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灾难类影片《海啸奇迹》

 关注博客 2013-03-04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4年东南亚大海啸 一个家庭真实故事改编 

  如果把灾难拍成商业大片,那它就是《2012》,如果拍成爱情片,那它就是《泰坦尼克号》。
  说句不好意思的,灾难类电影我一直有些排斥:可能被煽情煽怕了,可能对拆读苦难有本能的心理抵触;可能是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是许多此类影片不够真诚。但西班牙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的新作《海啸奇迹》,在写实的具象和情感的克制中,走出一条端庄而正大的中间路线。
  2004年12月,玛利亚和丈夫带三个儿子去泰国普吉岛度圣诞假。作为“出门焦虑症”的代表,他们热衷讨论出门前警报器有没有打开,就像每一个家庭。日常瓷实,为后面的灾难夯实地基。
  故事在大提琴的忧伤里慢慢拉开:海上升明月,波光粼粼,沙滩上的孔明灯,空明玲珑,所有欢乐都潜伏着悲伤,五味杂陈。我们像提前知道答案的某种神灵,静静看灾难向人走去,人向痛苦走去——但直到此时,我们仍在主人公的心外,徘徊旁观。
  所有前奏都是为了高潮,一切在具实的灾难发生后开始。影片在灾难发生一刻运用了某种令人寒栗的静寂:明媚的日光下,由近及远的声响慢慢推来,遮天蔽日的“水厦”呼啸、爆裂,排山倒海,泯灭一切生灵。玛利亚刚喊出儿子的名字,就被吞噬。五个人,自此冲散,生死不明。
  影片的投资并不多,海啸场景是在一个大型游泳池里完成的。但对细部的完美定制,让感官被最大程度冲击。玛利亚在浑浊的洪流下不断被快速冲过的树枝、车零件、沙发撞击,水下暗无天日,那种污浊的视感,沉闷又湍急的声响,如同末日。可以说,影片最大程度地用身体之感代替了大场面的毁灭化视效,这样的借力点反而最大程度还原了人类个体的窒息、破碎、疼痛、绝望。
  玛利亚艰难地从水里探出头的一瞬,发现大儿子卢卡斯就在不远处。这个几近放弃的母亲,忽然变得疯狂而激烈,像一个钢铁女战士,划过激流,穿越各种撞击物奋力游向儿子。在令人绝望的洪流中,一母一子的相向挣扎让人痛彻心扉,不只因为巨大的危险和痛苦,更因为他们并非因为“要活”而挣扎,而是要“在一起”,在灭亡之前也要在一起,执手相护。
  导演的镜头语言平实却异常犀利,宏大和细部,静谧和嘶鸣,把人肉身之苦和撕裂一点一点用手术刀般切割出来。比如爬树一节:母子俩要在下波海啸来前爬上树,玛利亚不让儿子过来帮忙,但她的身躯早就被树枝戳烂,在挣扎中发出近乎撕破心肺的喘息。16岁的儿子用瘦弱的双手、双肩当人肉梯子让母亲踩上去。母亲的无力和肢体的苦难全压在瘦小躯干上,少年的手指快要抠进树干里。两个人在颤抖中努力,在颤抖中向命运作着一次次非生即死的挣扎。这一段把最后一波仍在故事外的观众吸了进来,因为它把人的无望和渺弱,无力和有力,刻画到极致。
  母子俩几经周折获救。玛利亚伤口溃烂,昏厥前叮嘱卢卡斯尽力帮助别人。这个原本叛逆的少年一夜长大,奔走在病床间为大家登记亲人的名字,找寻希望。导演非常注意此时群像的写实,让人不由自主把一家人的命运散射成人的共运,人类的共情。
  我们如何理解灾难,将决定我们如何表现它、克服它。全片,所有人被亲情、爱支撑,如同在水下,被模糊的光指引。当历尽劫波的一家人生而团聚,过曝的日光打在脸上,发丝微动,尘拨光弦。导演没有靠不断加压于观众的泪腺而获得理解和感动,或者说,所有理解和感动都不来自表面的撕心裂肺,而是人类内心最勇敢的、最闪亮的,那些深处的柔软和芬芳。
  拍灾难类影片,很可能走上过度压榨,用力过猛的路线。但本片依靠立意的真诚和演员的真情,让每个观者都成为母亲、丈夫、儿子,用一种克制获得了一种更晶莹的饱满,绵延不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