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她的变化到底怨谁
2013-03-04 | 阅:  转:  |  分享 
  
她的变化到底怨谁?

Yi是我唯一的孙女,也是家中第二、三代仅有的女性。物以稀为贵,从她出生那天起,就受到我们老两口的特别关爱,无论哪方面都比孙子更胜一筹。重男轻女在我们家是颠倒的。她从小智力超常,还刚刚在床上站稳,便能随着我录音机的音乐节拍,翩翩起舞,有模有样。见到她那活泼可爱的身姿,乐得我们老两口合不拢嘴。称之为“掌上明珠”,一点也不为过。

一件小事,足以证明年幼的yi智力非比寻常。就在她2岁刚满那年的春节,(那时她和她父母住在我隔壁,一墙之隔单独生活)我一个外甥送来许多礼物,等我送外甥走时,她马上把礼物很费力地往她家拖,她妈妈问她:“你怎么把爷爷奶奶的东西拖回来啊?”,她理直气壮地说:“他们的东西就是给我吃的呀!”正好被我听到,我就问:“你刚才为啥不拖呢?”她居然会回答:“客人没走就拖,多不好意思啊!”当时真把我惊呆了!这么小的人头脑就如此复杂,真是了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只要一天不见她就想得难受。凡是她需要的,无论吃、穿、用的都尽力满足,哪怕自己舍不得花,也从不吝啬。而她似乎也掌握了我们的心理,便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就让买什么,好像这是铁定的义务。而我们总认为自己没有女儿,就这么个宝贵孙女,就什么都依着她。上小学前(除了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说形影不离,上小学时她还是小鸟依人地整天围着我们。

可是,好景不长,一方面他们一家已不适应原来的“窝”,另搬新居,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逐渐长大,更由于功课的重负,她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时几个星期都见不上一面,这个出人意料变化,真让我们有太大的失落感。但这又该归罪于谁呢?这种情况带有普遍性,大家认为是“应试教育”把孩子从我们身边拉走,这当然不是全部理由,但其所起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应试教育成功地控制了我们的下一代,让人成为没有思想的人。无形中让人丢失了家庭,抛弃了亲情,考试的题目类型越来越繁杂,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思想越来越迷惘。孩子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怎么办,应试教育是法宝,用考试逼着他们背诵课文,鹦鹉学舌,你不背就拿不上文凭。虚伪的想象让你沉睡在美好的梦幻中,空洞的句型、故弄玄虚让你似懂非懂晕头转向。数理化命题专家绞尽脑汁地搜罗、编造出了越来越多的疑难杂题,练习题假装有趣的目的就是要吸引你的“学习”兴趣。把你困在题海里,消磨你的时光,消灭你的思想。据说广州的学生寒假作业里,一道小学数学题居然难倒了一位名牌大学的数学博士,这说明我们的命题专家是世界一流的“人“

Yi原来在班上甚至年级中,总是名列前茅,由于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弱点便逐渐显露出来。这有生理上的,更有心理上的原因。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作业时也会心猿意马,这样一来,便无法与智力好的男生匹敌,但她又天生争强好胜,不甘居人于下,这种矛盾心情使她完全改变了性格。几乎让我无法辨认,为此,我自己感到,我对她启蒙教育的失败。不过,客观世界的大环境,也确实让人无奈!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