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多少以狗自诩的名人

 山爷wzs0718 2013-03-01

“走狗”在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指那些受坏人豢养专事拍马溜须、帮人作恶的人,是一个令人讨厌的称呼。无论“丧家犬”、“走狗”,似乎都是含贬义的骂人之语。然而在古时候,人们并不完全这样认识。甚至有些古代名人以“丧家狗”、“走狗”自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调侃中不乏幽默。其实,“走狗”一词在古代是个中性词,并非那么可恶。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一段文字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里的“走狗”就是指一般的狗或猎狗,没有贬褒的意思。所以,不少名人喜欢称自己是谁谁的“走狗”,要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的主人。

先说自比“丧家之狗”的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这段话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郑国,却和弟子们彼此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郑国有人看见就对子贡说:“东门那里站着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惫倒霉的样子,真像个失去主人家的狗。”子贡见面把这些话据实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一个人的相貌如何,那是不重要的;倒是他说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是说得对!真是说得对啊!” 奇怪的是,孔子对于旁人说他像唐尧、像皋陶、像子产等贤人圣人那一类的恭维话一概不感兴趣,而对于说他像“丧家之狗”却很感兴趣,不怒反喜,且欣然笑曰:“然哉!然哉!”连连称赞别人说得对。细想起来,原因可能是:孔子认为前面的三个“像”都是指外貌,“一个人相貌如何,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于心境和情绪。而“丧家之犬”的比喻,却一语中的地说“中”了他当时“适郑”(来到郑国)时惶惶然、凄凄然的内心世界。当时他四处碰壁,满腹经纶却不为各国国君所用,确有“丧家犬”的怅然若失之感。孔子只赞扬这比喻的准确性,却不计较此语涉“狗”的贬抑性,一方面由此可见出他的胸怀宽广,二方面也可见他的“实事求是”而无虚荣虚假之心。

自比为“丧家狗”的杜甫: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作《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一首,内中四句云:“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既无游方恋,行止复何有。”杜甫在诗中自比为“丧家狗”,那是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不能北返长安,惟有南适(到)吴、楚,离开蜀都时惶惶然有丧家之感的真实写照。杜甫亦避贬义之嫌,而只抒写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只考虑“丧家狗”一词的准确与生动。看来诗人真乃性情中人,率真得煞是可爱也。

还有“青藤门下走狗郑燮”:郑燮(1693—1760年)号板桥,是清代文学家、书画家,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堪称三绝,不仅名气很大,而且性格豪爽,狂放不羁。然而他却独独折服一人,那就是明代才子、也是诗书画三绝的徐渭。徐渭字文长,号清藤道士。万历年间,徐渭以诗文书画戏曲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名动京师,并因鄙视权贵而得“狂生”之名。他的文学艺术成就被后人赞誉为“明代第一人”。郑板桥对这位多才多艺、冠绝一时的天才艺术家佩服得五体投地,最使常人不解的举动,是郑板桥居然刻了一枚图章,叫做“青藤门下走狗郑燮”,用来盖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以表达自己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尊崇和仰慕。才子服才子,狂士敬狂士,郑板桥不仅师法徐渭,潜心学习,而且居然甘当他的“走狗”。此处的“走狗”已不再是“供人役使、助人作恶”的惯常贬义,而只剩下郑板桥对徐渭甘拜下风、追随其后的虚怀若谷与虔诚景仰之意了。清代著名画家山阴童钰童二树在题青藤小像时写有一首诗,也谈到了郑燮甘愿做徐渭的走狗:“抵死目中无七子,岂知身后得七郎。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当天下尽是皇帝老儿的“走狗”时,一个王朝,差不多走到了它的尽头。若不读《范县答无方上人》,焉知“徐青藤门下走狗”之大义!

“我欲九泉为走狗”的齐白石: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也表示自己要做徐渭(青藤)、朱耷(雪个)、吴昌硕(老缶)的“走狗”,他对这三位大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自叹“恨不生前三百年”,如果与他们同世,他就要为他们磨墨理纸,如果“诸君不纳”,他就“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为此,他在《老萍诗草》中写道:“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表示他不仅要做这三位艺术大师的“走狗”,还要在他们三家之中轮番地讨教,齐白石正是凭借着这种执着的精神,虚心地学习他们的艺术精华,为己所用,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特色,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

“赵门走狗”邓散木:著名书法篆刻家邓散木,别号“粪翁”。他是一位颇有才气的艺术家,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皆精,时人以“南邓北齐(白石)”称誉他的书法篆刻艺术。邓散木的篆刻艺术是从师赵古泥学习的。赵古泥是清末民初的篆刻艺术大师,邓散木对其极为崇拜,他曾刻有一印:“赵门走狗”。表示自己是赵古泥的忠实“走狗”,一定要紧忠于老师的艺术,将老师的技艺学到手。他最终成为享誉中外的篆刻名家。

“板桥门下走狗”韩敏:当代著名连环画画家韩敏,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不仅连环画画得好,文人画、仕女画、竹也画得出色,被誉为三绝。他十分崇拜郑板桥,潜心研究其画艺,吸取他的艺术精华,早年就以“板桥门下走狗”自称。他还写诗道:“夜梦板桥笑我贫,醒来犹忆梦魂情”,表达了他对郑板桥的一番痴情。

“优功狗”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就是这样的一个军事家,晚年却被朝廷弃用。在万历十一年从蓟州调往广东之后,戚继光数度萌发归隐的念头。没有首辅张居正的照顾,戚继光或许自感政治上也没有什么前途,倒有了“鸟尽弓藏”的想法了。这时,他的诗文中有“君恩自是优功狗,世事浑如看纸鸢”句,自况“功狗”,很难说他没有“狡兔死,走狗烹”的牢骚。万历十三年(1585)冬天,戚继光得到神宗的批准,告老回到了山东老家,以此来排遣晚年的寂寞。

上面所举几位人物,都是古今的大名人,而我们现代人若是谁被人诟骂为“走狗”或“丧家之狗”,必然视为奇耻大辱而无法忍受,轻则暴跳如雷,重则拳脚相向。比之古人,我们是否过于狭隘刻板了一点,或者说是否过于“较真”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