧整齐地码放在身后的货架上。第三人专门拣鞋子,然后是专拣眼镜、专拣领带、用放大镜和天平专门鉴定珠宝首饰成色等等。

维拉,9岁,乌克兰基辅市人。1941年9月29日,德国人和乌克兰警察把他们全家赶进了巴比亚尔沟。”,“我叫伊里特·宾戈诺维奇,11岁。1942年7月23日,德国兵将我和姐姐从华沙隔部送进了特雷布林卡死亡营。”……

  人类绝不能忘记这些死亡档案。

  绝不能让大屠杀悲剧重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