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瑞典人骨子里的追求

 3gzylon 2013-03-01
创新,瑞典人骨子里的追求


日期:2013-02-27 作者:陈慧稚 来源:文汇报
  • 图片作者:陈慧稚
  • 图片说明:图为瑞典"硅谷"希斯塔的通信技术创新研发区一角。 本报记者 陈慧稚摄

  • 严谨的创新管理体系以及对创新教育和知识民主化的追求,使这个北欧国家在全球创新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创新,瑞典人骨子里的追求

      

    引言

      在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外的瑞典“硅谷”希斯塔,华为和爱立信的办公楼仅一街之隔。裁员、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巨亏、业务重新布局……全球无线通信行业龙头爱立信刚刚走过了不平坦的2012年。根据今年年初两家公司发布的报表,近年来成长迅速的华为去年在营收规模上直逼爱立信,净利润甚至超过后者。不过,爱立信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今年爱立信将携合作伙伴继续开拓部署欧洲下一代无线通讯网络的METIS项目,在无线网络运营支持和咨询等基础设施以外的高端领域也有望斩获更多份额。有业内观察者指出,华为在人均生产力和商业模式战略方面与爱立信仍有较大差距。

      拥有137年历史的爱立信可谓瑞典企业创新精神和商业意识的典范。人口仅955万的北欧国家瑞典如今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信息科技报告、世界银行知识经济指数和欧洲委员会欧洲创新分值等多项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正是得益于这个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严谨的创新管理体系以及对创新教育和知识民主化的追求。本报记者最近在瑞典走访了一些推动创新的政府、民间机构以及企业和创业者,体验了瑞典创新的进行时。

      

    激励“需求推动的创新”

      为了世界成千上万或是生活在贫困地带或是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人们,能不能制造一种厕所,既简易便携又不损害环境?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建筑学教授安德斯·威廉姆松几年前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与皇家理工学院和瑞典农业科技大学研究者的合作为他找到了答案:尿素在接触尿液和粪便之后会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强碱性碳酸盐,在越高温的环境下反应越快,经过一段时间排泄物中的各种致病菌便可全部杀灭。

      威廉姆松此后成立了Peepoople公司,生产一种叫Peepoo的装有几克尿素粉末的一次性可生物降解厕所袋。现在,Peepoople和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等机构合作,以极低的价格将产品在非洲等地投入使用,并被用作海地大地震、巴基斯坦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的赈灾物资。这家公司的CEO卡琳·鲁伊斯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年内将Peepoo的生产能力提高到每天50万个,目标是让全球1.5亿人安全如厕。

      2009年,Peepoople向瑞典国家创新局申请了一笔740万瑞典克朗(约合720万人民币)的资金,同时受到荷兰非政府组织Simavi的资助,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基贝拉贫民窟启动大规模运作,向2万人提供产品,并通过本地化生产和销售为当地增加就业。

      瑞典国家创新局,每年从政府获得21亿瑞典克朗拨款,这一款项名为研发与创新,约占瑞典各级政府所有对科研机构拨款的7%。据统计,在2010年,瑞典总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以色列、芬兰和韩国之后位居全球第4,但是,创新局项目经理扬·桑德雷德告诉记者,政府“创新”拨款是瑞典特色,这表示政府赋予创新局的使命是更多对推动创新的战略性考量,“也就是‘需求推动的创新’,而非‘好奇推动的创新’。”

      Peepoople申请的是创新局2009年在交通与环境发展这一“战略领域”推出的“环境创新”项目。创新局每年资助数个“战略领域”的将近4000个项目,对象涵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除了交通和环境,其他领域包括健康产业、服务业与ICT(信息、通信和技术)、制造业、公司组织和工作环境改善、产学研结合、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培育创新环境、性别平等等。

      创新局尤其注重促进各方面社会创新参与者的交流和整合,以使创新更快更好地实现市场化。事实上,瑞典政府今年发布40亿瑞典克朗研发与创新预算,这项预算在2013-2016年之间总共将达到115亿瑞典克朗,其中到2016年将投入7.8亿瑞典克朗用于“使研究结果形成新产品和服务”,包括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矿业和钢材业、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以及林业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和瑞典有优势的领域,促进高校、行业和社会的研发和创新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内部及其创新环境创造一种‘基础设施’,以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桑德雷德说。在瑞典高校,“创新办公室”日益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枢纽,桑德雷德主持的一个项目就是对这些“创新办公室”进行资助。

      

    创新面前人人平等

      桑德雷德认为,“要推动创新,关键是要促进技术、经历和知识的平等”。不仅是政府机构,不少瑞典社会组织和创业者也正在致力于推动知识民主化。

      卫星接收设备、数字电影放映机、幕间的烛光点心……2月16日晚上,仅有400居民的瑞典南部小镇阿尔斯特布罗在社区文化中心数字影院好奇地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演出——远在美国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改编版经典歌剧《弄臣》。2007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动找到瑞典非政府组织人民公园和社区中心联合会(Folkets Hus aus Parker,FHP)寻求文艺演出直播合作,而FHP从2003年开始就在瑞典进行演艺活动远程直播。

      “我们的目标是让偏远地区的人们看上新电影,接触大城市的文化,让所有人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中来。”FHP数字发展部负责人里卡德·格朗姆福斯告诉记者,瑞典各地与FHP进行转播合作的数字影院已经从2007年的15家增长到目前的157家,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的演出季共计有45场各类文艺演出的卫星直播,观众人数预计将达到12万人次。目前FHP在瑞典的最大规模同时转播纪录是114家数字影院。

      为了鼓励数字影院发展,两年前,瑞典政府向较小的瑞典城镇拨款700万欧元用以其购买设备建立数字影院,小城镇需自筹一半资金,然后通过瑞典电影学会申请相应款项。格朗姆福斯说,包括放映机和服务器在内全套符合DCI数字影院技术标准的设备,目前价值大约45万瑞典克朗。为了获得最佳观看体验,一般数字影院还要配备5.1环绕立体声系统等。

      实际上,到社区文化中心数字影院看直播演出的观众所支付的票价不菲,大约是普通电影票的两倍,但是格朗姆福斯认为同步直播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也让一些生活在小城镇、从未接触过歌剧这种“冷门”艺术的人大开眼界。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也凭借目前在62个国家实现的演出直播吸引了更多新的歌剧爱好者,格朗姆福斯说:“他们的统计甚至发现,近年来更多瑞典观众亲身去大都会歌剧院观看演出。”

      创业者约翰内斯·内贝尔也有把艺术带进千家万户的理想,不过他想要创建的平台和FHP有所不同。内贝尔此前在IT公司从事市场营销,但他从小就喜爱艺术和音乐,进大学之后在一支男子合唱团参加演出,目前还在出版一本艺术类杂志。他发现,在瑞典许多艺术机构是有政府补贴的,但是毕竟能够进入演艺场所观看表演的人不多,那么其余的纳税人就无法享受到本应享受的艺术经历。于是,他计划创立一个叫做“播放文艺”(Play Kultur)的网站,把各种艺术机构演艺活动的内容汇集在一起,这样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欣赏艺术了。

      内贝尔告诉记者,他的项目计划得到积极响应,自己的团队已经吸引到投资者,获得哥德堡交响乐团等多个艺术团体的支持。瑞典政府负责文化和IT的部长今年年初也发表联合声明,支持这一探索。

      

    创新教育激发创业理想

      瑞典在青少年创新教育方面也颇有特色。

      瑞典最大的创新教育普及机构青少年发明促进会(Finnupp)1979年由瑞典工程师协会成立。该会项目经理卡尔·埃尔夫格伦告诉记者,当时人们发现在瑞典大学选择工科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于是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增设劳技课,青少年发明促进会应运而生,以在6到9年级(12-16岁)学生中培养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提倡开放性思维和启发式创新。如今,瑞典全国各地大约4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这一年龄段的劳技课开设有创新教育内容。

      在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区的托斯维克斯学校,记者采访了一些参加过创新教育劳技课的9年级学生。威廉姆·伦德告诉记者,他的上一个创意是可更换刷头的牙刷,这样有利于环保。他说,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设想,然后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绘图技巧画出草图。帕特里克·布特的上一个创意是一个有许多收纳层格的书包,他说想到这个是因为课程太多,普通的书包不方便整理各科资料。女生海达·布拉格尔说自己设想过用一种极柔软的材料和特殊的黏胶制成拎包的手环,能减轻提拎重物的手部不适感,方便老年人使用,她说这样的话老人外出购物就不必要开车或者坐车,可以减少尾气排放。

      托斯维克斯学校大约有750名学生,年龄从6岁到16岁。这些学生从7年级开始在劳技课上接受创新教育,至今每人至少提交过一项创意。孩子们说,他们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自己的想法,但是创意本身由自己提出,老师会对他们的创意进行评分。

      “学生们告诉我们,通过参与创新教育,他们对理工科的兴趣提升了,”埃尔夫格伦表示。

      除了学校教育,青少年发明促进会还组织每年一次的地区性6到9年级学生创新竞赛和三年一次的全国竞赛。埃尔夫格伦说,每次全国竞赛他们都能收到6000个左右的创新项目,每个项目平均由2.5名学生参与,参与过创新教育的学生50%参与过该会组织的创新竞赛。

      在决赛阶段,由工程师和商业界人士组成的专家团对项目进行评审,有些脱颖而出的项目后来成功进行了商业化。安娜·阿克塞尔松2006年在全国竞赛获奖的时候只有15岁。她是排球运动员,经常需要用大运动水瓶装饮用水,但是一般的瓶子只在头部开口,装水不便,于是她设想在瓶身中部开一个螺纹式瓶盖。她在这个设计获奖后申请了一项外观设计专利,并且转让给一家公司用以量产这样的水瓶,据说销路非常不错。埃尔夫格伦透露,阿克塞尔松目前正在大学读工程专业。

      由于每次最终获奖并获得媒体宣传的项目占所有创意比重很小,埃尔夫格伦说,青少年发明促进会接下来可能酝酿为参与创新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并获得反馈。

      本报记者 陈慧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