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德公南海佬:PK的是文化

 德馨堂206 2013-03-01

覃炜明

南海电视台日前推出一档节目——《解码南商;让经济腾飞》,有均安一家企业的老板参与讨论并在微博通知我观看节目。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先后接触南海与顺德的老板不少于百人,看了节目引发我对“南商”和“顺商”的一些对比。

有人认为,现在外界喜欢把“顺商”叫“顺德公”,显得有些恭敬,而把“南商”叫“南海佬”显得有些蔑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解读。

其实,“南商”和“顺商”,都是粤商一部分,粤商的务实、进取无论在“南商”和“顺商”身上都表现得非常充分。“南商”和“顺商”都属于粤商的优秀代表。我个人感觉如果要寻找两者身上的细微区别,有几个“关键词”或者可以进行区分。我把这几个关键词归纳为“抱团”、“共享”和“感恩”。这几个关键词显然属于地方文化的范畴,而文化往往影响一个人处事的方式和结果,这恐怕也是“南商”老板星罗棋布而“顺商”大户比较多的原因。

我认为,“顺商”和“南商”所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顺商”文化上比“南商”多了一些抱团的意识、共享的理念、感恩心态。现在不少顺德的大企业都在带动小企业,一家大公司有数以千计的小公司提供配件,像这样情况南海并不突出。南海金沙号称“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五金企业数以几千计,服务的企业也是五花八门。南海有一家白酒企业,无论历史或者品牌影响都比顺德一家同类的白酒企业要早,但是南海这家企业现在销售量已经远远被顺德的企业抛离在后边。实际的原因就是顺德的白酒企业销售上和经销商“共享”的理念比较突出。本人接触过一些南海和顺德的商家,发现顺德商人对曾经在生意上给予帮助的人,往往会视为终身的朋友,而南海商人会比较注重眼前的合作。

我们欣赏“顺商”文化上的特质,并不意味着要掩饰顺商文化也存在的一些缺陷。新时期弘扬顺商文化,也要对传统的顺商文化进行丰富乃至再造。

第一是要识的抱团也要学会接纳。很多人特别是外地人初次和“顺商”和“南商”打交道都有一个印象:南海老板比顺德老板容易接近!我认为这是南海老板比顺德老板更有开放包容意识的表现。而顺商因为有比较强烈的抱团意识,有时候会表现出保守固执的一面。突出的表现就是顺德人学习外地经验,一般不喜欢到成绩比自己差的城市或者地方取经。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实已经证明,有大作为的顺商往往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雅量的人。

第二是要把共享的理念要贯穿到生意之外的其他领域。不久前我提出一个观点:用顺商精神推动维稳,这个观点是有感于顺德一些农村问题提出来的。我发现不少地方出现的所谓维稳问题,往往都与土地有关,而土地问题往往又因为在开发时候只考虑了企业和政府的利益,而不同程度忽略了土地提供者的长远利益有关。利益决定人心,人心决定成败。一个地方如果在发展中不能够始终坚持多方共赢的理念,社会矛盾的积累就会影响到稳定,出现发展和建设都举步维艰的局面。

第三是感恩,对谁感恩?过去我们对生意伙伴感恩比较多,但是有意无意忽略另外一些特别值得自己感恩的人,比如说自己的员工。现在内陆发展,不少老板发现员工难找,才发现几十年发展这些廉价劳动力为自己赚取了利润,今后没有他们还真的不知道日子怎么过!在这个时候应该反省自身和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些年有没有像感激帮助你发家致富的人那样感谢过你的员工为你做出的贡献?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2013-2-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