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喧嚣与宁静

 汉高周老师 2013-02-26
生命是一台高度灵敏的感受器,每时每刻都在对外在纷乱的信息进行接收、判断、处理;即使在睡眠中,也保持着一定的警觉。
  
外在的信息对生命来说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如音乐、美术作品、风景等,属于良性信息;凶杀、车祸、噪音等,就是恶性信息。良性信息是人所需要的,轻度的恶性信息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它人们对良性信息的感受就会变得麻木。从信息的质量方面来讲,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信息,人的接受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喜大悲都能对生命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从数量方面来说,人对信息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超过了其容量,良性信息就会变为恶性信息。若让一个人长时间不间断地接受音乐刺激,就会使他产生反感音乐的情绪,甚感不堪忍受。由于恶性信息的力度比良性信息的力度强,所以良性信息的数量必须远远大于恶性信息的数量,才能够使生命保持最基本的平衡。另外,人对恶性信息的接受要比对良性信息的接受敏感脆弱得多,能量过大的恶性信息即使是个别的,往往也能够一把抓走人的全部神经,导致生命内在机制难以恢复正常。因此,人必须尽力避免这种信息刺激。
  
生活并不那么尽人意,它往往把预料不到的事件推到了人的面前。人要适应生活更要改造生活。人之所以要改造生活是因生活的所迫,它对人的压制和破坏使人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再造生活。现代社会中的信息量剧烈增加,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已成为人类的一种美好记忆和向往。各种信息的刺激并不像上面所讲的那么理性,生命无法获得安宁,喧嚣不息,像狂风暴雨作用下的一片湖面一样。
  
另一方面,人是七情六欲的动物,生命内在的能量必须得到合理释放。否则,它就会不断地轰击着大脑皮层,使人的意识结构不断地变化和动荡。当某一方面的能量过分强烈而得不到释放,当外在的诱惑和压制同时强烈地存在着,生命的平衡就难免要遭到破坏。既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又要服从外在的“规定”,对人来说永远是一种悲哀。动态的内在与动态的外在,内在外在的错位与矛盾交织变化,使生命的天空充满了风暴。
  
人的内在更深远的地方正像天空一样是虚静无涯的。当表层的喧嚣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人就会向往宁静;当深层的宁静变得枯燥无味时,人又需要外在“热闹”。喧嚣与宁静的对立统一,是生命内外在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从总体来讲,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归宁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