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中民居之“州街”

 七里山人 2013-03-02

滇中民居之“州街”

 

孙红明 本土建筑师

 

   说起州街,这个在年轻人中几乎消失的地名,却会在老玉溪人心中泛起点点回忆。州就是玉溪市清代旧称新兴州。州街就是指现在玉溪市红塔区境内的老城区,及东西福寿街到南北大街(含老五街)和南北凤凰路到聂耳路范围内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区。玉溪什么时候有城的?历史中城市的规划格局是怎么样的?又是怎么变迁的?曾经有过什么样的人居住在这个小城里呢?

 

   州街地理区位在山河之间,山是东边的灵照山、西边的棋盘山、南边的凤皇山、北边的龙马山。灵照山曾经也叫华盖山,登上山顶上可看到整个州街的全貌,江川的星云湖和通海的杞麓湖也可以看到。龙马山其实是彝族话,罗么山。当地彝族人称老虎叫罗么,谐音相传,现在的人却只知道叫龙马山了。河是大溪河就是现在的州大河,如今州街的名字--玉溪就是因为这一条纵贯东西的母亲河而得名。而该河也是珠江的源头之一。

 

   州街最早有记载的位置其实是在玉溪的西边棋盘山上。史书是这样记载:“汉唐建治在棋盘山表,段氏分么些徒莽居此,筑土垣于中邑村,名曰休纳。”后来,或许是生产生活的方便远远大于军事的据守,人们陆续搬迁于现在的位置。1507年,明正德二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因为州街开始作为一个城市新兴州而存在,当时的知州何子奇在州街一平方公里范围内修建了城墙。筑城君,造廊守民,城墙有了,城市就出现了。

 

   1576年,万历四年,城墙土墙改为砖包土墙,墙修高为约8,宽约6,城剁1276个。开了四道城门,东门叫灵照门,门上有面阔三间的两层门楼,楼叫朝阳楼,楼上题匾,匾名叫“万象更新”,位置是现在文庙与福寿街路口。西门叫棋兴门,楼叫阅稼楼,楼上题匾,匾名叫“秋城在望”,位置是现在南北大街邮电局处。南门叫凤皇门,楼叫来熏楼,楼上题匾,匾名叫“薰风时来”,位置是现南门街与凤凰路交叉口处。北门叫龙马门,楼叫拱极楼,楼上题匾,匾名叫“云天咫尺”,位置是现在北门街与聂耳路交叉口处,及聂耳故居的位置。

 

   门外有深约2多,宽约11左右的护城河,河水引自州大河。战时河水作为天然屏障,闲时河水灌溉城周边良田,以利农事。别以为只有建水有朝阳楼,其实我们州街曾经也有过,做为大明皇朝的城市,别人有的我们也有过。州街的城墙一直存在了400多年,一直到解放后,考虑城市的发展而被拆除。在现在很多玉溪人家里,或多或少都还能找到曾经城墙的老城砖。

 

   城内还有一座消失了的山雷压山。雷压山的位置就是现在老城的滇剧院处。明朝懂风水的城市管理者们,考虑到木结构房屋容易因雷电失火,在城池的西边人工垒筑了相当现在红塔文体中心景观山体量大小的土山,用于排雷引电。环山脚有水渠,存水若干,用于紧急救火。古人的智慧真是巧妙,雷压山不但有登高远眺的景观作用,也有现实抗雷防火的功能作用。

 

   城墙、门楼拆除了,雷压山消失了,可州街的城市道路结构却延续到了500多年后的今天,根本没有大的变迁。中国的很多古城建设依据于《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讲究的是道路方方正正,等级严格。而州街老城虽然也是城池方正,道路结构却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清朝康熙留下的《新兴州志》你就可以发现:四个城门都不是在对称均衡的轴线上,所对应道路都是未能贯穿全城的半截路。究其原因,

估计也是山高皇帝远,当时的人们根据城池现状而发展而来。

 

   南门街,原指南城门到新兴路这一段百米小街,街尽头正对的是明清的统治中心新兴州衙。新兴州衙坐北朝南,南北三条纵轴线,西边是监狱仓库,东边是土地祠和马房。中轴线是四进院落的主房,依次布置有一二三堂和高明楼,是知州也就是现在县长的办公居住场所。民国时候,滇中名人李鸿祥倡议拆了州衙,使南门街延伸到人民路处,当时人称该段街道叫新市场。而州衙搬迁到了人民路东段玉溪书院和学衙的位置,也就是现在的玉溪市政府所在地。滇中名人黄允中故居就在南门街上。黄允中,光绪时期玉溪著名商贾黄占魁四子,毕业于黄埔军校,历任楚雄县长、玉溪县长、昆明县长。为民众做了许多实事,曾主持重修玉溪大桥和一些地方公益设施。黄允中故居是一个建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小洋楼建筑,

 

   北门街,现在的北门街由两段组成,是由北城门到人民路口的老北门街和到新兴路口的老三街两段组成。北门街北段,伟大的音乐家聂耳的故居就坐落于此。庭院不大,前店后居,小小的一个半颗印式建筑,见证了少年聂耳成长的过程。中段是鲁班庙,后改为木器社。南段是城隍祠,也就是现在的新兴路口,风味食馆斜对面。古时候人称一个城市的管理,白天归县衙管,晚上归城隍管。后来屡次火灾,城隍庙毁,建香古楼。香古楼,二层木结构房屋,是专门销售香烛烧纸的店铺。后香古楼毁,才是现在的样子。

 

   人民路,由西段的老六街和东段的老一街组成,是州街唯一贯穿东西的道路,可以说是州街最长的街道。东段曾经有过玉溪书院、学衙和马王庙。有趣的事情是,马王庙不仅仅是个庙,也是明清时期管理车马,办理马证的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名人故居也不少,大名鼎鼎的李鸿祥“将军第”就坐落于次,人民路25号。故居坐北向南,蜈蚣脊五个院落,土木结构。此宅原是明礼部尚书玉溪市高仓人雷跃龙府宅,辛亥革命后,李鸿祥的五弟李凤祥向雷氏后人购下此宅,挂上匾额成了妇孺皆知的“将军第”。现存第二、三院落、正房及两侧厢房,是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幼儿园办公用房。李鸿祥,玉溪市大营街镇杯湖村人,辛亥革命时期云南护国运动的先驱者,云南陆军讲武习堂的创办者(朱德是李鸿祥推荐考入云南陆军讲武习堂的),曾任云南省省长。人民路55号潘家大门,是抗法英雄冯子材旧部潘姓部将的清代故居,现在仍保留两进院落。主厅间架深远高大,梁柱额枋均施彩绘,雕花板贴金,抱厦装修是滇中少见的船棚轩,是玉溪不可多见的民居。

 

   新兴路,由以前的老三街、老四街、老五街组成,是曾经州街最有文化底蕴的一条街。由东到西,曾经有过广发寺、三教殿、北极宫、娘娘庙、玉皇阁等等,现存仍然有清代的雷耀龙故居。新兴路88号是一个坐北朝南四进院落组成的民居,是明代大学士雷耀龙的故居,内部雕花精美,院落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雷耀龙生于1602年,高仓村人,诗文才望,精于书法,被当地老百姓尊称为“雷国老”,17岁时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被崇祯皇帝器重,升至礼部尚书,晚年追随“南明朝”永历帝,封为翰林院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职务),有“滇史第一高官”之称。新兴路段老五街段分布了很多的骡马客栈,是以前州街的客栈区,马车社就曾经坐落于此,也是州街有名的烟花柳巷。

 

   棋阳路,由以前的老二街和小庙街组成,是曾经州街最繁华的商业街,相当现在玉溪的南北大街商业街区,这样有很多的历史上有名的商号,文兴祥和郑氏故居就是其中的代表。棋阳路622号的文兴祥,是玉溪人郭新民在上世纪30年代建造并用来做棉纱换布生意的一个商号,它是中西结合的“四合五天井”的建筑代表,是玉溪市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近代优秀建筑物。棋阳路35号的郑氏故居,坐西朝东,系一幢砖木结构凹字形的二层楼院落,有房屋二十二间,总面积约为400平方米,玉溪两大名人郑氏兄弟郑一斋和郑易里在此生活过。郑一斋是云南商界名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郑易里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译家和中文信息处理专家。该旧居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为当时云南典型的民居建筑样式。

 

   行文于此,突然发觉短短的几千字竟然穿越了玉溪发展的506年历史,虽然这篇文章写的不一定全面,也可能存在着引用史料错误的问题,但我希望它是一块“砖”,引来更多人关注玉溪文化的“玉”。让我们的玉溪变的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