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校训存在的意义何在?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2-27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园内竖立的孔子铜像和校训“诚正勤朴”。

  郭文婧

  校训,本应是一所学校之魂。什么样的校训,就决定着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规格。校训像一面镜子,它之于学生的记忆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对校训“不感冒”,甚至有在校老师工作七年竟不知校训。

  为“标配”

  生憋出一个校训

  学生为什么对校训不感兴趣呢?

  原因很简单,校训“摆设化”很严重。此次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另外,一些大学学风浮躁,“博学”、“厚德”、“团结”、“创新”等等,听到的尽是口号,在大学生看来,很难体现出校训的精神追求和坚定信仰,更多的是形式主义的“假、大、空”。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标配”而生憋出一个校训:或是到古老的经典里去找;或是一个人的题词就变成了一所大学的校训;或发出“征文启事”,由领导凭其偏好打钩。这样的校训,看似句式工整、形式优美、词义明快、朗朗上口,然而缺乏历史的厚重,缺乏情感的亲切,缺乏故事的精彩,缺乏榜样的激励,从而也就缺乏刻骨铭心和长久的印象。

  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来源的正解。国外大学校训的来源,无外乎是两种,一是奠基人的举办目的,如拿破仑“为了打仗而受训”创办了圣西尔军校,康奈尔为了“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创办了康奈尔大学;二是以杰出校友为标杆,选其名言以励志,像柏林大学的校训来自马克思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来自首任校长大卫·斯塔尔·约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可以说,西方每一所大学的校训,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所以校训有力。

  确立具有

  广泛认同感的校训

  既然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校训只是学校的“应景之作”、“不感冒”,对他们“没多大实际意义”、“很空”,大学何不实事求是,推倒“摆设化”的校训重建?特别是在新一轮的“大学去行政化”改革中,高校纷纷制定《大学章程》,追求特色办学、自主办学的背景下,深入挖掘一下自身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深入思考一下学校的当下之要和未来之本,明晰自己的办学定位,重新确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校训。

  当然,已经有了校训的大学,也不一定非要抛弃,从现在开始,围绕校训开展持久相关的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去落实校训,即使只是“八字四词两句”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也很好。只要能做到其中任何一条,都很了不起,都让人肃然起敬,都可以将校训内化为师生们的为人为学品格,展现一所大学的精神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