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箭多星

 电车 2013-02-27

一箭多星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一箭多星,即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技术。一箭多星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印度一举把10颗卫星送入轨道,创下世界航天史的纪录。这10颗卫星总质量达824千克。

编辑本段简介

“一箭多星”发射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发射技术。“一箭多星”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它能充分地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使相关联的多颗卫星保持密切配合。最早实现“一箭多星”的国家是美国。1960年,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两颗卫星,1961年又实现了一箭三星,接着,前苏联多次用一枚火箭发射8颗卫星,欧洲航天局也掌握了这种发射技术。中国在1981年9月成功地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将一组三颗“实践”二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如何才能用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呢?目前国际上一箭多星的发射常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把几颗卫星一次送入一个相同的轨道或几乎相同的轨道上;第二种是分次分批释放卫星,使每一颗卫星分别进入不同的轨道。就是说,运载火箭到达某一预定轨道速度时,先释放第一颗卫星,然后火箭继续飞行,达到另一个预定的轨道速度时,又释放第二颗卫星,依此类推,逐个把卫星送入各自的预定运行轨道。

编辑本段发射方式

一箭多星

  一箭多星

一箭多星的发射常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把几颗卫星一次送入一个相同的轨道上。第二种是分次分批释放卫星,使各颗卫星分别进入不同的轨道。就是说,运载火箭达到某一预定轨道速度时,先释放第一颗卫星,使卫星进入第一种轨道运行,然后火箭继续飞行,达到另一种预定的轨道速度时,又释放第二颗卫星,依此类推,逐个把卫星送入各自的运行轨道。
为了实现一箭多星,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首先是要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以便把质量更大的数卫星送入轨道。其次是需要掌握稳定可靠的“星-箭分离”技术,做万无一失。运载火箭在最后的飞行过程中,卫星按预告设计的程序从卫星舱里分离出来,不能相互碰撞,还需选择最佳的飞行路线和确定最佳分离时刻,使多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另外,还必须考虑火箭运载卫星以后,火箭结构角度和重心分布发生变化,会使火箭在飞行中难以稳定,多卫星和火箭在飞行中,所载的电子设备可能会发生无线电干扰等特殊问题。从技术上说,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多种不同轨道的卫星是比较复杂的,不容易掌握。

编辑本段实现一箭多星的国家

一箭多星最早实现一箭多星的国家是美国。1960年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两颗卫星,1961年又实现了一箭三星。接着,前苏联多次用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欧洲航天局在中国成功地发射一箭三星前,将一颗气象卫星和一个实验通信卫星同时送入太空。当地时间4月28日9时20分(北京时间11时50分),一枚印度PSLV-C9发射
火箭搭载10颗卫星升空。第五个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堪称【一箭十星[1]

编辑本段中国一箭多星的情况

一箭多星

  一箭多星

箭多星中国一次用一枚火箭发射的三颗卫星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其发射简单情况如下。1981年9月20日,中国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这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准确入轨,运行正常,向地面发送了各种科学和试验数据。一箭三星发射成功,使中国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方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这种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1年9月20日清晨5时28分40秒,中国运载火箭携带着“实践”2号、“实践”2号甲和“实践”2号乙三颗卫星,从发射台上起飞,7秒钟后,火箭开始朝东南方向拐弯,3分钟后,火箭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起飞后7分20秒,“实践”2号甲、“实践”2号乙与运载火箭分离,再过3秒钟,“实践”2号又与火箭分离。三颗卫星离开运载火箭后,分别顺利进入预定的地球轨道,在太空遨游,开始执行太空各项探测任务。

编辑本段印度一箭十星

印度一箭十星[1]年04月28日上
印度“一箭十星”发射

  印度“一箭十星”发射

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这枚四级PSLV-C9型火箭搭载了10颗卫星上天。自家卫星2颗捎带别国8颗。一举把10颗卫星送入轨道,创下世界航天史的纪录。这10颗卫星总质量达824千克。
发射在当地时间28日9时20分(北京时间11时50分),地点是印度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当时,天空一片蔚蓝,气象条件良好。PSLV-C9型火箭发射堪称“完美”。升空后,火箭行进路线上留下大团橙色和白色尾气。PSLV-C9型运载火箭是四级火箭,发射之后,火箭一级一级分离。第四级火箭分离后,10颗卫星一个接一个地释放。首先释放的是遥感卫星,是印度自主研制的,质量大约为690千克。火箭发射930秒后,释放质量大约83千克的微型卫星。随后,8颗其他国家的质量在3千克至16千克之间的超小型卫星也相继释放。
星一:“CARTOSAT-2A”是一颗全天候的侦察卫星,重约690千克,配有一台先进的全色照相机,可以提供特定场景的点成像,用于制图。照相机能拍摄电磁谱可见区域的黑白照片,空间分辨率约为1米。该卫星是一颗先进遥感卫星,具有高灵敏性,能独立操纵,垂直轨迹可达45度以上。卫星上采用了若干新技术,如照相机单轴双镜,基于电光结构的碳纤维增强塑料,轻质、大尺寸镜片、JPEG如数据压缩、先进的固体记录器、高能恒星传感器。CARTOSAT-2A 用于规划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项目,同时也可用于情报收集工作。此前报道称,尽管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官员不愿对这颗遥感卫星是否为印度首枚国产军用卫星做出评论,但该组织官员已经充分暗示卫星能够用于军事用途。 
星二:“印度迷你卫星”由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研制,起飞重量为83千克。该卫星使用了多种新技术,配有微小子系统。卫星携带了两个光学有效载荷:其一为多光谱照相机(Mx Payload),另一为高光谱照相机(HySI Payload)。这两个有效载荷都在电磁谱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内运行。多光谱照相机的分辨率为37米,高光谱照相机分辨率约为506米。
星三:“CanX-6加拿大先进纳太空实验卫星”,卫星重约 6.5 千克,寿命期为6个月。旨在通过为高性能太空任务建造高成本效益的新型卫星,来促进太空研究和探索。
星四:“CanX-2 加拿大先进纳太空实验卫星”,主要任务是进行GPS无线电掩星试验,判断大气垂直特性。
星五:Cute 1.7 + APD II卫星,日本Cute-1卫星(2003年发射)的后继星,旨在试验新的设计技术。
星六:AAU CUBSAT-II卫星,丹麦aalborg 大学建造的科学实验卫星。
星七:COMPASS 1卫星,德国大学建造,旨在获取地面图像,验证微型卫星平台。
星八:Delfi C3卫星,荷兰大学建造,旨在验证星上新技术。
星九:SEEDS 2卫星,日本高校研发的科学实验卫星。
星十:Rubin 8-AIS卫星,德国建造,将验证自动识别系统在轨信号接收器,以及经由ORBCOMM和铱星的数据传输。
这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释放遥感卫星。它是一颗极轨卫星,运行高度低,观测效果好,同时与太阳保持同步。这种卫星轨道的倾角接近90°,卫星近乎通过极地,所以称它为“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简称极轨卫星。[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