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园林之竹

 苏迷 2013-02-28
   掩隐在竹影中的沧浪亭“翠玲珑”□沈亮 摄
  □蔡一扬

  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对苏州沧浪亭情有独钟,他在《负暄三话》一书中谈到,最爱沧浪亭的“野趣”。
  张先生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
  沧浪亭之所以特别有野趣,近乎自然,这似乎与其第一位主人苏舜钦的审美情趣有关。
  当时,那里的环境是“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可见苏氏之所以卜居于此,无非是为澄川翠干所吸引。智者乐水,君子师竹,“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虚心即我师”(白居易句),水竹之胜充分体现出了苏氏的意趣与心态。
  然而就是这有着千种风情的竹子,使一代名园沧浪亭产生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也因此而往往显得要“比别处幽静些”。
  沧浪亭栽植的竹子,看似漫不经意,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或孤植、或丛栽,或成片成林,各擅其胜。“翠玲珑”为翠竹所环绕,日光穿竹,光影零乱而精致,而风摇翠竹更发出了一种类似玉版相击的清音。郑板桥对竹子曾有过一段非常优美的描述:“十笏茆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在沧浪亭“翠玲珑”等一些景点中,我们很容易产生出与郑板桥相似的感受。
  沧浪亭内还有很多造型别致、图案精美的漏窗,很多独立的小天井,这些地方大多点缀着三、两枝翠竹,衬托在红窗粉壁之前,掩隐于日光月影之下。而在看山楼下,面积较大的黄石与泥土相间的土坡上,大片的竹林则有一种“沿山密条乱牵衣”的山野之趣。
  (编选自蔡一扬《沧浪亭竹韵》,《苏州园林》2002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