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山上说蒋琬

 邓勇钢笔画 2013-02-28
 

在锦阳西郊凤凰山顶的树丛中,有一座形制奇特的八角形古墓。这就是三国时、蜀汉大司马蒋琬之墓。

蒋琬墓由座、身、檐、顶四部分组成,顶部呈覆盖状,远望颇似将军头盔。墓前立有一通高2米的石碑,上书“汉大司马蒋恭侯墓”。现存的这座墓以及墓前之碑均是清道光二十九年,由锦州知州李象昺在原址上重建的。在墓后,还有光绪十六年春,蒋琬裔孙、龙安府知府蒋德钧所书“蒋恭侯墓”石碑一通。神道两侧立有石翁仲、石马,石麒麟等石刻像。距墓半里有蒋恭侯祠三间,本是清道光年间所置,毁于文革,70年代末重建。

由于文学上的需要,三国演义对蒋琬生平作墨不多,故人们对其了解甚少。其实,蒋琬是一位在政治上、军事上有卓越才能,对维护蜀汉政权有杰出贡献的历史名臣。

据《三国志》记载;蒋琬年轻时在老家湖南就以才学出名,赤壁大战后,随刘备入川。入川后,从州书佐升任广都长。他当时年轻,恃才傲物。感觉小县屈才,就懒于政事。某天,刘备到广都视察,人都进了县衙,他还醉卧帐中。刘备大怒,欲杀之,危机关头,诸葛亮为其说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碍于诸葛亮的面子,“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不久,诸葛亮设法,重新启用蒋琬为什邡令。公元219年刘备称王,文武全员得到升赏,蒋琬也升到尚书郎。但因刘备对他有陈见,此后多年未见升迁。直到刘备崩于白帝,这才走出仕途低谷。

随着诸葛亮地位的升高,蒋琬从尚书郎扶摇直上作到了“长史,加抚军将军”, 成了诸葛亮的重要助手。诸葛亮每次出去征战,都留蒋琬坐镇成都统管丞相府事宜。蒋琬也不负所托,总能够足食足兵,供应前线。因此,诸葛亮在许多场合公开称赞蒋琬“立志远大,忠诚正派,可与之共赞王业。”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倒在五丈原,垂危之际,托后主派来的使者秘密上奏:“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刘禅遵照诸葛亮之嘱,先后任命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大将军,封安阳亭侯。

不久,诸葛亮猝然病逝于战争前线。在外有强敌魏军压境,内有杨仪与魏延不和的极端困难情况下。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定自若,“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

蒋琬为政遵诸葛亮遗风,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毁。故群臣悦服,乐于效命。<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说:“方整有威重,咸承诸葛亮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

后来,蒋琬屯驻汉中六年,未能实现北伐。想到诸葛亮在世时,数次出兵秦川,皆因道路艰险,运输困难,未曾攻下。于是改变战略,打算多造舟船,从水路东下袭击魏国。便向后主建议,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联络羌,胡为西路;另派一军从汉沔水道袭魏兴,上庸为东路,实行东西夹攻;蒋琬自驻涪县(今绵阳),利用涪县水陆四通之便,策应西东。

后主刘禅批准了他的奏章,派姜维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蒋琬便由汉中还驻涪县,但由于身患重病,公元246年竟病逝于涪县军中,被刘禅追封为恭侯。几年后,魏将钟会破蜀至涪,出于对蒋琬个人的敬重还专门到西山扫墓致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